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职业教育受舆论关注,二是苹果发布iPhone 13。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公众对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非常关注,其中有一个被反复热议的词,就是“职业教育”。我们看到坊间有文章分析,认为“双减”政策之下,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对标德国教育体系。也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生们不用再千军万马地去挤高考这一根独木桥,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高中阶段就读职业学校,走应用型人才的道路。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长焦虑,避免教育军备竞赛。
不过,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初中毕业就分流,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断了高考“金榜题名”的梦想,这难道不是让家长更焦虑、更内卷吗?你看,这个说法是不是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不妨再问一个问题,德国的职业教育分流,为什么就不会引起家长的焦虑?
要知道,德国的孩子可不是从高中分流,而是从小学四年级,也就是10岁就开始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分流了。大体来说,一拨孩子会进文理中学,奔着考大学去;另一拨孩子会进职业预校,奔着职业教育去;还有一拨中间的孩子会进“实科中学”,也就是间于文理中学和职业预校之间,可进可退。其中,能够进文理中学的孩子,也就是在40%~50%之间。
那么问题来了:德国孩子的未来走向,在10岁的时候就大致划定,为啥家长就不焦虑呢?普遍的解释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成熟、正规,比如由企业、政府和学校联合办学;有多达426种职业教育方向;有完善的“双元制”培养机制,一边做学徒、一边学文化;等等。所以,德国职业学校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好的教育,这是从教育体系本身来看。
这个解释当然没错,但如果再深究一层,你会发现,也许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出路。德国蓝领工人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收入水平来说,比白领差不了多少。而且,蓝领工人的晋升渠道也上不封顶,有不少德国企业的CEO都没读过大学,他们都是通过职业教育,从一线工人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的收入水平和发展前途越好,职业教育也就越被认可。其实这个经验中国也有。年长一些的人应该还记得,在1990年代以前,中专非常吃香,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高,因为那时候的中专毕业生可以直接成为干部。之所以后来中专不再吃香,就是因为它不能再和好工作挂钩了。
所以,想让职业教育重新被重视、被普遍接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把它和“好工作”重新挂钩,不断提高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
好,我们接着往下问:怎么才能把蓝领工作变成好工作?
几年前,产业观察家宁南山提出过一个扎心的问题:为啥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民众勤勤恳恳,聪明奋进,但竞争压力普遍很大;反观那些欧洲国家,工作轻松愉快,下午四五点下班很正常,好像经济增长也不差。问题出在哪儿?
宁南山的答案是,还是东亚掌握的高利润产业不够多。比如农业化工、油田服务、军事工业、制药产业、医疗器械、航空工业、高端豪车等等,这些高利润产业的制高点还牢牢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所以,他们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都可以过上相对轻松惬意的生活。反观日韩等国,虽然是发达国家,却被困在电子、汽车等几个非常有限的赛道上,被迫开启“地狱竞争”模式。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产业升级、一定要发展起自己的先进产业。只有打破世界的原有产业格局,玩儿命地拓展高端产业,才能让中国的每一个劳动者,无论上不上大学,都能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的家长们才能真正摆脱教育焦虑。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今天对全球“果粉”来说,有一件大事,就是iPhone 13发布。我之前看到媒体猜测,iPhone 13很可能会取消充电接口,全面转向无线充电。除苹果外,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都开始支持无线充电。有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希望自己的下一部手机有无线充电功能。可以说,无线充电是大势所趋,预计在消费电子领域,无线充电市场总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
但是无线充电这个功能,目前还不是很好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无线充电的距离太短了,必须把手机跟一个充电座紧紧地放在一起,很多时候反而不如有线充电方便。那么,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远距离无线充电呢?今天,青年科学家彭天放老师的《硬科技报告》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8月30号,日本东京大学在《自然·电子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在一个房间里无死角、全覆盖的无线充电效果,充电功率可以达到50W左右。房间里的手机、台灯、风扇等,都可以通过远距离无线充电来正常工作,就好像Wi-Fi覆盖后就可以无线上网一样。
先来补充一个背景:目前,室内的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有两个比较热门的技术流派。
第一个流派,可以叫“探照灯”派。这种技术传递电能的方式跟家里用的Wi-Fi路由器,或者5G基站很像——是通过一束电磁波照射到你的手机,然后在手机上安装一种类似天线的装置把电磁波的能量接收下来。采用这种技术的无线充电器,本质上是一个电磁波探照灯,通过随时追踪你手机的位置,来把电磁波束精确地投射到上面,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照射到有人的区域。因为这种电磁波的能量很高,对人体健康可能会有风险。
今年1月份小米曾经披露过一款室内隔空充电设备,它用的就是这个原理。“探照灯”流派的优点是电能传输的距离比较远,可以达到10米左右。但缺点是能量利用率比较低,而且考虑到人体健康的因素,功率很难提高。
第二个流派,可以叫“不倒翁”派。这种技术传递电能的方式,是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内,产生特定频率振动的磁场,然后让被充电的设备和这个频率产生共振来获得电能。这么说有点抽象,我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在一张大桌子上放着一个不倒翁。如果你用手轻轻摇晃桌面,只要频率合适,桌面上的这个不倒翁就会逐渐剧烈晃动起来,获得你的手传递过去的能量。
这次东京大学的论文,就属于这个“不倒翁”流派。研究人员用导电的铝板包裹住一个2m×2m×3m房间的外墙,然后给铝板施加变化的电流,在房间内产生振动的磁场。当这个磁场振动的频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房间里给手机充电的线圈就好像是不倒翁一样,也产生了振动的电流,从而实现了无线充电的效果。我在文稿区,放了一张论文里面这个特制的无线充电房间的照片,你可以感受一下大致的效果。
这种“不倒翁”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在学术上被叫做磁共振式充电。它有三个优点:
第一是可以实现大范围覆盖,不需要像刚刚的“探照灯”一样,随时追踪你的手机位置。论文中的无线充电房间就实现了100%无死角的充电信号覆盖。
第二个优点是它可以实现相对比较高的充电效率。比如这个小房间里面,98%的空间充电效率都超过了50%。
第三个优点是,磁场比电磁波对人体而言更安全。这篇论文的研究人员表示,对于50W左右的充电功率,人体在房间里都是安全的。这是现在常见的“探照灯”充电功率的10倍左右。
说到这儿,好像无线充电的应用指日可待了。不过还得看到,这篇论文里的技术,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第一,它需要对房间做比较明显的改造,用铝板把房间彻底给包裹起来,这个成本显然是远远高于“探照灯”派技术的。
另一个缺点,就是对充电器摆放的方向有要求。比如在这个房间里,只有竖着放的线圈才能充上电。如果你的手机平放在桌面上,那是一点电都充不进去的。
可以看出,无论是“探照灯”派还是“不倒翁”派,这两种技术目前都还存在一些硬伤。在短期内,远距离无线充电很可能还是只能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箱等一些特定场合使用。为了摆脱这根长长的充电线,我们可能还需要在电磁学上面有原理性的突破。
最后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沟通训练营》的同学向脱不花提了一个问题:领导给我分派了一个我职责范围之外的活儿,我接还是不接呢?接吧,怕原本负责这件事的同事不高兴;不接吧,显得我是在甩锅。怎么办呢?
脱不花的回答是:不管咋样,你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先把命令接了。请注意,“接活”和“接命令”是两回事——活是在未来慢慢干的,但命令是你当下就要做反应的。不能领导一张口,你就说“这事不归我管”,那你以后还想管啥?所以,无论如何,在当下,先把命令接下来:“好的,领导,这个工作我明白了”。
然后紧接着,你要跟上第二句话:“这个事原来是XX部门负责的,我马上去向他们请教一下经验,然后我再来跟您汇报我的行动计划”。为啥要这么说呢?因为你需要弄清楚,领导到底是真心想让你来做,还是他只是忘了这个事原本是谁来负责,所以随口就安排给你了。你这么一问,就非常友好且开放地把困境呈现出来了。
如果领导说“我去跟他们部门说,你们做个交接和培训”。那很明显,领导的意图就是给你干,那你就别抱怨了,这是个好事,可能是领导要重用你。当然也有可能,领导一下被提醒了,发现自己本来没想让你干这事,只是忘记了分工。那你放心,他自己会调整安排的。同时在这个沟通过程中,你就给领导留下了一个开放、友好、执行力很强的印象。
所以,遇到从天而降的一口大锅,不要急,用上自己的沟通能力,说不定就是一个好机会。如果你想了解关于职场沟通的更多精彩案例,不妨花29.9元,报上《沟通训练营》体验课,感受一下真刀真枪的职场沟通练兵。我把报名链接放文稿最后了。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沟通训练营体验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