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全国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二是欧洲多国开展“四天工作制”实验试点。
最近,广东省发改委公布消息,由于广东9月上旬以来的持续高温,以及制造业进入“金九银十”的订单高峰期,广东省内的用电量飙升,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目前,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进行错峰用电,“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另外,据多家媒体报道,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东北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紧张。
对于多地电力紧张的原因,我们团队看了很多资料。除了刚才说的需求侧的原因,也有供给侧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动力煤价格一路飙升,现在的价格比年初时涨了一倍多,火电厂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第二个原因,是火电之外的电力供应跟不上。比如水电大省云南,今年就遇上水量不足,机组利用小时数低于往年。国外也是一样,我们查到的数据,美国的水电和欧洲的风电发电量,都明显低于往年同期。
不过,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这儿。你要看到,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的波动,都属于“要素”层面的原因。如果跳出要素层面,站在系统的维度来思考问题,你会发现,全球电力供应紧张的背后,其实凸显了电力系统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短板,就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不发达,相当于电力这个产品没有“库存”作为缓冲,任何一次供求关系的大幅波动,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尤其是,随着全球的能源结构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这个短板会越来越突出。
储能技术有多重要呢?往大了说,只要储能问题解决了,人类的用电问题也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卓克老师曾经算过一笔账,按照目前全球的用电量,只要4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面板,就足够供应全球用电了。4万平方公里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只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的1/40,整个地球肯定不缺这点地方。之所以人类用电还不能全靠太阳能,主要就是储能技术跟不上。
具体到我们国家,能不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关键也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是你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专门找高临咨询要到了一份最新的业内专家访谈报告,为你梳理了关于储能技术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第一,储能市场将在几年内急剧扩张。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个《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3000万千瓦以上,这是目前装机规模的将近10倍。4年增长9倍,这个想象空间太大了。如果你是投资者,建议你把储能板块纳入重点关注领域。
第二,未来的储能技术,以电化学储能为主。储能技术主要有四个方向: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就是把水抽到高处,需要时再水力发电。这种储能方式容量大,循环次数也很高,但是对地形有极高的要求,应用场景受限。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能量、功率都比较小,目前还处于课题研究阶段,没有进入商业应用。而电化学储能,也就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各种电池技术,它的应用场景最广泛,被认为是未来储能技术的主流,会占到全部储能的90%以上。
第三,储能领域分两大块:一是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生产商;二是电池系统的集成商,也就是把电池包、安保消防系统、变流器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等集成起来,这个领域目前有华为、阳光电源等。虽然已经有了行业巨头,但并不是说其他人就没机会了。储能和其他能源技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像光伏、风能这些行业,都是先有技术标准和规范,进入的玩家必须遵守;而针对储能行业的国家标准,目前还不成体系,大多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换句话说,这个领域的所有玩家都有参与制定规则的机会。
第四,未来可能会出现“共享储能”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定,新能源发电项目必须配套不低于10%的储能容量,以确保上网电力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每个新能源场站都要自建10%的储能装机容量,也比较麻烦。所以未来有可能出现一种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共享储能电站”,这个区域内的各个新能源场站向它付费,用它的电能来调峰调频。
最后,业内专家还指出,储能领域无论是电池制造还是集成能力,中国很快就会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关于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得到头条》会为你持续追踪。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据《欧洲时报》报道,过去几年,冰岛开展了一项“四天工作制”实验,召集了2500名劳动者,让他们每周工作四天,总工作时间从40个小时变成35个小时,而工资保持不变。这项实验持续了几年,实验结论是,在“四天工作制”下,劳动者的压力小了,幸福感提升了,而工作效率提高了25%~40%,企业产出不降反升,“四天工作制”大获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很鼓舞人心,据说冰岛正在酝酿,要在全国推行四天工作制。而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也纷纷跟进,推行“四天工作制”实验试点。不知道你听了这个消息什么感受,反正这是我最想报名参加的一个实验,没有之一。
其实,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反而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果,这并不是新发现。《深度工作》这本书的作者纽波特就说,只要我们每天能够连续、不受干扰地深度工作三到四个小时,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和生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么说吧,只要你能每天深度工作4小时,那你就能实现工作家庭的平衡,拥有幸福人生;如果你能每天深度工作8小时,那么厉害了,不出几年你就能打败大多数同行,成为业内高手。
你可能会说,不受干扰地深度工作三四个小时,听起来好像也不难啊?那你不妨做个试验:今天到办公室之后,看你能不能集中精力4个小时,干一件你自己可以闭环的工作,中间不看微信不刷新闻,也不被任何人打断。试验结果怎么样,你可以留言告诉我。
我身边有一位深度工作的高手,就是得到听书的杨蕾老师。她告诉我,对于那些很厉害的人来说,工作就是新型的玩乐,办公室就是他们的游乐场,深度工作不是问题。但是,咱们普通人做不到怎么办呢?杨蕾老师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一回绑匪,自己绑架自己。
第一,时间绑架,主动给工作设定截止日期。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反复验证过的真理。就像那句经典名言:“不要谈什么天分、运气,你需要的是一个截稿日期,以及一个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头的人,然后你就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
第二,空间绑架。必要时,把自己关小黑屋,不完成工作不出来。美国有个演说家,他为了能在两周内写完一本书稿,花4000美元订了一张从美国往返日本的商务舱机票,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空中小黑屋”。他在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写了一路,抵达日本后在休息室里喝了一杯浓咖啡,然后登上返航的飞机,又写了一路。等他回到美国时,已经写完了初稿,而时间才过了30个小时。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你把自己关小黑屋,那么还有一个替代方案,就是在淘宝上花几十块钱买个“手机监狱”,把手机扔进去,让它替你蹲小黑屋,不完成工作绝不放它出来。
第三,公众绑架,靠群众力量监督。有人问罗胖:为什么你可以这么自律,坚持每天发60秒语音?罗胖说,我哪有什么自律,都是靠被绑架。想想也是,10年60秒语音,20年跨年演讲,他把牛都吹出去了,甚至票都卖了,不坚持还能咋办?
第四,意义绑架,把工作纳入更大的意义系统。比如李翔老师每月访谈一位企业家,出一本“详谈”,这是在撰写一部以人为单位的当代商业史;何帆老师要坚持30年,每年写一本书,这是在撰写一部当代中国经济史。他们都找到了什么叫bigger than yourself。
你看,通过杨蕾老师给的这四招,时间绑架、空间绑架、公众绑架和意义绑架,我们普通人也能成为深度工作的高手。最后,引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工作是人生精进的道场,全神贯注地投入每一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最尊贵的修行。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上线了一门新课,《沈祖芸·组织变革20讲》。沈祖芸老师你肯定不陌生,这是她在得到开设的第四门课,讲的是北京十一学校怎么做组织变革。
沈祖芸老师告诉我,这是一家有很多“怪事儿”的学校。十一学校的老师上下班从来不打卡,但是每个人都非常敬业。有位老师甚至连续两年陪着一位患有慢性胃炎的学生晚餐后散步回家。十一学校的老师基本不开大会,但是整个组织目标极其一致。比如学校所有的大型活动,都不用开协调会,每个人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非常清晰。
当然,十一学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而是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经过14年组织变革的结果。这其中的宝贵经验和踩过的坑,都在这门课里了。强烈推荐你学习这门课程,看看一个优秀的组织是怎么锤炼出来的。
从今天开始,一直到10月底,我们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电子书会员两周年”系列活动,庆祝得到电子书会员上线两周年。活动期间有各种福利,我提前给你透露一下。
从今天开始一直到10月17日,只要你邀请一位朋友登录得到,你和朋友都能获得3天的得到电子书会员,邀请人数越多,你能得的会员天数越多,最多能得60天。
从10月18日开始,得到电子书会员连续包年VIP,首年特惠158元,比199元的年卡优惠不少。
另外,10月还会有一大波会员专享的好书上架,还有写书评、十一假期读书打卡、参加读书挑战赛等等活动等你参加。来,10月份,咱们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读电子书吧!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