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天才少女姜萍,频频刷爆热搜。第二个是,广电总局微短剧管理新规,本月正式生效。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要说这两周最受关注的人,被称为天才数学女孩的姜萍肯定算一个。尽管这个故事你可能已经看到过很多次,但每当再看一遍的时候,还是多少会有点电影照进现实的感觉。
事情要从今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说起。阿里巴巴数学竞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还有阿里达摩院,在2018年共同发起的。你可以把它当成是,全世界数学爱好者的自由竞技。比赛不设门槛,不设组别,从8岁到80岁,从小学生到博士,从外卖员到科学家,只要你对数学感兴趣,都可以来参加。
在这顺带提一句,目前国内的大厂,都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的投入。比如,阿里发起了数学大赛,华为发起了火花奖,腾讯推出了探索奖。换句话说,寻找那些有潜力的人和科学成果,过去只是科研院所的事,但今天,这也已经成为商业公司的共识。姜萍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好,回到阿里的数学大赛。注意,这个比赛有奖金不假,但是,真正参赛的人,几乎没多少是奔着奖金去的。算笔最简单的账,除非你是绝顶的数学天才,可以不额外付出任何成本就拿第一。否则,你懂的,一个正常人要想在这个比赛中获奖,他所付出的心血和时间假如放在别的地方,估计也能把这个奖金挣回来。
换句话说,你可以把这场比赛,理解成全世界数学爱好者的一场纯粹的技术对决。
今年的比赛,是4月初赛,6月出分。就在6月13日公布初赛成绩这天,全网炸了。来自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位17岁的中专生姜萍,位列全世界第12名。没错,一位服装专业,17岁的中专女生,排在全世界第12。
这个事发生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网上也有非常多的讨论、议论和争论。但是今天,我们把这些事先放在一边。咱们稍微换个视角。假如把视线放大一点,你会发现,在这回的数学比赛中,像姜萍这样非数学专业出身的并非个例。
前段时间,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做了个简单的统计。在这回的5万多名报名者中,有83岁的老人,有14岁的初中生,有护士、城管、钢厂工人、外卖骑手,还有三位入围者,在院校那一栏里写的是,无。按照吴晓波老师的推测,这有可能是当事人不便提及,也有可能是当事人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注意,我们要说的,可不是这件事中的励志成分,而是想通过它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乍一看可能有点大,这就是,爱好也好,梦想也罢,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按照通常的想象,爱好和梦想,那都是人生的指针啊,能帮我们指明大方向。但是,从姜萍的故事里,我们还能读出一个相反的真相。这就是,梦想的价值,不在于理清宏观道理,而是抗拒微观影响。
你看,有句话你肯定听说过,叫明明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比如,中学时努力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这个道理有谁不懂吗?没有。但是,很多人偏偏做不到。他们不是想不清宏观道理,而是无法抗拒具体的微观影响。
比如,戏剧教育家约翰斯通,曾经接手过一个学习特别烂的班。他就纳闷,大家明明都知道该好好学习,为什么做不到呢?观察了很久之后他发现,学生们不是不懂道理,而是因为,学生们往往特别抱团,大家平时都称兄道弟,放学就约着一起出去玩。这时,只要你敢上自习,这帮小伙伴就会嘲笑你,紧接着就排挤你。要知道,对一个十来岁的学生来说,被伙伴排挤的感觉可是很要命的。结果就是,谁都别想迈出这第一步。你看,锁死这群学生的,不是什么宏观上的不可抗力,而是包围在他们身边的微观影响。
再比如,最近很流行企业家做个人IP。但这个圈子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一流企业的高管,可能会请三流的导师为自己打造IP,最后还有人做翻车了。是因为企业高管的见识不够吗?不是。要论见识,这些大企业高管的见识比三流导师要高得多。但问题是,即使你在道理上全都想得很明白,但当这个导师对你滔滔不绝,当团队拿出上百页的PPT向你汇报,你还是很难抗拒这个微观影响。说白了,道理上的漏洞一点就破,但面对面的忽悠最难抵挡。
再比如,我们不止一次讲过格拉德威尔的《陌生人效应》。格拉德威尔有个观察,他发现你能否说服一个人,不在于你是否有精妙的逻辑,而是在于,你是不是面对面跟他说。即使你认为再离谱的事,只要你面对面去跟别人说,对方也有相信的可能。
换句话说,决定你的行动与信念的,不是宏观上的大道理,而是此时此刻你受到的微观影响。而梦想也好,爱好也罢,它们的价值,就在于帮你管理那些微观影响。
比如,假如你喜欢数学,那么同学找你出去玩时,你就会觉得,从数学中获得的快乐,要比跟同学出去玩多一点。这个具体的微观感受,会让你一天天坚持下来。再比如,矿工诗人陈年喜、外卖员诗人王计兵,还有《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作者胡安焉,这些人坚持写作,不是为了得奖,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写作时获得的满足感,要比多送一单外卖高一点。促使他们行动的,不是宏观的道理,而是这个很细微的满足感。再比如,理查德·塞勒和卡斯·桑斯坦的助推理论,这几年很火。而助推的核心之一,就是很多时候,微观影响大于宏观道理。
借用一点脑科学的解释,可能不够严谨。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设定,多巴胺与镜像神经元。多巴胺让你在某件事上获得快乐,镜像神经元让你模仿身边的同类。从这个角度看,梦想与爱好的作用,就是帮助你用多巴胺,去打败来自镜像神经元的影响。
假如说我们能获得什么更具体的建议,我觉得可能是给自己的一句提醒,借用万维钢老师的话说,叫做,不要放任生活中的小事左右你。真正决定行动的,不是抽象的宏观道理,而是具体的微观影响。借用矿工诗人陈年喜两句诗,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人啊,看见美物你心花怒放,听到秦腔你哪里躲藏?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本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生效。新规主要是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第一个分类是“重点微短剧”,就是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作品,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管理。第二类是“普通微短剧”,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第三类是投资额低于30万元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的网络视听平台承担审核责任。
这会给短剧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自媒体《短剧自习室》做过一份分析。首先,这意味着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提高了。同时,也可能让短剧行业的整体成本下降。因为投资30万元是个分水岭,30万以下的短剧能够拥有相对简短的审核流程。其次,落实到实操层面,对于上游的IP方,新规定能够加强版权保护。对于出品方,新规提高了行业门槛。对于平台方,新规明确了审核职责。
但是,回到内容,现在的短剧也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越来越同质化。前段时间有媒体做过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已经有3309部,大约22.7万集微短剧获得了上线备案号。其中189部剧名使用了“总裁”、109部使用了“夫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使用“娇妻”“离婚”等。
那么,这个同质化的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因为从业者的创意有限?并不是。短剧之所以容易雷同,很大程度上,是这个行业的生产模式决定的。
前段时间,《娱乐资本论》专门研究过短剧的生产过程。一部爆款短剧是怎么诞生的呢?这个制作过程大概是,位于北京的一家平台想要做短剧,于是就把剧本发给了一家西安的公司制作。成片拍完后,位于广州的一家投流公司把这部短剧分发给了全国各地的分销商。最终,观众充值后,钱就回到了北京的这家平台手里。
注意,北京、西安、广州这些地名可不是随便起的。目前,国内微短剧行业的产业链,已经有了相当稳定的格局。从全国范围看,西安、郑州、横店聚集了大批短剧制作者,杭州、广州是投流的主阵地,而渠道方、版权公司以及平台公司大多数在北京。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跟每个城市背后的产业基础有关。比如,西安原来就有很多做信息流、婚庆策划的团队。后来短剧赛道爆发后,这些人就成了短剧制作团队。再比如,重庆和成都,艺术院校多,就有更多的导演、演员。再比如, 杭州和广州,本来就是互联网企业的聚集地。
那么,这当中谁的话语权最大?大概率是地处北京的几家公司。一来,北京拥有大量的小说版权方。比如,掌阅、点众、中文在线。二来,头部平台大都聚集在北京。北京微短剧平台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三来,短剧买量渠道也集中在北京,像字节的巨量引擎,百度营销都在北京。说白了,北京的公司掌控了短剧行业非常重要的IP、平台、投流等环节。行业的大部分流水,最终都会流向这些环节。
换句话说,短剧产业链的中心,并不在创作团队,而在平台方。这就导致,短剧的运行,更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命题作文,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自由创作。也就是,平台先确定哪个类型能火,然后就公开命题,各个制作团队去制作。这个模式让短剧的商业营收有了保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容同质化。
你看,过去我们总觉得,创意是灵感层面的事,但实际上,这背后还有一条更大的产业链,决定了创意的边界。说白了,创意不是灵光乍现的一个点,而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一张网。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姜萍的逆袭是怎么发生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不成一件事,不是搞不懂宏观道理,而是无法抗拒微观影响。而梦想也好,爱好也罢,它们的作用就是帮我们去管理这些微观影响。
第二,短剧为什么越来越同质化?短剧的题材,并不只是由创作环节决定的,它更是由整个短剧产业链决定的。创意并不是孤立的点,而是一张根植于现实世界的网。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