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三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是警方通报散布疫情谣言案件,二是韩国立法限制谷歌、苹果向开发者收取佣金,三是社交软件公司陌陌改名。
先来看第一条。从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检测出德尔塔毒株以来,中国只用了一个月就稳定住了疫情,已经连续多日全国本土新增为零,再次证明了中国防疫体系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除了密切关注防疫进展外,也在关注疫情中的舆情。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公众对战胜德尔塔有信心,能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在网络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一个月内出现了多起被警方正式通报的疫情造谣案件。
比如其中有一个案件是,肇事者和朋友开玩笑,故意将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用P图工具改成阳性,发到微信群中;他的两个朋友看到了觉得很好玩,又转到了朋友圈中。对这样的行为,大家一般骂一句“不懂事”就完了,不过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们不妨再往下深挖一层,看看这背后的心态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散播谣言,主要心理动机有三种:对抗不确定性、塑造自我形象、增强人际关系。对抗不确定性好理解,就是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事态混乱,人们会感到焦虑、失去掌控感。这时候,言之凿凿的谣言就是救命稻草,它可以提供这种确定性和掌控感。
塑造自我形象又是怎么回事呢?《自然》杂志在今年三月份发表过一篇文章,结论很有意思。文章作者说,你以为人们转发假消息,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消息是假的吗?其实转发者心里跟明镜似的。作者做了一个实验,招募1000多名美国志愿者,给他们看几十篇新闻,其中一半的标题是真实的,一半的标题是虚假的,让他们判断真假。大部分人能够准确判断出来。
但是,如果不是让志愿者辨别真假,而是让他们决定是否要转发这条新闻,那么,他们转发与否,与消息的准确性没什么关系,而和他们的政治立场密切相关。比如,有个明显的针对移民的假消息,标题是《500个移民篷车由于带着自杀夹克被捕》,只有15%的共和党人觉得这是真消息,但有高达51%的共和党人愿意分享这个新闻。
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散布谣言的第二个心理动机,也就是表明立场、塑造人设。
再来看散布谣言的第三个心理动机,增强人际关系。也就是,通过谣言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引发关注、增进交流。在这个动机下,信息只是一种促进关系的工具,它本身的真假并没有那么重要。前面案件中P检测报告的那位,大概就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我再说个例子。人类学家发现,在太平洋某个小岛上,两个彼此不认识的土著居民如果不期而遇,就会莫名其妙地自来熟,拼命聊天,但说的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他们这是在干嘛呢?人类学家花了好长时间才搞清楚,原来岛上有人吃人的传统,不过有个例外,就是不能吃自己的熟人。所以,陌生人一旦见面就必须赶紧聊起来,只要彼此说的话足够多,就算熟人了,至于聊什么根本不重要。你看,有时候信息的功能就不是交流思想,而是纯粹为了促进关系。这也算是给散布谣言的第三个心理动机提供了一个注脚。
法国社会学者卡普费雷说,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而辟谣是一门棘手的艺术。辟谣消息不容易传播,传播出去别人也可能不信,就算信了也很难消除影响。所以,谣言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消除,打败谣言,还得从源头抓起。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就在本周,韩国议会刚刚通过一项立法,禁止谷歌、苹果等平台巨头向开发者强制收取佣金。你知道,所有应用程序只要你想在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上架,就必须用它们的支付系统。你的每笔收入它们都会雁过拔毛,收取30%的抽成,俗称“苹果税”“谷歌税”。韩国的这项立法生效后,平台巨头不能再强制软件开发者使用它们的支付系统,也就相当于废除了“苹果税”“谷歌税”。消息一出,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强烈关注,因为苹果、谷歌在全球都是这么搞的,而韩国是第一个出台法案,挑战平台巨头支付霸权的国家。
看到这个消息,我猜你可能会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是韩国?在我们印象中,韩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存在感不强,很少发出独立的声音,首先站出来挑战美国垄断巨头,不太像韩国的行事风格。不过,徐弃郁老师在新一期的《全球智库报告解读²》中提醒我们,这样的印象该更新了。我们需要注意到,韩国这两年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它的战略视野打开了。
徐弃郁老师说,他过去参加中韩交流的时候,发现韩国的政府部门、军队、智库,天天谈的就是半岛问题,只盯着北方的朝鲜。这也可以理解,朝鲜战争结束快70年了,但南北双方一直没有签订和平条约,所以只是停战而没有和平。半岛的南北分界线,也就是“三八线”地区,不光是世界上军事部署最密集的地区,而且就像活化石一样,把当年的对抗一直保留下来。
徐弃郁老师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他2015年去板门店参观,看见在分界线两边,朝鲜和韩国的军人都保持同一种姿势,如临大敌,除了换岗以外都纹丝不动。更神奇的是,参观者每人都要填一张承诺书,其中有一条是,不得向分界线对面的朝鲜人民军或中国人民志愿军打招呼!徐老师当时看到承诺书这一条的时候,真是啼笑皆非。可以理解,这种局势严重牵扯了韩国的视野,让它根本没有精力关注国际上的其他事情。
但是徐老师在智库报告解读中指出,这两年不一样了,韩国的关注面在向外扩展。最明显的例子,在今年的韩美峰会中,最后发表的韩美联合声明有2600个词,只有240个词和朝鲜有关。再比如,7月份韩国有家智库发布了一份报告,叫《发现全球声誉:韩国在中东和北非的稳定政策和发展模式》。看标题就知道,韩国在强调自己在中东北非的影响力。韩国智库以前很少写这种话题的报告,最近突然多了起来。还有,韩国正在和美国谈判作战指挥权转移,改变原来把韩军作战时纳入美军统一指挥的做法,让韩国军队拥有独立的指挥权。
总之,最近十年韩国的整体国力在上升,再加上韩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让韩国有了大国雄心。对这个近邻的重要变化,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来看今天的第三条。
前不久,社交软件“陌陌”突然宣布了改名的消息,把公司名称从“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改为“Hello集团”。你知道,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改名可是一件大事。为啥陌陌要改名呢?按照官方说法,是因为陌陌这个名字不能覆盖企业的整体业务了。这些年陌陌除了做社交软件,还进军影视、音乐和综艺,改名是为了容纳这些扩大的新业务。
巧的是,我们团队关注到大洋彼岸也有一个改名消息。主角不是公司,而是个人;改名不是为了容纳新业务,而是为了聚焦老业务。把这两个案例连起来看,挺有意思。这个改名的主角叫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是美国说唱界的重磅明星,获得过22座格莱美奖杯,两度入选《时代周刊》百大人物。此外,他还涉足时尚和建筑业,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就是这么一个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最近正在向洛杉矶高级法院提交申请,要求把名字从Kanye West合法地改成Ye,没有中间名字和姓氏,就是Ye。说起来,对于坎耶·韦斯特,中国歌迷对他还有个外号叫“侃爷”,改完名之后,连“侃”也不需要了,就叫“爷”。
侃爷为什么要改名呢?据美国营销专家分析,这是为了将他的影响力聚焦到一个业务,就是“椰子鞋”。“椰子鞋”是阿迪达斯和侃爷联名推出的一款爆款运动鞋。侃爷目前有18亿美元身家,其中有15亿美元来自椰子鞋销售。你看,把“坎耶·韦斯特”改为叫Ye,而“椰子鞋”的英文叫Yeezy,两者在拼写和读音上都有相似性,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歌迷转化为“椰子鞋”消费者,也可以让更多“椰子鞋”消费者记住侃爷本人。
另外,美国营销专家发现,近些年很多老品牌都在想方设法缩短自己的名字,比如甜甜圈品牌Dunkin’ Donuts就把名字缩短为Dunkin’,以便听起来更有品位,吸引到年轻人群。同样,Ye这个名字,也会让消费者产生年轻、时尚的积极联想。
按照华杉老师的说法,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符号”。超级符号就好像我们传文件时的那个压缩包,我们把丰富的信息压缩在里头,传递出去,收到的人再把它解开,还原里面的巨大信息量和情感能量。所以,“命名就是成本,命名就是召唤,命名就是投资。”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我们上线了一门新课,《跟阿那亚学服务客户》,主讲人是阿那亚品牌创始人马寅。
在课程研发过程中,马寅老师告诉我们一件小事。他在2013年刚接手阿那亚那会儿,想的是干一段时间,就把这个项目转手。但是项目进展不顺利,为了卖房,阿那亚开始转型做服务,干了一两年之后才慢慢留住了客户。项目有了起色,就有地产商想从马寅手里接盘。转手的机会终于来了,但这个时候马寅却犹豫了。
为啥呢?马寅说,他当时不是不想卖,而是不敢卖。因为过去干服务的两三年里,他们几乎把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变成了阿那亚的客户,很多人基于对他们的信任买了房子。如果这个时候把项目转手,别人有可能给不了马寅当初承诺给业主的东西,他也就失去了跟业主建立的信任关系。失去信任关系是比少挣点钱更大的损失。马寅最后决定,不转卖,自己把阿那亚干下去。
你发现没有,阿那亚做服务,一开始就是奔着跟用户建立深度关系去的。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马寅说,他把阿那亚的所有实干经验,比如怎么理解和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怎么评估服务质量,怎么管理服务团队等等,都毫无保留地写在这门课程里了。如果你的工作也涉及客户服务,我强烈建议你去听听。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