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物业公司怎么处理社区纠纷?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小事聊起。一是某高端楼盘的物业纠纷,二是九毛九公司杀入烤鱼赛道。

来看第一条。最近,成都某个高端楼盘的物业公司给一名业主发了律师函,理由是该业主违反了小区管理协定,自行封闭客厅阳台,破坏了建筑的外立面景观。物业公司要求业主限期把阳台恢复原状,否则将起诉业主。

这种因为业主“封阳台”而起的物业纠纷,很常见,可能全国范围内天天都在发生。一般的处理办法,就是物业和业主双方协商,协商不了就法律解决。之前就有类似的纠纷,官司整整打了5年,前后经历了3次判决,最终法院认定业主败诉,必须拆除阳台、恢复原状。你看这个过程,打官司的双方耗时耗力,还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不管是个人成本还是社会成本,都非常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成都这个例子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除了物业和这名业主的双方博弈,第三方的意见也加了进来,就是这个小区的业主群。业主群分成了两派:一派挺物业,认为那名业主自行封闭阳台,确实是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利益,违背了契约精神;另一派挺那名业主,认为小区的那个管理规定本来就不合理。据说,业主群内开展了激烈讨论。

不知道这件事后续会怎么发展,但是你发现没有,业主群意见的加入,有可能在法律途径之外,找到一个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你可能记得,启发俱乐部第43期,讲过阿那亚处理食堂纠纷的例子。

关于民工能不能去业主食堂吃饭,阿那亚的业主讨论了三天三夜。支持的人说,人人平等,民工当然能去吃饭;反对的人说,业主食堂就这么大,如果所有民工都去吃饭,会把食堂挤爆。这事儿讨论到最后其实也没有结果,但是经过充分讨论,意见不同的两拨人都产生了同理心,大家都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争议不但解决了,还延伸发现了其他问题,业主共同制定出了针对其他不文明现象的规定。

我再给你补充给一个例子,看看线上社区是怎么治理的。B站的高管说,B站就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UP主和用户就是它服务的业主。但是,物业公司要负起责任,就难免会和业主产生纠纷。比如,有的“业主”发布违禁言论、恶意刷屏等等,B站作为物业公司,肯定得管啊。但是,怎么管,才能避免矛盾升级,还能让业主服气?

B站用了两招。第一,是管理机制的透明化。

B站上有一个特殊的板块,叫“小黑屋”。这是干啥的呢?就是把违规账号关禁闭的地方。不过,B站的“小黑屋”并不黑,而是透明的。B站公布了《社区规范》和《小黑屋处罚条例》,明确告诉用户什么样的视频、弹幕、评论和文章会被惩罚。不仅如此,被处罚用户的违禁言论会被贴出来,所有用户都可以来“小黑屋”看热闹。这被戏称为“探监”。

用户还会在评论区讨论,有的人调侃被处罚人的一时冲动,有的人帮大家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每条处罚信息下都会有成百上千条评论,大家能把“反面材料”讨论得透透的。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带有惩戒性质的“小黑屋”,变成了一个用户自发学习、普及社区规范的地方。

B站用的第二招,就是充分发动“业主”进行自我管理。

在B站决定处罚操作的,除了自动识别算法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组织,就是由用户志愿者组成的“风纪委”,任何4级以上的用户都可以申请加入“风纪委”。“风纪委”可以参与仲裁、发表观点、进行投票,决定对违规用户实施怎样的惩罚。

特别有意思的是,“风纪委”把原本枯燥的审查监督变成了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会给每一条处罚信息加上批注,比如,针对恶意刷屏的用户,批注是“可以,可以,又忘遵规守礼。还请黑屋入列,与君道声离别。别离,别离,今后莫要再皮。”针对人身攻击的评论,批注是“春深,大好时分,空想摸鱼不成,原是黑屋又入新人。粗词鄙语烦扰心神,犯行莫此为甚,任你蛮横,一棍。”

现在,“风纪委”的批注已经成为B站的一大风景。B站还设有社区管家,每周会发布“风纪委员周报”,列举优秀观点、无益观点、典型违规案例和被撤职的风纪委员,向用户示范如何管理社区。

你看,B站作为线上社区的“物业公司”,它的解决思路是不是很值得线下社区学习?B站说,它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社区优先”。解决社区矛盾,方法不是消灭问题而是暴露问题;不是物业和某个业主的“单挑”,而是让所有业主参与进来的共建、共治、共享。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有“网红餐饮制造机”之称的九毛九公司杀入了烤鱼赛道。九毛九公司旗下有太二酸菜鱼、重庆怂火锅等知名品牌,本月他们又在广州开出了第一家烤鱼店,叫“赖美丽青花椒烤鱼”。按照九毛九的做事风格,推出一个品牌必然会集中火力突出一个特色,比如太二酸菜鱼的特色就是“酸菜比鱼好吃”,那“赖美丽烤鱼”的特色是啥呢?目前打出的口号是,“亮亮堂堂卖活鱼”。

应该说,“活鱼现杀”这个卖点不稀奇,现在很多烤鱼店都在强调这一点,但顾客看不见后厨的情况,对到底是不是活鱼心里其实是有一个问号的。赖美丽的创新点在于,在店内设置了明档厨房,还摆了巨大的专门养鱼的鱼箱,让厨师现场制作,顾客眼见为实,直观传递“活鱼”这一主打概念。不得不说,九毛九公司真的是营销高手。

我们知道,对食物来说,“新鲜”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但是,“新鲜”又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你怎么把这种感觉传递到顾客心里,这里头是大有学问的。你知道吗,全世界的超市都在绞尽脑汁琢磨这一点。

比较笨的办法,就是往蔬菜水果上喷点水,看起来是要新鲜一些,但是会让蔬菜腐烂得更快。后来超市又尝试了其他办法,比如生鲜的价格不是打印在价签上,而是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制造出一种刚刚到货,而且价格在不断浮动的感觉。还有,把冷冻鱼从冰柜里拿出来,下面放上冰块摆在柜台上,据说冷冻鱼的销售量会提高70%,因为顾客感觉它“更新鲜”。

上面说的都是一些老技巧了,最近,我们团队又搜集到几个“新鲜”的案例。

比如,法国有家超市卖鲜榨橙汁,问题是,怎么向消费者证明这是“鲜榨”的呢?这家超市想出的办法,就是把每一瓶橙汁的榨出时间大大地印在瓶身上,精确到分钟,每一瓶橙汁就以它榨出的时间来命名,这瓶叫8点35,那瓶叫9点20,名字很有个性,而且每个名字都在向顾客证明它的“新鲜”。这个设计很成功,他们家的鲜榨橙汁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产品。

第二个案例是巴西的一家咖啡公司,他们在超市里卖现磨咖啡粉。这款产品主打的也是新鲜,厂家每天现磨出咖啡粉,然后即时打包,送到超市里。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还是一样的问题,虽然包装盒上写着“每天即时打包发货”,但消费者不太相信真的是当天磨的。怎么办?

这家咖啡公司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到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日报社合作。每天晚上,日报社会把他们第二天的头条版面传给咖啡公司,设计师就连夜把新闻设计成图案印在咖啡盒上。第二天,报纸和现磨咖啡粉同时上市,消费者一看就会想到,哦!原来这种咖啡粉真的和新闻一样“新鲜”。果然,这种咖啡粉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汪志谦老师在他的《MOT体验设计课》里,有一段关于“设计新鲜”的描述:“你要把消费者心中所想的‘新鲜’这个词挖出来。这个概念在他的脑海里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入的,你在他面前再做这个动作,他立刻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大脑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对,这就是新鲜’。”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我们上线了一门新课,《刘琪·人类学20讲》。人类学,乍一听感觉很遥远,很高冷。但其实,人类学是一门很贴近我们当代人生活的学问。因为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理解陌生人的方法。过去,人类学主要研究原始部落,现在更多的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社区社群。

你别看现在社会很开放,但其实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又一个“部落”里。比如你和同事客户,每天都打交道,但大家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都不一样,你不知道他们受哪些观念的影响,要怎么更好地跟他们合作。某种程度上,大家各自隔绝在不同的“部落”里。而如何跟不同的“部落”、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是人类学这门课可以教给你的知识。推荐你加入这门课,学习这套了解别人的方法。

最近,我从脱不花那里听来了一个与陌生人破冰的小技巧,非常实用,分享给你。如果你在某个重要场合认识了一位行业高手,想加对方的微信。一般为了表示尊重,咱们都会说“我扫您”,对吧?但脱不花说,不对,其实应该请对方扫你,因为你扫对方的话,相当于你向对方发出了邀请,但对方如果同时收到很多这样的邀请,他会不会通过你的呢?或者他忘了怎么办?请对方扫你,你就能保证顺利加到微信,而且,还给对方节省了一步同意通过的操作。

这还不算完,加了之后,你还要在对方还没有忘记你之前,把自己设计过的自我介绍立即发出去。同时把电话号码发给对方,加上这么一句话:“今天与您的交流非常有收获。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您随时招呼。”你把电话号码发给对方,是重申了一次你想要跟对方保持联系的意愿。而且注意了,为什么要写“我的电话号码”这六个字呢?因为对方不见得马上就存你的电话,但有了这几个字,未来他就可以搜索啊。你看,加微信这么一个小环节,都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说点实惠的,脱不花主讲的1999元的《沟通训练营》,现在有体验课了,只要29.9元,5天时间带你完成破冰、赞美和公开表达这三个部分的训练。我把报名链接放文稿里了,对《沟通训练营》感兴趣的同学,真的可以先买个体验课试试,挺划算的。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

附:沟通训练营体验课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