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全球汽车行业大幅减产,二是互联网大厂PK月饼礼盒创意。
先来看第一条。最近,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表示,丰田9月、10月的汽车产量将比原计划大幅减少40%,丰田在日本国内的15家工厂有14家停工。主要原因就是一直没有解决的芯片荒和东南亚新冠疫情的持续。要知道,丰田汽车的供应链管理是全行业的标杆,欧美车企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大幅减产,而丰田则靠着相对充足的库存撑到了今年年中。如今丰田也加入大幅减产的行列,汽车行业产能全面萎缩,有研究机构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将减产810万辆。
不过,你可别以为这只是汽车行业面临的困境。我们团队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全球供应链危机正在升级,只不过汽车行业对供应链最敏感,所以暴露的问题最严重。实际上,现在全球大部分产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原材料价格暴涨、零部件供应短缺、制成品滞留港口。好像一夜之间,人类辛辛苦苦打造的全球供应链这台机器,突然就转不动了。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第一层,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供需矛盾。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股市高涨,消费快速回暖,给全球产业带来大量订单。在需求端旺盛的同时,供给端却跟不上。得益于中国产业的“溢出”效应,这些年东南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比如,东南亚在全球半导体供应中占据27%的市场份额,单是马来西亚就占据了13.8%的份额。但最近这波德尔塔毒株让东南亚国家的疫情失控,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多个城市进入“封城”状态,工厂停工停产。这就是造成供应链危机的第一层原因。
我们再往下想一层:市场供求本来就处于一直不停的波动当中,为啥企业不多囤点零部件,以备不时之需?这就要说到由丰田公司发明的、全球产业界都在学习的精益生产模式,英文叫Just in Time。精益生产模式要求去除浪费,只保留最小库存甚至是零库存,以此来削减成本、提高生产效能。如今精益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标配。
但问题是,精益生产模式假设外部供应链是完全稳定的,一旦遭遇黑天鹅事件,采用精益生产模式的工厂肯定是最先停摆的。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丰田公司的生产就遭到了重大冲击,所以它从那时候起就改变了零库存的做法,开始大量储备零部件。结果,当新冠疫情这只更大的黑天鹅飞来时,严格遵守精益生产模式的厂商最先遭到冲击,而丰田汽车一直撑到了最近才减产,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要看到的第二层原因: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精益生产模式,加重了全球供应链危机。企业界可能需要再次转变思路,从Just In Time,变为Just In Case,也就是“以防万一”,在供应链最薄弱的环节加大库存冗余,来对抗市场波动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除了市场供求和企业管理,还有第三个更底层的系统性原因,就是全球产业布局。我们都听过那个著名的“铅笔的故事”,小小一支铅笔,它的原料来自世界各地,需要各个行业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出来。“铅笔的故事”反映出,如今的全球产业链已经相互交织成一张紧密的协作网。
但是,复杂科学告诉我们,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相互连接越紧密,网络的运行就越不稳定,因为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有可能波及整个网络。比如在金融领域,随着全球各大金融市场连为一体,任何一次局部的金融危机都有可能演变成全球危机。复杂科学认为,适当降低节点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反而能增加网络的稳定性。
有学者认为,未来全球产业链布局需要重新作出调整,从目前的“紧耦合”变成相对“松耦合”的模式。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更能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来聊聊月饼吧。按照传统,每年中秋节,各互联网大厂都要推出自家的月饼,相互PK一下谁的创意好、颜值高、人气旺。今年中秋节,更是被各大厂生生搞成了“月饼创意大赛”,我的朋友圈被各家的月饼秀持续刷屏。我在文稿里放了一个大厂中秋礼盒集锦的链接,你可以点进去饱饱眼福。另外,我还把咱们得到今年的月饼礼盒图片也放文稿里了,非常自豪地说,创意上绝对不输各家大厂。
好,看完了设计,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你报名参加了一个“月饼礼盒创意大赛”,你是应该直接闭门构思呢,还是应该先去大量考察别人的作品?你可以按暂停键,先思考一下。
按照通常的认知,创意之间会相互碰撞,一个想法会刺激另一个想法,所以,你应该多多参考别人的创意,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灵感。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是《哈佛商业评论》7月刊中提到的一个研究:在创意比赛中,参赛者们看到的别人的创意越多,他们自己提交的创意就越差;当看过50个创意后,选手的表现开始大幅度下降;而且,越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表现下降得就越严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研究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原因:第一,因为是处在竞争环境下,你看到的别人的作品越多,感到的竞争压力就越大。而且,如果别人的作品真的很好,你就会觉得自己获奖无望,导致动力不足。这儿还有一个细节:如果公布的作品旁边还显示了参赛者的姓名或头像,那么你看这个作品的时候就会更加焦虑。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因素,就是参赛者的思路可能受到限制。就是比如当你看到隔壁老王做了一个“太空陨石月饼礼盒”,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糟糕,太空陨石概念被用了,我得想想别的招。”而不是说,“嗯,太空陨石概念真不错,我来想想该怎么用。”也就是说,“创意相互激发”这个假设,在竞争环境下不成立。在创意比赛中,别人的灵感往往成为自己创意的束缚。
这就是为什么参赛者看到的创意越多,自己的创意越糟糕。
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是“创意大赛”的组织者,想激发参赛者拿出更多的好作品,该怎么做呢?这篇文章也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针对参赛者的竞争压力问题,可以优化的点是:不要只设置一个大奖,而要在大奖之外设置多个小奖项,如“最佳脑洞奖”“最佳跨界奖”等等,这样,参赛者会觉得就算得不了大奖,也有机会赢得小奖,可以激发创造力。
这里还要注意:不是奖金越高,获得的创意就越好。很多时候,参赛者不一定是冲着奖金来的,他们可能是出于好奇,可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能是想认识更多同道中人。这些动机都可以激发创意。如果奖金定得太高,反而会把这些动机冲淡了,甚至引发作弊。
还有,针对参赛者的思路受限问题,可以优化的点是:如果主办方要展示参赛作品的话,只展示少量的、最具独创性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不太可能和其他人的想法撞车,也就不会给其他参赛者带来思维束缚。或者,也可以把所有作品分组展示,比如把100个作品按主题分为5组。这样一来,就不太会伤害到参赛者的创造力,因为他们只感受到了5个限制,而不是100个。
最后,引用一句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金句:“不要管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因为他们又不给你钱。关注对手你可能做到第一,但关注自己你会做到唯一。”
附:2021互联网公司中秋礼盒大盘点!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你可能知道,得到的老师之间有一个相互提问、相互学习的传统,不同领域的老师,经常会上演高手论剑,给你带来脑力冲击波。
这次登场的高手,是刘润老师和熊逸老师。刘润老师从自己关心的商业视角出发,向熊逸老师提问:古代战争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攻城略地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抢夺税收权吗?
熊逸老师回答:想要读懂古代战争的“商业模式”,首先要确定视角,是站在国家视角看问题,还是站在个人视角看问题,结论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战国七雄经常打来打去,而不像现代的公司一样和气生财?现代商业是逐利的,但古代的统治者打仗,可不是为了争取富裕生活,而是要争夺社会排名;攫取财富也不仅仅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拿财富去拼社会位阶。每个人都想比亲朋好友强一点,大国诸侯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们混的圈子都是大国诸侯。所以古代的战争,杀敌一千甚至不惜自损三千,目的就是要赢。
商业思维和古代历史,还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熊逸讲透资治通鉴²》最近更新了《周末问答·古代战争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推荐你去看看。
除了资治通鉴,熊逸老师的唐诗宋词课程,也特别适合在中秋节重温。熊逸老师说,中秋在唐朝还算不上特别隆重的节日,但好在唐人爱赏月,爱写月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月下的诗篇。宋朝开始,中秋被当成了大日子。为什么呢?因为商品经济发达了,节日的数量和花样都增加了。而中秋家庭团圆的文化传统,可能要归功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趁着假期,你可以带着家人孩子,共读经典诗词。对了,我们还为你特别准备了一张得到风格的中秋壁纸,请笑纳。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