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怎么用心理咨询师的方式做管理?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互联网大厂领导黑名单”流传,二是2021年菠萝科学奖揭晓。

就在本周一,互联网大厂的各个群内突然开始疯传一份共享文档,名字叫做“互联网公司一线领导黑名单(别接offer)”。点进去一看,这是一份互联网大厂的入职避坑指南,列出了各个一线大厂的共200来个部门,细分小组和岗位。评价维度有,老板是否PUA、部门是否内卷、业务是否边缘、气氛是否压抑,等等。在“是否推荐入职”那一栏,除了极少数岗位受到推荐,其他大多数岗位是“看个人”或者“快逃”。当然,这可能也是最短命的共享文档,当天下午,这份文档就因为被投诉,打不开了。

好,消息就说完了,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如果你恰好就是大厂管理者,不知道你看到这份文档有啥感受。你看,你每天在对下属进行各种考核,其实,下属也在对你进行各个维度的打分,考核你的表现。想要用强硬作风传递压力、让下属好好干活,这条路走不通了。怎么办?有没有不用高压,也能让团队出成绩的办法?我们可以来借鉴一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式。

你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让来访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发生改变,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既不能施压,更不能强迫,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激励措施,那么,他是怎么让人发生改变的呢?我们专门请教了著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发现这里头大有学问。

首先,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自己的内在动机。心理咨询师的任务,不是给客户提供一个新动机,而是去挖掘出他内心本来就有的动机。怎么挖掘呢?李松蔚老师有一个窍门,就是从客户的抱怨中找。抱怨是负能量,但抱怨也意味着,他对现状有更高的期待。一个人抱怨什么,就等于他想改变什么,这时候,心理咨询师要把帮他把这个动机翻译出来。

比如,一个孩子说自己“成绩不好”,咨询师会说,哦,原来你希望提高自己的成绩;如果孩子说,“同学们好像都不怎么搭理我,我在同学当中没有地位”,心理咨询师会说,哦,你是想改善和同学们的关系。 

同样的,职场上,听到下属的抱怨,你可以帮他把抱怨翻译成动机,帮他明确自己的目标。比如下属说,这个项目不好做,你可以回应:看来,你想换个思路来做这个项目。下属说,这个客户很不好沟通,你可以回应:你想改变一下跟这个人的沟通方式。

这道公式转换,可以把对方从一个全身是负能量的状态,切换成一个对未来有希望的状态。 

接下来的第二步,趁对方燃起了动力,马上跟他制定一个具体而且微小的行动方案。

李松蔚老师说,客户在咨询完以后,往往很亢奋,想要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时,他都会浇一盆冷水:别急,我们先来谈谈下一步怎么做。 

比如,一个爸爸给自己立了flag,以后再也不对孩子发火了。李松蔚对他说,不要对自己期待那么高,你还会发火的。你只要做到,发完火之后跟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就可以了。如果还做不到,那就再把难度降低,不用说“对不起”,给孩子倒杯水表达一下歉意也行。 

在职场里也一样。比如一个平时工作比较被动的人,他表示想改变,争取主动跟同事、领导沟通。这时候,你得赶紧跟他把具体行动细节落实下来,比如说:跟谁沟通?什么时候沟通?用手机沟通还是面对面沟通?甚至,行动方案还可以再小一些,就是把一段跟领导打招呼的文字编辑好,存在手机里,等到了预定的时间,把它复制粘贴发出去。只要这步行动方案完成了,之后的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步,如果在行动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法是,不直接给建议,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客户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有个学生一次考试得了80分,非常懊恼,觉得考砸了。李松蔚就问他说:你觉得,考好的标准是多少?他说:怎么也要到90分才算好吧。李松蔚再问:这个标准是怎么定的?达到90分对你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思考,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标准是自己的设定,一次考试失误,并不是什么无可挽回的后果。 

同样的,在职场上,一个员工什么事情都自己扛,从来不求助。如果你直接建议:做不到的事可以找别人帮忙。他多半会说:那不行,重要的事还得自己做。如果你问:我注意到你遇到困难,从来都是选择一个人承担,这样的选择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他也许就会想一想:是啊,我到底在图什么呢? 

还有,员工压力太大,工作有情绪,你可以问:这么难的事能扛到现在,你是怎么做到的?他可能就会跟你敞开心扉,聊聊他的感受。 

你看,提问的技巧,就是把握住一种姿态:我不打算教你什么,而是想向你学习,学习你应对问题的经验和智慧。

李松蔚老师把这种管理方式叫做“站在你身后半步”。也就是说,管理者不站在前面负责领路,只是站在员工身后不远处,为他提供支撑。

听完李松蔚老师的工作心法,我有个感受。都说“隔行如隔山”,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隔行不隔理”,很多工作心法和原理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上个周末,2021年菠萝科学奖公布了获奖名单。这个菠萝科学奖,就是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从2012年设立,到今年已经颁到了第10届。

“菠萝科学奖”到底有多搞笑呢?举几个前几届的例子:有一届心理学奖是“数钱可以减轻疼痛”;有一届化学奖是“瓦罐鸡汤主要滋味物质研究”;有一届物理学奖是“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死”;有一届生物学奖是“恐龙也得颈椎病”……

不过,得强调一下,和“搞笑诺贝尔奖”一样,虽然菠萝奖的获奖项目稀奇古怪、听起来非常不正经,但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发表在正儿八经的学术期刊上的,研究人员也都是专业科学家。搞笑的背后,是硬核科学知识。

好,消息说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21年菠萝奖背后的硬核知识。

今年的菠萝化学奖,颁给了美国普渡大学的华裔化学家阮修林教授。他的团队花了七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白的白色涂料——对,你眼前的白不是白,让科学家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白。一束可见光打在物体上,如果所有光都被吸收了,物体就是黑色;如果所有光都被反射了,那物体就是白色。一张普通A4纸,只能反射55%~75%的光,看着已经很白了;但是,阮修林团队研发的这种白涂料,可以反射98.1%的光,那真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为啥科学家要研发这么白的涂料呢?可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节能。你知道,所有物体都在时时刻刻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界散发热能,不过同时,它们又可以通过吸收光能而获得热量。如果把一个物体的表面涂上这种白涂料,那么,它就几乎不会吸收光能,但可以正常进行红外辐射散热。也就是说,这个物体吸收的热量会明显小于它散发的热量,等于它在自动降温,并且保持比周围环境更低的温度!科学家把这称为“被动制冷技术”。

根据研究团队的估算,如果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屋顶上,全部涂上这种白涂料,可以产生10千瓦左右的降温效果,比大部分的中央空调还要给力。如果给整栋大楼的外部都涂上这种涂料,在夏季可以大幅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大大节约能源。

好,说完了化学奖,再来说说今年的医学奖,它颁给了开曼群岛蚊子研究与防控组织的一位研究人员。他发现了一种防治蚊子的新方法,不是香薰也不是喷药,而是给蚊子听音乐。

你知道,夏夜睡觉时,最烦的就是蚊子的嗡嗡声。不过科学家怀疑,这个嗡嗡声不只是蚊子翅膀振动形成的噪声,它也可以作为蚊子相互交流的语言。怎么证明这一点呢?就是给蚊子放一首歌,声音不要太大,用蚊子平时嗡嗡时的20分贝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只要放上这首歌,雌蚊子就有些晕头转向,叮咬的动作也不准确了,和雄蚊子交配的意愿也下降了。

是什么曲子这么神奇呢?这首歌叫《恐怖怪物与美丽精灵》(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是一首获得过格莱美大奖的金曲。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因为它里面同时有频率非常高和频率非常低的声音。我专门去找来听了一下,别说蚊子了,我听着都晕乎乎的。

除了化学奖和医学奖,今年的菠萝生物学奖颁给了“鸟类的方言研究”,物理学奖颁给了“为什么啤酒杯垫扔不了直线”,心理学奖颁给了“刷手机行为也会传染”。

你知道,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向好奇心致敬”,你既然都听到这儿了,肯定也是个好奇心爆棚的人,我们向你致敬!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你知道,今年的跨年演讲在成都举办,看完演讲,之后的两天假期还能怎么玩儿?成都高研院的同学们自告奋勇,要为大家设计一条“时间的朋友”活动路线。上周,高研院社团“麻辣即兴社”就为此专门开了一场活动策划会。在场的同事告诉我,整个策划会的流程对她非常有启发。这个策划会是怎么开的呢?

第一,每个人都要发言。如果有人不发言,主讲人会邀请他:“我的观点表达完毕,现在邀请某某来谈谈他的理解。”

第二,会议记录不是一个人写,而是所有人写,每个人都要记下其他参与人员的观点。而且要按会议上的实际发言顺序来写,方便复盘。

第三,信息对齐。主讲人先抛出观点,每个参会者依次概括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保证大家在信息上对齐。如果有人概括不出来,主讲人就再说一遍观点,让他再概括一遍,直到双方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没有歧义。

第四,形成共识。很多时候,信息对齐就已经消除了分歧。对剩下的仍然有分歧的观点,挑出来重点讨论。最重要的是,当大家讨论完、形成共识之后,每个人都要用一两句话做总结,确保大家对共识的理解没有偏差。

这样开会非常高效,麻辣即兴社的同学在1小时之内就对齐了目标、形成了方案。

我的同事回去后,也按照同样的方法开了一场会,果然,用了两个小时就把近一个月的工作做了对齐,同时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据说这套方法在10人以内的会议中有奇效,你可以试试。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