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我国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二是猪肉价格持续走低。我们来看看从这些话题背后,能学到点啥知识。
上周,量子计算领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里程碑事件。我国的科研团队在两种量子计算路线上同时取得了重要进展,分别是“超导量子”和“光量子”。其中,超导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构建了原型机“祖冲之二号”,求解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千万倍;光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构建了原型机“九章二号”,求解特定问题的速度比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这两项成果意味着,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两种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优势。所谓“量子计算优越性”,就是量子计算机解决了经典计算机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给你补充一个背景。目前,中、美、日、德等大国正在进行一场算力竞争。除了量子计算,各国还在布局下一代超级计算机,也就是“E级超算”,每秒超过一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预计在一两年之内就能问世。
今天我们不去讨论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通过未来坐标,提醒你关注两个重要的趋势。
第一,随着算力的指数级提升,以前那些在算力层面束缚行业发展的天花板,正在被打开,新的空间暴露出来,这是创业者应该密切关注的。
举个小例子,你是不是感觉现在天气预报比原来准多了?过去,天气预报员只能告诉你“局部地区有雨”,而现在,你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未来两小时精准的降雨云图。再比如,在生物医药研究上,新药研发鉴定的周期从5000天缩短到了100天,这主要是算力提升的结果。
还有,如果没有算力革命,真正的自动驾驶不可能实现。一辆车的摄像头、雷达、导航和其他传感器,每小时产生的数据多达40TB,相当于500部智能手机的存储量,光是处理这些数据就需要巨大的算力。如果再加上车路协同的计算需求,更是对算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今年6月份,特斯拉发布了自己研发的超级计算机,用来对自动驾驶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自动驾驶赛道上,除了拼传感器和算法,还要拼算力。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算力的提升,一定会带来另一个需求,就是对极致传输速度的追求。
比如我们知道,华尔街的高频交易早就用上了超级计算机,一秒钟内可以交易几千上万次,而每笔交易的执行时间是以微秒来计算的,1微秒等于百万分之一秒。当高频交易的算力上去了,马上就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信号延迟。一般的网络延迟是毫秒级的,1毫秒等于千分之一秒,人根本感觉不到,但是,如果是放在以微秒计算的高频交易中,那可就要命了。怎么办?要减少延迟,要么缩短传输距离,要么提高传输速度。
所以,交易商们尽量把公司建在交易所旁边,或者海底光缆的旁边,缩短传输距离。你看加州科技巨头遍地走,但没有几个顶级的量化投资机构。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州在西海岸,离东海岸的交易所太远,交易订单有100毫秒的延迟。而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小镇,是对冲基金的天堂,因为这里靠近海底光缆。
除此之外,交易商也在想方设法不断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2009年夏天,2000名工人日以继夜地施工,铺设了一条从芝加哥到新泽西的光缆通道。这条线路耗资3亿美元,能让两地的信号传输从16毫秒缩短到13毫秒。这条线路的月租高达30万美元,但仍然被200家交易机构疯抢。
2011年之后,交易商们把眼光转向了微波塔,用微波信号网络,可以把上面提到的13毫秒延迟进一步缩短到9毫秒。
2020年,交易商们还用上了一种叫做“中空光纤”的黑科技。这种线路的纤维内部是空的,有几十个比头发还细的空气通道,信号可以不受阻碍地通过,数据传输的时间比传统光纤短三分之一。
你看,交易商不断在算力和信号传输上下功夫,金融交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原来的“拼脑力”变成了“拼装备”。
自动驾驶领域也是,要处理海量数据,除了算力要求,信号传输也要跟上。5G的传输能力是4G的10倍,时延是毫秒级的;未来6G的传输能力可能是5G的100倍,时延可以缩小到微秒级。在5G覆盖不到的区域,自动驾驶信号传输就得借助卫星。不但马斯克发射星链卫星,吉利汽车也在规划发射自己的卫星。不管选择地面通信还是卫星通信,自动驾驶领域的毫秒竞赛也正在开启。
所以说,算力革命正在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趋势。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说,人类已经从电力时代进入了算力时代,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就是新的生产力。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前不久,我妈对我感叹说,菠菜20元一斤,猪肉只要6元,菜价是肉价的3倍多,活了大半辈子还头一次遇到。要不,最近咱家少吃点菜,多吃点肉?我安慰我妈说,放心,蔬菜价格高只是暂时的,这不是因为前段时间遭了洪灾吗,很快,等下一茬蔬菜长出来,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果然,这两天再一问,菠菜价格已经回到6元一斤了,其他蔬菜价格也都明显回落,我家餐桌上总算又有绿叶菜了。
顺便提一句,相比很多发达国家,中国老百姓能吃上便宜得多的蔬菜,离不开国家的菜篮子工程,有机会我们再来聊这个话题。
我妈又问我:这蔬菜价格是降下来了,那猪肉价格会涨上去吗?
这个问题就要复杂一些了。我们知道,中国猪肉价格的波动是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的,业界称为“猪周期”。一个完整的猪周期是4年左右,会依次经历这样的过程:猪肉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多——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下跌——淘汰大量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业界认为,当下这一轮猪周期开始于2018年5月,那是近几年猪肉价格的最低点。之后,就开始进入一个“超级猪周期”,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到2019年11月上涨到40元一斤的最高点。后来有小幅回调,但猪肉价格始保持在高位。拐点出现在今年1月份,从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已经连续8个月下跌。如果按照4年一轮的猪周期来算,那么到2022年5月左右猪肉价格才会触底反弹,咱们还能吃上半年的便宜猪肉。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糙的类比。实际情况很复杂,特别是这一轮猪周期,遇到疫情叠加猪瘟,价格走势和以往明显不同,会不会打破4年一轮的周期,也不好说。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维度拉长一点,从长期看,30年、50年,猪肉价格会是什么走势?远川研究所周雪玲的一个分析视角,很有意思。她对比了美国的情况,根据美国农业部1909~2019年的数据,从20世纪初到1970年代,美国的鸡肉、猪肉、牛肉这三种肉类的供应量是差不多的。
但从19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出现分化:鸡肉的供应量一路猛涨,猪肉的供应量基本不变,而牛肉的供应量一直在缓慢下跌。到2019年时,美国的牛肉供应量跌回了一百年前,1909年的水平。相应地,从价格上,1950年代之前,牛肉和猪肉价格差不多,但那之后,牛肉价格大幅上涨,而猪肉、鸡肉价格从长期看一直是下跌的。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牛肉和猪肉、鸡肉的供应量在1970年代出现明显分化,不是偶然的。如果你熟悉金融史的话,马上会想到,1970年代有一件大事,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全球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变成了信用货币制度。资本开始变得空前地充裕,这些新增资本需要寻找新的获利空间,于是大量进入了农产品市场。
那么,牛肉、猪肉、鸡肉,哪种投资风险最小、回报率最高呢?猪和鸡可以进行规模化养殖,占地不大,出栏快,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模式,风险小、收益高;养牛就不同了,养牛需要大面积牧场,而且牛的生长周期很长,产肉率很难有明显提高。总之,与养猪和养鸡相比,养牛从投资回报上来说不划算。
也就是说,随着肉类生产从小农模式走向资本化运作,从长期看,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猪肉和鸡肉会越来越便宜,而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牛肉会越来越贵,甚至是变成一种奢侈品。咋说呢,这可能对爱吃红烧牛肉面的同学来说是个噩耗,但对爱吃回锅肉的同学来说是个好消息。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我们又上线了一门新课《前沿课·新能源汽车2021》,让你用两小时时间深入了解新能源车这个热门领域。但我今天不聊这门课本身,而是想和你聊聊课程背后的方法论。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我们密集推出了一些小体量的前沿课,如《碳交易10讲》《元宇宙6讲》,研发这些课程的主编,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搞懂一个陌生的、新兴的知识领域,并梳理出详细的采访提纲,快速组稿。我非常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课程主编陆音老师是这么回答我的:
第一,找争论。了解一个行业的捷径,不是从共识入手,而是从争论入手,看看这个领域内的人都在争论什么。只要你搞清楚争论的焦点,就知道边界在哪里。
第二,找挑战。这个领域,当下面对的主要挑战、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挑战找全了,你对它的了解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三,找玩家。搞清楚这个领域内有什么玩家,比搞清楚有什么知识更重要。同时要注意,屁股决定脑袋,搞清楚不同身份的玩家有什么不同的利益诉求。
第四,找专家。一个领域,只需要请教三个人:一个学者、一个投资者、一个做企业的,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大差不差。
得到主编用这四条心法来完成课程的“敏捷开发”,你也可以用这套方法来快速搞懂一个陌生领域。
最后,运营的同事托我说一句,得到历已经正式上线啦。和往年的得到历最大的不同是,这是第一本咱们得到用户共创的知识日历,特别有纪念意义。比如,1月1号元旦这天,日历上就是一句来自用户“江湖无声”推荐的金句,“凡我赶不上的,我就做好准备,到未来等它。”据说现在购买得到历有大力度优惠,我把链接放文稿中了,可以去逛逛。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得到历》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