030|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十个片段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今天的《得到头条》,我们从两个热点聊起,第一是体育品牌鸿星尔克,第二是东京奥运会场馆。围绕这两个话题,我们为你提供知识服务。

先来说第一个。你肯定听说了,本土运动品牌鸿星尔克最近火了。先是鸿星尔克微博发布公告捐赠5000万元物资援助郑州,然后网友冲进直播间抢购上亿元商品,大量订单涌入又导致系统崩溃,董事长半夜到直播间道歉。鸿星尔克,把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这个话题推到了焦点。今天,咱们就抽点时间来回顾一下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发展过程。我们帮你做了梳理,这个过程中,有这么几个关键点,值得你关注。

第一,全球最大的两大运动品牌公司是耐克和阿迪达斯。那你知道,全球排名第三的运动品牌公司是哪家吗?是安踏。对,就是我们印象中“小镇青年、结实好穿”的那个国产运动品牌安踏。论市值,安踏是全球第三;如果论净利润总额,2020年安踏已经超过了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

第二,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的本土运动品牌老大不是安踏,而是李宁。李宁品牌由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创办于1990年。那一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以及中国国家代表队的领奖服,“李宁”因此一炮打响。让我们记住这个年份,1990年,这是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发展元年。

第三,当时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这个小县城,集中了一批做运动鞋的工厂,它们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给国外大牌代工。李宁的成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一双鞋子有了品牌,就能比出厂的时候贵好几倍;而且,中国制造商也有机会做自有品牌。于是,一批“晋江系”本土品牌诞生了: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匹克、德尔惠、贵人鸟……因此有人说,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就分成两类:李宁和“晋江系”。

第四,本土运动品牌兴起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而转折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大家都认为,北京奥运会会带来本土运动品牌的又一次大爆发,于是所有品牌都在扩大产能、大力度发展经销商、让经销商囤更多的货,生怕市场爆发时自己被落下了。结果没想到,奥运会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一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直接压缩了市场需求;二是更为根本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已经达到供需平衡点,原来同质化、粗放式的竞争模式走不通了。

第五,双重压力之下,本土运动品牌出现了大量存货积压,全行业遭遇了严重的库存危机。当时有种说法是,晋江鞋厂全部停产3年市场都不缺货。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市场进入了一轮大洗牌。危机之下,各品牌是怎么应对的?这个选择的对比很有意思。

第六,先来看当时的市场老大李宁。李宁的考虑是,既然同质化竞争走不通,那肯定得品牌升级啊。2010年,李宁在品牌上做了一系列动作:让品牌形象更加年轻化,在价格上对标国外大牌,还推出了“90后李宁”的口号。但是,当时李宁的主力消费人群在35~45岁。“90后李宁”口号一出,立马得罪老用户,而且“90后”也并不买账。这次品牌升级失误,让李宁连续亏损三年,直接把它从行业老大位置上拽了下来。

第七,李宁到2018年才抓住机会,东山再起。2018年被称为“国潮元年”,李宁在那一年带着中国元素登上了纽约时装周,意外地让“中国李宁”一炮而红。之后李宁业绩大幅增长,守住了本土运动品牌老二的位置。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李宁”的品牌定位其实和当年的“90后李宁”是一样的,年轻、时尚、高端。但是,2010年时“90后”还没成为消费主流,“国潮热”也还没有来临。可以说,没有坏战略,只有坏时机。

第八,再来看现在的本土运动品牌老大安踏是怎么做的。安踏的选择和李宁不同。安踏认为,库存危机,坏就坏在经销商制度:公司生产什么货、生产多少货,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消费者说了算,而是经销商们说了算。想清楚了这一点,安踏决定从经销商加盟模式转向品牌直营模式。光2020年,安踏就花费约20亿元,回购经销商门店变成直营店,更快地回应市场,稳住安踏主品牌的基本盘。

第九,安踏的另一个动作,是收购多个国际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矩阵。安踏一口气收购了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可隆(KOLON SPORT)、始祖鸟(ARCTERYX)等多个国外品牌,采用“品牌集团军”作战方式,用不同品牌去触达不同的消费者心智。关于安踏转型,蔡钰老师的《商业参考》有更详细的介绍,你可以去听。

第十,面对危机,李宁选择了品牌升级,安踏选择了品牌多元化和建立直营渠道,而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其他“晋江系”兄弟选择了另一条路:品牌下沉和强化经销商体系。比如鸿星尔克在去年的品牌发布会上,就强调要“做强县级、做优地级”,在四、五线城市发力招募经销商,并拿出5亿元补贴支持经销商,提高给经销商的返利。目前来看,这条路是比较难的,鸿星尔克2020年仍然没有扭亏。这次意外爆红,能不能让鸿星尔克抓住机会,生长出一条新战略呢?我们一起继续观察。

下面我们接着聊今天的第二个话题。

你一定注意到了,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与众不同。一般的运动场馆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大量采用杉木和松木,通过“钢木结合的复合材料”,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体育场馆。它的设计师,是日本最负盛名的木结构建筑师隈研吾。我个人的感觉是,整个建筑看上去古朴典雅,但说不上惊艳。它的设计好在哪,不知道。

这可能是我们作为普通游客的一个常有的困境:好不容易出去旅游,到了那些著名的建筑景点,却看不懂所谓的名家大作好在哪里,真的就只能看个热闹。那么,专业人士是怎么去欣赏一栋建筑的设计之美的?

我专门跑去问了建筑师青山周平,他教给我一个观察模型,要分三个维度:首先,要了解建筑师对建筑的思考,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怎样的?建筑和时代的关系是什么?第二,要看建筑整体的外观,看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最后,要看建筑的细节,比如材料和材料的衔接、空调的距离,等等。

先来说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就以东京奥运会场馆为例。这个场馆最开始中标的是英国著名女建筑师哈迪德,她设计的场馆外观酷似一个自行车头盔,充满了运动感。但是,这个建筑的设计体量过大,高达70米,日本民众认为它与周围的建筑、环境不融合,强烈反对,后来才交给隈研吾重新设计。隈研吾说,哈迪德追求的是视觉震撼的大型雕塑,而他追求的恰恰相反,是让这座庞大的建筑隐身,甚至是让建筑“消失”。理解了隈研吾的核心理念,就能看懂这个场馆的很多细节。

再来看第二个维度,看建筑整体的外观,看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著名建筑师邵韦平说,如果建筑是在交通枢纽的位置,那么建筑师要观察这里上班高峰期人群的状态,是游客、过路的人居多,还是住附近的人居多;还要观察机动车的情况,车从哪条路来的比较多,什么时间容易堵车等等。而且,这些信息不能通过一次实地调研就获得,而要通过多次、长期的观察。当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在卢浮宫附近生活了三个月,每天持续地观察、记录卢浮宫周围的动态信息。作为外行我们很难想象,建筑师竟然会这么关注建筑的外部环境。

再来看第三个维度,要看建筑的细节。比如谷口吉生设计的松下美术馆,所有材料交接都高度精准:需要对缝的地方,一定是严丝合缝的,地面、墙顶没有多余的线;玻璃栏板都是落在地面上的,不像很多建筑还要加一根栏杆。这些处理让建筑细节显得非常工整,这也是见大师功力的地方。

来回顾一下欣赏建筑的三个维度:第一,看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建筑和时代的关系;第二,看建筑的外观,以及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第三,看建筑的细节。有了这三个抓手,下次出门旅游,我们也能成为具有专业审美眼光的游客了。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感兴趣,还可以去翻翻前途丛书系列的《这就是建筑师》,看一流建筑师是怎么思考他们的工作的。

下面是“得到快讯”。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学以致用的高手同学。只可惜她很低调,不愿意公开姓名。这位同学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她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会人员就一个问题争论起来,谁也不服谁。这时候,她淡定地掏出了在脱不花沟通训练营学到的“乔哈里窗工具”,成功组织了一次跨国共识。

我稍微解释一下“乔哈里窗工具”,它是一个经典的沟通模型,横轴有两项: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纵轴也有两项,别人知道和别人不知道,这样就把沟通情况分成了四种。最好的沟通状态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样信息公开透明,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当时,这位同学用乔哈里窗工具迅速分析了一下会议的局面,发现大家都处在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状态。于是她首先公开了自己知道的全部信息,然后引导参会人员把各自的方案和信息都公开,让所有人站在同一个共识上。最终,半个月没有推进的事情,在24小时内就有了进展。这位同学真了不起!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