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二是上市公司高管朋友圈发表不当言论。我们看看从这些话题背后,能学到点啥知识。
本周最大的舆论热点,是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消息。具体来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决议特别指出,试点之后,“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看来,房地产税,这次是真的要来了。
我们团队看了大量分析,发现大家的关注点很多,比如,房地产税和房价是什么关系,房地产税跟土地财政是什么关系,房地产税跟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很重要,相信你也已经看了不少分析,我们就不重复了。今天的《得到头条》,我想把思路收敛到经济问题:就是房地产税和中国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从这个角度出发,有两位专家的观点特别值得给你说一说。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理解这次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背景,就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换锚”的过程。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之锚。不仅仅是因为房地产本身的庞大体量和它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不仅仅是因为土地财政带来的收入,最根本的原因是,“房地产是中国信用创造中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之一”。
什么意思?发展经济离不开信用创造,更通俗地说就是借钱融资。房价上涨,银行愿意接受抵押贷款,就会释放更多信用,推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了,房价会继续上涨,从而创造更多信用。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这样的信用创造过程。李奇霖认为,谁是信用创造的载体,谁就是一个经济体增长的“锚”。
但是走到今天,房地产这个“锚”的风险逐渐显现。国家提出“房住不炒”、共同富裕,其实是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换一个新“锚”了。如果把中国经济看作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现在这辆车正在换动力系统,原来是烧油的,现在要改用电了。
那么,替代房地产的新“锚”是什么呢?李奇霖认为,是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发行注册制、建立北交所、养老金个人账户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居民储蓄不再主要流向房地产,而是与资本市场连接。再把资本市场这个“锚”与实体经济深度绑定,为新能源、进口替代、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业等提供资金。
这就是此次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大背景。
当然,实现新旧之锚的转换,把房地产从原来的“锚”位置,变回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正常产业,真正落实“房住不炒”,这是一个复杂工程。光靠房地产税这一个扳手肯定是不行的,得用到一整个工具箱。
按照黄奇帆在《结构性改革》这本书里的说法,这个工具箱里至少应该有五样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土地。一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不应该为了招商引资盲目扩张,也不应该逆着经济规律去逆向调控,而是土地增加钉住人口增加。比如每增加一个人,土地供应增加100平方米。
第二个工具是金融。守住开发商自有资金拿地这条底线,自有资本金和社会融资比例应该控制在1:3,而现在全国房地产商的平均杠杆率在1:9。房地产业要回归正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去杠杆过程。
第三个工具是税收。也就是现在热议的房地产税,以及未来可能开征的土地增值税。
第四个工具是租赁市场。就是要完善政府的公租房体系,同时,培育商品房的长期租赁市场。注意,这里的商品房租赁,主要不是指个人房东,而是开发商建好房产以后,不售卖,只租赁。
其实,开发商建好房子以后,它是愿意持有房产、提供租赁的,因为房产在持续增值。为什么之前很少有开发商面向市场提供房屋租赁呢?就是因为1:9的极高杠杆率,让开发商必须赶紧卖掉房子回笼资金。如果让开发商的杠杆率回归正常,就可以培育出一个商品房的长期租赁市场。在政策上,建设用地也会首先向租赁用房倾斜。
我看到很多人担心,收房地产税之后,房东会不会把这个税收负担转嫁到租客身上?如果有了一个健康的商品房长期租赁市场,增加市场的住房供给,房东就很难将房地产税转嫁给租客。你看,在系统当中,这些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
第五个工具是地票。这个工具比较复杂,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
好,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换锚”期,从房地产的信用创造获取资金,改为由资本市场来提供资金。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会动用土地、金融、税收、租赁等多个工具来实现平稳过渡,房地产税是其中的一种工具。你把房地产税放在这个系统坐标下来理解,很多问题会想得更明白。
这两天,有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消息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一家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高管,因为最近公司的股票涨得很猛,一高兴,在朋友圈夸下海口,说“明年市值没有五百亿,我切腹谢罪”。
据说,这位高管本来想把这条消息设置成少数朋友可见,结果操作失误,大家都看见了,还很快被截图流传了出去。之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事件:先是该公司董秘出来紧急救火,恳求大家不要再转发截图;然后是这家上市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高管的措辞不够认真严谨,对公司造成了不利影响;紧接着,该公司又接到了上交所发来的《监管工作函》。文件中说,这件事反映出该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上有漏洞,要求相关责任人引以为戒。
总之,这件事让股民们欢乐地吃了几天瓜。作为围观群众,这件事也是给我们一个提醒——作为职场人士,微信朋友圈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空间,想说啥就说啥;朋友圈其实是一张实时更新的名片,是你经营职场形象、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阵地。
怎么用好这个阵地?我专门去向社交专家林特特老师请教,她教给我两点心法。
第一条心法是,明确底线,不要让朋友圈成为减分项。
首先,我们起码得做到智商在线吧,不信谣、不传谣。
这不单单指“绿豆能防癌”这类消息,更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快地转发热点新闻。因为上午发的新闻,下午可能就会有反转。转发过快,很可能出现上午还对某个事件痛心疾首,下午就得澄清,是误传了谣言。一来二回,大家对这条朋友圈比对新闻印象还深刻。
其次,我们还得情商在线,尤其不要在朋友圈传递负面情绪。
举个例子,有人业务能力很突出,但领导总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因为他经常在朋友圈大放厥词,说什么今天又伺候了什么样的甲方,自己真的跪不下去之类的。或许他分组了,屏蔽了领导和客户。但前面那位高管的例子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消息发出去,根本不知道它会怎么传播。
还有,不能放松道德意识,不要在朋友圈挑战主流价值观。
曾经有这样一个自媒体账号,在汪国真老先生去世的时候,这个号第一个发出悼念消息,文章瞬间达到十万加。可是在两个小时以后,这个账号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小龙虾和蛋糕,配文“感谢汪国真老先生,小号第一次迎来十万加。”这句话一发,刚涨的粉全掉光了。
总结一下,智商在线、情商在线、道德意识,要守住这三条底线。
下一步,怎么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呢?林特特老师告诉我的第二条心法,就是把自己当成媒体,向朋友圈精准投放个人简报,最好能做到每天出版。
这份简报,就是你社交形象的说明书。你想让别人以什么形象定义你,你这份简报的所有信息都要指向这个形象。而且要注意,发朋友圈的条数要控制在一天四条左右,过多会造成对朋友圈好友的骚扰,过少不足以展示你的个性。
以林特特老师为例,她的社交形象是知性、亲和。她是这么安排这四条配额的:一条工作,展示职业女性的上进努力,让与自己合作的人产生信任感;一条孩子,展示生活中的私人身份,赢得亲近感;一条段子,展示幽默的性格,给人带来快乐;一条转发热点,展示眼界,表达对时事及行业前沿的关心。
有人可能会问:社交管理是不是一种虚伪?社交形象是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人设”?说到这儿,我想起和菜头老师的话:要有人设,但不要“立人设”。“立人设”,是创造出一种自己本来没有的人格特征,这是无法持久的。相反,我们要去发现自己的真正特质,然后有意识地去经营、维护这种特质,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数十年如一日。你的影响力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进入四季度,又到了需要密集做工作汇报的时候。有《沟通训练营》的同学找脱不花请教:汇报工作,有没有什么通用技巧,能让领导马上就能抓住重点?脱不花给了这位同学一个公式:
汇报=目标+障碍+尝试的方案+结果。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步,汇报的时候一定要先说目标。这是为了跟领导校准一下,要完成的目标就是这个。领导最担心的就是下属在执行的过程中跑偏,所以你第一句说目标就是为了让他放心——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最高任务。
第二步,说障碍,也就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是让领导知道,风险点在哪里。但是要注意,有的职场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功劳,会对困难进行渲染和夸张,千万不要,这会让领导觉得你在抱怨或者邀功。你就按事实陈述实际困难就可以了。
紧接着,你要跟上说,面对这些困难,自己尝试了哪些解决方案,结果怎么样。请注意,解决方案和结果,这两点是最重要的,你不能把困难说完了,就扔给老板,等他的回答。你一定要展现出自己的建设性,哪怕问题没有最终解决,也得说为它做过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给领导作为参考的抓手。
年终汇报时,用这个公式来组织你的报告材料,领导一看就明白。
最后说一句,“双11”期间,脱不花的《沟通训练营》体验课只要9.9元,用5天时间体验《沟通训练营》课程,报名链接我放在文稿里了。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沟通训练营体验课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