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三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面食类快餐受资本追捧,二是默克尔即将卸任,三是最近发生的一起教育悲剧。
如果你关注餐饮赛道的话,你肯定知道,今年兰州牛肉面有多火。几个兰州牛肉面的新锐品牌,如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等,一年之内获得多轮融资,市场估值已经到了10亿元级别。除了兰州牛肉面,其他的面食类快餐同样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比如前不久,和府捞面刚刚融了8个亿,遇见小面融了1个亿,这两家加起来市场估值将近100亿。再给你补充一个事实,火锅巨头海底捞这两年一直在试水各种连锁快餐品牌,也主要集中在面馆。
说到这儿,不知道你会不会感到奇怪,在中国人的主食结构里,米饭占比肯定是大于面条的。说个数据,《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报告》里面提到,在所有餐饮门店中,以米饭为主食的中式快餐门店占27%,而以面条为主食的中式快餐门店只占12%。你看,明明米饭的市场比面条大,为啥资本市场舍大取小、只捧面条呢?米饭表示很受伤。
我看到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吃米饭时,对炒菜有执念,觉得现炒的才好吃,行家的说法叫“有锅气”,认为“有锅气”才是中餐。但是现炒对人工的要求很高,米饭类快餐店看着生意火爆,但人力成本也高,很难盈利,这就是资本市场不看好的原因。为了解决现炒的人力成本问题,餐饮业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研发预制菜、炒菜机器人等等,这些都正在探索中。
咱们不去管资本市场怎么想了,我们来咂摸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和世界各地的美食相比,为啥中餐最喜欢用“炒”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正好我最近翻到一本书,叫《人间烟火》,是北大历史学教授赵冬梅写的。里面有一段话,解释了“炒”这种烹饪方式的来历。它的历史没有我们想象得长,其实是唐宋以后才兴起的。
具体来说,要想“炒”起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锅。炒菜用的铁锅,对导热性和器型的要求很高。据赵冬梅老师的考证,能够用来“炒”的锅,战国时南方就已经出现了。第二要有油。远古时期油很匮乏,但到魏晋时期,植物榨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锅和油都有了,按说炒菜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但是上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习惯了用蒸煮、烘烤的方式做饭,惯性的力量这么强大,想要改变谈何容易。那炒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原来,在唐宋之际,人口快速增长,而森林越来越少,长安和开封都先后出现了“柴荒”。长安在柴荒最严重的时候,对首都的公务员和外国人全部实行柴火配给制,五品以上官员每天供应2斤木炭。这些人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缺少燃料,倒逼老百姓用“炒”这种烹饪技术来做饭,因为大家发现,炒是比蒸煮更节约燃料的方式。更没想到的是,炒菜竟然意外得好吃。到了宋代中晚期,采煤技术普及,民间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不再缺燃料了,但炒菜技术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餐里最具特色的烹饪技法。
所以你看,“形势逼人强,许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都是形势倒逼的结果。”
赵冬梅老师的这本《人间烟火》,今天得到听书上架了,你可以去听书收听解读版。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段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对“炒”的描写,非常有美感:“炊具完美的弧度,和烹饪者细微多变的手法,让食物在锅内迅速翻转,抛向空中,反复散热降温。烹饪过程在最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水火相济,味形俱佳。”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上周,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莫斯科访问了普京。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访问,默克尔说,这是她的“告别访问”,下个月默克尔将结束她的总理任期。要知道,默克尔从2005年开始担任德国总理,那时候隔壁的法国总统还是希拉克,从希拉克到萨科齐到奥朗德再到马克龙,法国总统已经换了几茬了,默克尔大妈还是德国人的大妈。
默克尔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沉着冷静的铁娘子,甚至有一点点冷酷,执政16年来很少看见她有情绪起伏。不过,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她发表电视讲话时突然泪崩,一边流泪一边恳请德国民众配合防疫工作,那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神奇的是,之后德国的防疫工作果然大有改观。默克尔的偶然情绪失控,不但没有影响她的声望,反而让德国人更理解她,也更加团结了。
你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发生在默克尔身上的一个特例呢,还是一个可以借鉴的领导艺术呢?我当时做了一点功课,发现这在管理学上还真是有依据的。李育辉老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里讲过一个实验:几年前,谷歌公司找了一些从事创新工作的团队,把他们分为三组,测试领导者的不同表现,对团队绩效有什么影响。
第一组,领导者在工作中完美地展现自己,能力、性格、情绪都无可挑剔。
第二组,在团队每周的例会上,领导者要故意暴露自己的情绪问题,比如假装不经意地说:“兄弟们啊,我最近很头疼,这个项目弄得我非常累。”
第三组,在团队每周的例会上,领导者不但要暴露自己的情绪问题,还要暴露自己的能力问题,比如他在会上说:“兄弟们啊,我很崩溃,这个项目我完全没有头绪,怕是搞不定了。”
你猜猜,几个月之后,三个组团队的绩效,哪组最好,哪组最差?答案是,第一组,表现完美的领导,团队绩效一般;第二组,暴露情绪缺陷的领导,团队绩效最好;而第三组,暴露能力缺陷的领导,团队绩效最差。
这是为什么呢?组织行为学上认为,领导力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硬权力”,也是组织正式赋予领导者的权力,包括法定权力、奖惩权力、强制权力等;还有一部分是“软权力”,是领导者自身带来的权力,包括人格魅力和专家权威。如果领导者可以恰到好处地暴露自己的情绪缺陷,会让自己显得更有人情味,从而增加人格魅力;但是,如果领导者表现得过于无能,就会大大伤害专家权威,让团队成员对他失去信心。
所以,高明的领导者,并不会刻意追求“喜怒不形于色”,而是会适时地暴露一点情绪缺陷。无印良品的掌门人松井忠三说:“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让人看见领导者有点难堪的背影,那才是领导艺术的魅力。”
来看今天的第三条。
这一条比较沉重,这两天我的朋友圈很多人在转这样一条消息,一个上海的14岁花季少女跳楼自杀了。她死前留下1500字的遗书,控诉父母的不当教育,用高压方式强迫她学习。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还记得去年武汉有一名初中生,被母亲在学校扇了耳光,他沉默两分钟后跳下了教学楼。
真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可以理解,但真的需要用这么强烈对抗的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吗?我在得到高研院当打磨教练的时候,成都班有一位叫罗钰煜的同学,她是一名家庭教育专家。她讲的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
罗钰煜说,最好的教育是“无痕”的。不是家长暴跳如雷地逼孩子学习,也不用家长去刻意去引导孩子学习,只要家长花点心思去稍微改变一下家庭环境,就能让孩子自动自发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想象一下,当孩子放学回家,一进客厅,就看见一个大大的电视,舒服的沙发,茶几上摆着零食和遥控板。那孩子走进来之后,会是什么反应?肯定是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如果你把电视换成投影,变成一个隐形的设备,平时不开时看不见。然后把放零食的茶几撤掉,换成一张大大的工作台,上面放上漂亮的笔记本和他可能会感兴趣的课外书。这样一来,孩子可能放下书包就直接去写作业去了,或者趁着吃晚饭前的半个小时,随手翻翻课外书,如果他有兴趣自然会读下去。
这时候,家长根本就不用去推动孩子做什么,你只要不打扰他就好了。当然,如果你也能和孩子一起坐在工作台旁,你们一人拿一本书各自沉浸其中,你虽然没说一个字,但已经完成了最好的教育。
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
最后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还有两天就到得到听书四周年的生日了,听书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听书节的收官活动——听书之夜。我帮你去探了班,听书作者们虽然个个身经百战,但这次准备得格外隆重,已经现场彩排了三次,这两天还会密集彩排几次。
在他们彩排的空隙,我拉着陈章鱼问了一句:听书给得到用户提供的到底是什么价值?
陈章鱼告诉我两个字:偶遇。
他说,听书最希望做的,是让你用更少的时间成本和心理负担去打开一本书,你可以像逛菜市场一样去逛知识。你看,我们逛菜市场都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没准还让老板切一点给自己尝一尝。一路下来,你就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好吃的我其实不知道。
在听书,你也能这样,遇见好玩的,打开就听,和不一样的知识偶遇。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你可以去听听《梵高传》,你会发现原来画家和程序员之间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如果你是一名数据分析师,你可以听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你会发现原来借助统计学的工具,可以解决文学界的悬案;如果你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推荐你去听听《时间的秩序》,你会发现,原来物理学也可以如此诗意,宇宙的事实比我们的想象力更震撼。
每一本好书都像一扇门,听书做的,就是帮你推开这扇门。每扇门后面,可能都有惊喜。
对了,听书年卡买一年送一年活动,倒计时两天,到26号晚上12点就结束了,抓紧下单吧。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