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二是暑假亲子游火爆。
先来看第一条,这两天你肯定关注到了阿富汗的局势,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具体情况我就不重复了。这几天头条团队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相关报道,我们发现网上有篇文章的分析角度挺有意思的,值得给你说说。
这篇文章说,和一般人想象得不一样,主导美国在阿富汗事务的机构,其实不是美军,也不是美国国务院,而是中央情报局。文章说,中情局在阿富汗扶持了好多军阀势力,而且在暗中操控着阿富汗的每一届大选。甚至为了扶持当地军阀这事,中情局和美军之间还有矛盾,它们两家各自在当地扶持自己的势力,然后相互斗法。
为啥中情局要这么干呢?文章认为,主要是为了增加它在华盛顿的政治影响力。这么多年来,中情局把自己塑造成阿富汗问题权威专家,只要华盛顿的政治风向对中情局不利,比如奥巴马就三天两头要查中情局的账,中情局就祭出阿富汗这面大旗,把阿富汗的局势搅一搅。这样一来,反对的声音自然就小了,中情局想要推动什么政治议程一般都能达到目的。
应该说,中情局这种挟寇自重的把戏也不稀奇,一种常见的政治策略,我们都懂。我把这篇文章的名字和作者放在文稿里了,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搜。但这篇文章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如果再往下深挖一层,你有没有发现,中情局这个组织很奇怪,它的生存欲很强,生怕自己被边缘化,于是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创造权力空间,然后牢牢把持住。这是为什么呢?想要深入理解一个组织的行为,必须追溯到这个组织成立的早期,因为早期经历会塑造一个组织的基因。
举个商业上的例子,比如可口可乐。我们知道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品牌营销能力,可以说是独步天下。那为什么它的营销这么厉害呢?可口可乐诞生于19世纪末,那时候美国人流行喝“秘方药”,其实就是“三无药酒”,生产成本极低;秘方药的销售手段没有别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最早的可口可乐就是一种“秘方药”,它的发明人彭伯顿是这样说的:“如果我有25000美元,我愿意花24000美元来为可口可乐打广告,再用剩下的1000美元来进行生产。”你看,可口可乐的营销基因不是后天生长的,而是诞生那天起就自带的。
再说回到中情局,这个机构是怎么来的呢?二战当中,美国专门设立了战略情报局,就是在战争中指挥间谍深入敌后,开展秘密行动的。二战结束后,这个机构就被解散了,里面的人没法安置,于是美国政府成立了中央情报局,把这些人安置进去。一开始,给中央情报局的定位就是个协调机构,理论上负责统筹、整合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的各家情报机构所获得的消息,为高层撰写报告。
但是,美国各家情报机构有极强的地盘意识,怎么可能乖乖地把最有价值的情报分享给一家刚刚成立的协调机构?所以,当时中情局就是个清水衙门,没啥实权,也没啥存在感。去了中情局的这帮人就很有危机意识,这样下去怎么行?必须给自己找活儿啊。于是,他们试着甩开美国国务院和军方,自己派特工在海外搜集情报、开展秘密活动、策反敌对势力、在世界各地搞颜色革命,等等。
中情局很快发现,他们比其他情报机构都要擅长海外秘密活动,毕竟二战中他们是专门干这个的。别的情报机构想在海外干点啥,还得找他们帮忙。这样一来,中情局就在美国复杂的情报系统中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位,解决了这个组织生存下去的问题。美国政府自己披露的一份材料里说道:“起初,成立中央情报局的主要宗旨是向高层决策者提供情报分析,但在随后的三年内,秘密行动却变成了该机构的拿手好戏,而且这种态势还将继续下去。”
你看,了解了中情局的这段历史,你再回过头来看它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个观察角度,你也可以用在商业上,去看一家公司在初创期的经历,怎样影响了它后来的行为模式和战略选择。
附:托卡马克之冠.《美国的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一直都知道阿富汗迟早要玩完,英国认识则更早》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现在正值暑假,我看到携程发布的一个数据,在暑期的所有机票订单当中,亲子游订单占到了将近60%。很多家长表示,得多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培养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力。
这话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你出于种种原因,暑假没法带孩子出门旅游,也不用太焦虑。只要你有心,不用去诗和远方,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就这么一个最简单的场景,便可以让孩子有完全不同的收获。
这是零售专家黄碧云老师给支的招。
首先,找到这家超市的主要动线,也就是路最宽最长,人最多的那条线。因为沿着这条路逛,几乎可以让孩子见识到各种商品品类和各种陈列风格。比如有的地方会将商品堆放成圆弧形,为什么呢?站在旁边观察一下,可能会发现原来这里是人流周转的地方,圆弧形可以让人更顺畅地转弯。
接下来,你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商品的颜色和气味。零食区的色彩很丰富,生鲜水果区的气味很丰富。可以问孩子,最喜欢什么颜色?哪种商品上这种颜色最多?哪些水果气味比较强烈?哪些没什么气味?让孩子表达出来,他会印象很深刻,而且会用上自己的形容词。
还有一个观察的小技巧,就是学会带孩子切换视角。一个东西正着看,侧着看,从近处看,从远处看,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切换视角可以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比如,当孩子停在一个货架前,眼睛紧紧盯着一个糖果上萌萌的动漫图案时,你可以带着他往后退一步,看看整个货架,然后问问他,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而且,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一定记得要不时地弯下腰,和他保持视线的同步,因为孩子看到的商品角度和我们是不一样的,站在他的角度看,才能听得懂他眼里的世界。
你看,这样带孩子逛超市,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力都得到了锻炼。
我再给你补充一个国外的例子。德国的儿童教育专家卡尔·威特,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学习优异又健康快乐的人。他说,他基本不给孩子买玩具,因为身边最普通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玩耍和教育的工具。
比如,有次他们看到了一枝玫瑰花,他就引导孩子观察这枝玫瑰。枝条是什么样子的?长的还是短的,直的还是弯的?然后再观察玫瑰的叶子、花刺、花丝、花朵。花朵是卷的,还是半开的?颜色是红的,还是粉红的?他还会让孩子摸一摸花瓣,是光滑的,还是有波浪的?最后,他让孩子闻闻花的味道,让他比较一下,玫瑰的气味和别的花朵有什么不一样?威特说,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敏锐的视觉、嗅觉和触觉,也更容易热爱生活。
说到这儿,我其实想说,这种观察生活的方式,不但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不能出门,在家里憋坏了。我在家里随手翻书,看到作家韩少功在《山南水北》这本书里写的一段话,顿时被治愈了,一定得分享给你。
韩少功说:“我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这段话,你配上一张美图发朋友圈,肯定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你看,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感受系统完全打开,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城邦有个叫“学习委员”的账号特别活跃,每天都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目前已经帮助了100多位同学。很多人在问,“学习委员”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啥问题都能回答呢?其实,“学习委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包括得到同事和老师,共同为同学们服务。
比如,最近“学习委员”收到了多个同学关于“如何提升逻辑思维”的问题。负责的小伙伴先去找了内容运营组的负责人狗哥,狗哥为同学们提供了两个职场场景下的思考方法。
第一个场景,向上汇报,这个时候的逻辑是“亮结论”,把重要结论说在前面,节省领导的时间;第二个场景,向下管理,这个时候的逻辑是“拆清单”,就是把复杂任务拆成优先级明确的清单,方便下属执行。狗哥觉得还不够,又找到了罗胖支招。罗胖的建议是,最好的训练思考的方法,就是主动输出。可以参加线下的读书会,或者开一个公众号定期写读书笔记。
狗哥和罗胖给支的招,你可以都试试。你还可以在首页搜索“学习委员100问”,可以看到“学习委员”还回答了哪些好问题。也欢迎你在城邦写下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学习委员,我们所有同事集思广益,共同帮你找到解决方案。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学习委员 答同学1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