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各地的拉闸限电,二是今年的诺贝尔奖即将颁布。我们来看看,从这些热点背后能学到点啥知识。
关于最近各地的电力紧张、拉闸限电问题,我们已经从储能技术的角度探讨过了。不过这两天,我在和青年科学家彭天放老师聊天的时候,他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就是人类到底能不能拥有一种“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既便宜、又低碳,而且在地球上的储量接近无限?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想到受控核聚变发电技术。这项技术确实堪称人类在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它的难度太大了。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用上核聚变发的电,这件事还说不好。彭天放老师告诉我,其实除了核聚变,还有另外一项发电的黑科技,非常接近这个终极理想。到底是什么,我们赶紧来听听彭天放老师的“硬科技报告”。
9月7号,《自然》杂志网站报道了一项中国正在低调测试的黑科技,叫做“钍反应堆”技术。这里的钍,是元素周期表中第90号元素。就在本月,我国在甘肃武威启动了钍反应堆的试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钍反应堆”的商业化试运行项目。
你知道,过去的核电站主要是采用铀或者钚这两种元素进行发电的。这个之前没有怎么听说过的“钍”元素是怎么发电呢?其实,钍元素发电的物理过程,跟另外两种元素一样,都是通过原子核的裂变产生能量。只不过,钍元素的裂变过程要多一步,就是钍原子需要首先吸收中子变成铀233原子,然后再裂变释放能量。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既然钍元素需要先变成铀元素再进行裂变,为什么不直接用铀元素就好了?用钍来做核原料有什么优势呢?——你别说,这个优势还真的很大。
第一个优势,是钍元素的储量非常丰富。根据目前探明的情况来看,它的储量大概是铀元素的4倍左右。这意味着使用钍元素来发电,足够全人类使用几千年。另外很重要的是,钍元素在我国的储量非常丰富,因为这种元素通常是和稀土元素混合在一起被开采出来的。
以前,因为钍元素在工业上没有什么用处,通常被当做稀土开采过程中的废物处理掉。现在,随着钍反应堆技术逐渐成熟,这些“废料”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价值。而且可以想象,随着钍元素有了应用价值,它的探明储量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第二个优势,是钍反应堆更加安全和清洁。提起核电站,我们会容易担心它的安全和污染问题,比如福岛核电站到现在还在产生新的核废水。但是钍元素就没有这些问题。钍反应堆产生的废料是一种固体的结晶盐,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循环使用或者掩埋,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小。
第三个优势,是钍反应堆的发电效率更高。这一次被报道的反应堆,学术名称叫做钍基熔盐堆。通俗地说,就是基于钍元素作为核材料,用融化状态的盐作为热介质,来进行烧水发电的核反应堆。这种反应堆使用了融化状态的盐来进行发电,它的内部温度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这种温度下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比以往的核电站要高很多。
第四个优势,是这种钍反应堆发电,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传统的核电站由于散热冷却,需要建设在像是大河或者海边这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一方面提高了核电站建设的用地成本,限制了能够使用核电的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污染的风险。而钍反应堆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对于建设地点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些钍反应堆还可以建设在地底下,最大限度降低了核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听了这些优势之后,我想你肯定会好奇,我国在这项技术上的进展是怎么样的?非常自豪地说,我国在钍反应堆上的技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我国甘肃武威的这座钍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级别的钍基熔盐堆。
据报道,这座反应堆将首先为大概1000户人家提供电力。如果试运行顺利,我国未来将建设规模更大的、能够为10万人提供生活用电的发电站。比起还很遥远的受控核聚变发电技术来说,钍反应堆可能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就能够实现的能源革命。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今年的诺贝尔奖马上就要在国庆期间颁布了。相信你跟我一样好奇,这个象征人类最高科学荣誉的奖项最终花落谁家。不过诺贝尔奖的候选名单完全保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入围了候选名单。我听说,仅仅诺贝尔和平奖一个奖项就有329名候选人,可见今年的竞争非常激烈。
有机构通过科学家们论文被引用的情况,预测了16名最有可能在今年或者未来获诺奖的科学家,有9位来自美国,3位来自日本,其余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这份名单也算是让我们好奇的心有个落脚点。我把名单附在文稿里了,感兴趣可以去看看。等10月4号各项诺奖陆续公布之后,我们会跟进再来聊聊。
附:16名最有可能在今年或者未来获诺奖的科学家名单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关于诺奖的冷知识吧:你知道吗,诺贝尔奖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正式的诺贝尔奖,还有一个,叫做“搞笑诺贝尔奖”,它也是一年一度颁发的。别看搞笑诺贝尔奖是个民间奖项,它的部分评审委员可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颁奖嘉宾也是真正的诺奖得主。而且,这个奖还相当抢戏,它赶在正牌诺奖公布之前发布,也就是每年九月,在哈佛大学颁奖,随后还会有获奖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公开演讲。
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诺奖。比如2000年,有物理学家凭借磁悬浮技术浮起一只活青蛙的实验,获得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十年之后,他又凭借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至少证明,搞笑诺奖的获奖者科研水平是过硬的。
今年的搞笑诺奖名单刚刚公布了,来,咱们一起来看几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奖项。
先问个问题,你相信能在空气中测出紧张情绪吗?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告诉你,能。这位大气化学家通过测量电影院的空气,发现电影中紧张的场景,会让电影院空气中的化学分子产生波动。这是因为,紧张的情绪令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肌肉紧绷,呼出的代谢物含量就会变化。文学作品里经常说,“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看来还真有科学道理。
而且,这位搞笑诺奖得主不但做了研究,还提出了这项研究的应用场景。一直以来,电影评级只能采用主观评定的方式,经常被人诟病不公正。这个研究成果恰恰可以通过客观的空气分析的方法,来推测电影的刺激程度,这样就用来辅助电影分级。
再来看看搞笑诺贝尔运输奖。给你出道题:怎样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把1000公斤的犀牛转移到别处?这可不是无厘头的提问,非洲的动物保护协会经常面临这个问题。为了防止野生犀牛被盗猎者发现,也为了防止犀牛近亲繁殖,他们要时不时地把犀牛从一个栖息地转移到另一处。以往,他们是把犀牛麻醉之后,整个搬运到飞机上。但是,这个搬运的过程很麻烦,而且,被麻醉的犀牛侧卧时间过长,会挤压胸骨并且导致肌肉受损,还会影响它的呼吸,犀牛会有危险。
本届搞笑诺贝尔运输奖得主,是康奈尔大学的一群野生动物学家。他们发现,把被麻醉的犀牛倒吊起来,挂在直升机的下方进行运输,不但操作更简单,而且对犀牛的身体更好。倒吊的姿势能够使犀牛脊柱伸展,进而打开气道,让呼吸更通畅。想象一下,把一头头1000公斤的犀牛倒挂在直升机上运走,场面肯定相当壮观。
还有,本届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一个关于男人为什么长胡子的研究。达尔文曾经给过一个解释,说男人长胡子是为了彰显男性气概、吸引异性,也有一定道理。
不过,本届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犹他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男人进化出胡须,是为了在打架时更好保护自己的脸。他做了详细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胡子可以多吸收30%的冲击压力,降低脸部受重伤的风险。他推测,正是胡须的这种保护功能,让它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
你发现没有,这几个搞笑诺贝尔奖,乍一听挺无厘头,但它反映的是科学家们对这个世界浓浓的好奇心。好奇心永远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没有“无中生有”的好奇,就难有“另起一行”的创新。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来聊聊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更新了一讲加餐内容,说的是一家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广联达。广联达这家企业你可能不太熟悉,但它服务过的建筑工程项目你肯定都知道,像是鸟巢、广州塔、中国尊、央视大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等。这些知名建筑,从设计、建造再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都会先在广联达的平台上模拟一遍,能节省很多成本。
我特别推荐你去听一下广联达的故事。因为数字化转型这门课程上线4个多月,用户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课程内容我都听明白了,但是到底怎么才能在我的企业里落地呢?所以,我们找到广联达作为模范标杆,跟你讲讲它怎么学习这门课,学完之后怎么用在自己身上,欢迎你去课程里探索。
还有,明天就是国庆节了,祝你假期快乐!预告一下,《得到头条》国庆不停更,我们为你特别策划了国庆专题,利用七天假期,带你刷7门好课。每天的课表,我给你附在最后了,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又来不及刷的课程,可以锁定《得到头条》来听。
《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