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通用电气给管理者什么启示?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美国通用电气宣布拆分,二是华为发布第二代VR眼镜。

先来看第一条。11月9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宣布了重大重组计划,要在几年之内将公司一分为三:GE医疗业务和GE能源业务将先后拆分出去,独立上市;原来的GE公司只保留航空业务,成为一家专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公司。消息一出,业内人士无比唏嘘。有媒体评论说,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业务最复杂的工业帝国,解体了。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知道,通用电气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工业帝国。它的缔造者,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大名鼎鼎的金融家J.P.摩根,然后由商业史上的教父级CEO杰克·韦尔奇带上顶峰。在韦尔奇卸任前一年,也就是2000年,通用电气如日中天,总市值将近6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

然而,从那之后,情况急转直下,通用电气进入了漫长的衰退期,股价在之后的十多年中多次跳水。2018年,通用电气作为道琼斯工业指数的首批12只创始成分股之一,在入选100多年后被踢出了道指,这算是通用电气最耻辱的时刻之一。到去年5月,美联储大放水之前,通用电气总市值缩水到只有500亿美元,不到巅峰时期的1/10。

听到这儿,你肯定会问:通用电气到底发生了什么?更加蹊跷的是,通用电气并不是像诺基亚、柯达那样,被一种划时代的领先技术甩下,目前,通用电气在航空发动机、涡轮机、核磁共振设备等领域仍然是世界领先的;同时,通用电气也不像安然等公司那样,有恶劣的财务造假行为。从外界看,通用电气就好像是一个巨人,由于某种不明原因在加速衰老。

这个原因到底是啥?

有人认为,是韦尔奇看错了人。他精挑细选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夸夸其谈、目光短浅、徒有其表。伊梅尔特当CEO的16年,也就是通用电气跌落神坛的16年。

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祸根是韦尔奇时代埋下的。韦尔奇竭力推崇的一些政策,如股东利益优先和数一数二政策,让通用电气走入歧路,继任者伊梅尔特回天乏力。

还有人认为,两人该各打五十大板。是韦尔奇开启了GE的并购扩张之路,而伊梅尔特比韦尔奇还要大手笔。伊梅尔特在任的16年,通用电气平均每年有46起并购案,年交易额为350亿美元。批评者认为,这种无关多元化是通用电气深陷泥潭的重要原因。

你发现没有,前面提到的这些分析,主要是从公司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和推行的个别政策入手。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从通用电气的整体商业模式入手来分析,看看能有什么启发。

通用电气最独特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不是多元化,而是金融与实业的双轮驱动。在韦尔奇时代,通用电气的形态有点像日本的大财团,就是在一家大银行庇护之下的一群关联企业。这家大银行就是GE金融,它的业务涵盖保险、信用卡、商业地产、飞机租赁等等,很长时期GE金融都是美国的第七大银行。

这种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让通用电气获得很多优势。

一方面,工业家底让GE金融享有丰厚利润。

因为通用电气在工业领域的雄厚实力,让它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享有3A信用评级,能够以非常低的利息成本发行企业债券。也就是说,GE金融的融资成本比一般金融机构要低不少。它利用这些廉价资金来开展金融业务,赚取高额利润。鼎盛时期,通用电气超过一半的利润都是GE金融贡献的。通用电气把利润投入工业研发,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业务循环。

另一方面,GE金融为工业部门烫平周期。

工业部门是有景气周期的,工业周期的波动会影响公司年报利润。但投资者不喜欢波动,投资者喜欢每年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收益。在很长时间里,在所有的工业集团当中,只有通用电气能做到长期稳定的每股收益。GE金融可以在季度末的最后一天卖掉一个停车场,下个季度初再买回来。这样就可以合法地烫平收益波动,让通用电气的财报始终好看。GE金融的高利润还可以支撑每年给股东派高额股息,让GE股票深受资本市场欢迎。

你看,这种双轮驱动,或者说“产融协同”的商业模型,在韦尔奇时期发挥出了极大威力。但为什么韦尔奇一走就出问题了呢?最根本的原因可能不是CEO变了,而是时代变了伊梅尔特走马上任第4天,就发生了9·11,GE金融中的保险业务损失惨重。这是投资者第一次意识到,看上去堪称完美的GE双轮模式具有潜在风险,GE股票大跌。

伊梅尔特好不容易让GE股票重回上升轨道,结果几年之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GE金融资金枯竭,连带整个通用电气都差点破产,靠美国政府救助才勉强活下来。GE信用评级被调低,融资成本抬高,高成本的资金让GE金融无法实现盈利,在金融危机之后五年中持续亏损。同时,没有了GE金融提供的充足流动性,工业部门的经营问题也暴露出来。

比如,GE曾经最核心的电力业务,长期向GE金融出售应收账款来获得现金流,但这些账款能不能收回来很难说。通过这种方式,电力部门效率低下、增长停滞的问题被长期掩盖了起来。而现在,当流动性的潮水退去,才发现到处都是要补的窟窿。

曾经的“双轮驱动”变成了相互拉扯,这条路走不通了。伊梅尔特决定卖出GE金融的大部分业务,并用这笔钱来购买优质资产,替代GE金融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想法是好的,卖出金融业务也确实提振了GE的股价。但伊梅尔特主持的一系列收购却很失败,比如花100多亿美元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再花100多亿美元买下油气资产,这些都在事后被认为是败笔,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金,还让GE的战略进一步失焦,迷失在复杂的资产配置当中。

这次通用电气宣布把公司一分为三,可以说是对之前战略的一次推倒重来,丢下全部辎重,让最后的三支精锐力量各奔前程。

通过梳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GE金融对于整个通用电气来说,用中国老话说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西方名言说就是,“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华为第二代VR眼镜上市了,让玩家们很兴奋。据说,这款眼镜有毫米级精准定位的高速光学追踪,不仅能识别玩家前后左右的移动,还能识别跳起和蹲下;不仅能把拉弓这种大幅度动作准确还原,就连手指在按钮上的抖动都能复现。

外界猜测,华为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新一代VR眼镜,跟时下大热的元宇宙有关。前几年VR/AR技术因为缺乏应用场景,发展势头逐渐弱下去了。VR是指虚拟现实,AR是指增强现实。今年元宇宙兴起,VR/AR设备大爆发。有机构估算,2021年全球VR/AR设备的出货量是2020年的两倍,达到了950万台。未来几年,这个赛道还将持续高增长。

好,消息就说完了,我们看看能从中学到点啥知识。

我想说,VR/AR技术可不只是在元宇宙、游戏、电影这些数字领域有用,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也大有作为。我来给你举两个。

今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VR设备,用于治疗儿童弱视。你知道,儿童弱视通常发生于一只眼睛,以往的治疗方式,是用眼罩把视力比较好的那只眼睛遮住,迫使弱视的眼睛得到锻炼。但孩子往往觉得戴眼罩很别扭,不愿意配合。而现在,孩子只要通过一种特制的VR眼镜来看电影。眼镜会分别向两只眼睛显示不同的图像,好的那只眼镜看见的图像对比度低,迫使大脑依赖较弱的眼睛。而且图像带有叠加层,必须同时使用双眼才能看到正确的图像。据说这种眼镜治疗弱视的效果特别好。

再说一个军事领域的应用。

科幻大片里经常出现一种画面,主角戴上特制的眼镜后,眼前瞬间出现了各种电子信息,特别酷炫。如今,这种场面正在变成现实。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美国陆军正在跟微软合作开发一个AR系统,用来把战术情报实时显示在士兵头盔的透明护目镜上。

比如,在陌生的地形上形成地图,用文字和图形引导士兵穿越陌生地形;标记敌军的疑似位置;采用面部识别技术,对视野内出现的相关人员标注背景信息,等等。未来十年,美国陆军将会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超过219亿美元。

其实,这样的AR技术完全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走路时实时标注道路信息、吃饭时实时显示卡路里,等等。当然,用于日常生活的AR眼镜不能像现在这样笨拙,可以做成隐形眼镜的样子,通过一粒沙子大小的显示器把图像投射到佩戴者的视网膜。据说美国有一家创业公司正在做这个产品,预计将在几年内推出。

你看,VR/AR技术绝不只是应用于元宇宙。判断一项技术有没有前途,关键要看它嵌入社会的深度。应用场景越广阔,承担的社会功能越重要,这项技术就越有前途。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

得到电子书最近上新了一件“大货”,《财经》杂志。这份杂志的主编,就是《财经大课》的主理人何刚老师。

财经这个词,我们天天听,但它是个挺抽象的概念。在何刚老师看来,财经其实很简单,说穿了,就是“钱”。《财经》杂志1998年创刊时,当时只有一个英文名,就叫“Money”,就是“钱”。你看现在《财经》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大影响力了,当年其实就叫《钱》刊。

咱们普通人为什么要理解财经世界呢?道理也很简单,财经世界的“大钱”在真实地影响着我们普通人钱袋子里的“小钱”。何刚老师的课程《财经大课》是在帮你找到“大钱”影响“小钱”的逻辑,何刚老师主编的《财经》则是在帮你守住财经世界发生的变化,每一期都跟上,你对商业世界的理解就能领先其他人。

2021年度的《财经》杂志,到目前为止已推出24期,再加一本年刊《财经2022:预测与战略》,得到电子书都已经上架,搜索“财经”两个字,你就能找到。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