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融资时,别踩这三个坑

很多创新企业,明明技术过硬,团队战斗力强,市场也很大,但就是拿不到投资。就算在经济繁荣的时期,能拿到投资的公司也不超过2%,大部分有潜力的小公司都死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复旦大学专门研究创业管理的宁钟教授,跟很多投资机构都有合作。他发现,创新企业融资时,容易掉进三个误区。下面咱们就详细来说说。

第一个是收入增长误区。很多创业者说的收入增长,靠的是地区性的扩张。但是投资人要的,是“有壁垒的增长”,是持续不断的升级。比如你有渠道壁垒、技术壁垒,别人复制起来很难,就会受到投资人的欢迎。

举个例子:1998年前后,美国出现了无数家手游企业,但真正拿到投资的,只有两家。这两家公司叫啥就不跟大家说了,说了大家也记不住,我们就管它们叫A公司和B公司吧。其中,A公司拿到3000万美元投资,差不多是整个行业的一半;B公司只拿到了800万美元。为啥两家公司拿到的钱差距这么大呢?就因为它们的壁垒不一样。

首先,两家公司都要向国外发展。A公司要去加拿大,B公司要去欧洲。而游戏跟文化因素高度相关啊。加拿大跟美国文化相似,扩张就容易。欧洲各个国家的玩法不一样,游戏不能直接投放,必须不断地收购欧洲本土企业,或者合作开发新游戏。你看,两家公司面临的扩张难度完全不同。

另外,在美国和加拿大,运营商的分成比例比较低。在欧洲,运营商的分成比例要高得多,而且忠诚度也更低。这么一比较,A公司在北美扩张,成本更低,容易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壁垒比较高。B公司在欧洲扩张,成本要高得多,壁垒就低。该给谁更多钱,投资人很容易判断吧?肯定是A公司。

接下来说到第二个误区,融资额度误区。在对项目做估值之前,创业者得先搞清楚:你到底需要多少钱,要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有些创业者觉得我报少一点,更容易获得投资,这种想法不对。因为很多风险投资人管一个2百万的项目和管一个5千万的项目,花的精力是一样的,那他当然更愿意去搞大项目。在跟投资人接触之前,创业者应该去了解人家的投资门槛是多少。

另外,算出自己具体需要多少钱以后,还得多要一点。因为市场竞争很残酷,要是增长达不到预期,你就会遇到现金流的问题。要是你拿了投资人很多钱,遇到资金问题再去找他,他就会觉得你的项目有问题。可能不光要不到钱,投资人还会考虑要不要撤资,或者提高自己的股权比例。所以,创业者得适当地多要点。如果你的项目不容易被复制,在估值的基础上增加20%到30%就足够了;如果项目容易被复制,那就增加50%。

第三个误区是作价的误区,也就是你愿意出让多少股份。一定要记住,不能太贪婪,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变化很快。举个例子:有一批海归在北京成立了一个药品企业,专门在欧美买药品专利,再来中国重新申请专利。当时,有个外资的风投,愿意出400万占三成的股份。那时资本市场很火,药品企业没有同意。三年后,资本市场走下坡路了,药品企业没钱了,撑不下去了。这时上海的一家创投公司,花了300万就占了三成的股份。这家药品企业不仅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间,估值还缩了水。

创立一家公司,肯定得跟资本市场打交道。避开这三个误区,好的项目和好的团队,才有可能顺利实现融资目标,才能保障公司按计划成长。

本文源自:公众号“秦朔朋友圈”(一上来就把你贬得一文不值的投资人,多半是“看上你了”)
音频稿:安迪
讲述:杰克糖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