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什么是职业发展的“投资坐标”?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滴滴发布赴美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二是二手平台闲鱼发布2021年“十大无用商品”。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几天,滴滴发布了在纽交所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财报显示,滴滴第二季度亏损244亿,第三季度亏损306亿,两个季度的亏损加起来有500多亿。相比之下,2020年滴滴全年亏损才100亿出头。

听着很吓人,是这半年中,滴滴的业务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吗?其实并没有。你去看营业收入,滴滴第三季度的总收入为427亿元,比第二季度下降11%,比一季度还略有增长,并没有出现雪崩式暴跌。再来看滴滴最主要的一块业务,也就是在中国的出行业务,二季度赚了17亿,三季度略有亏损,两个季度加起来是盈利的。

那么,巨额亏损是怎么来的?主要是滴滴做了两个动作。在三季度时,滴滴对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计提了208亿的减值,确认了投资亏损。还有,在二季度时,滴滴发放了大量的股权激励,导致管理费用飙升,账面上出现亏损。

我再给你补充一个背景:去年12月份,滴滴宣布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流程,以及着手准备在香港重新上市的工作。同时,滴滴把分给员工的期权兑换时间延期了,原本定的是上市半年之后就可以兑换期权,现在因为涉及退市和重新上市,期权的行权时间延期,具体时间由公司另外再定。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我看到有互联网行业的HR评论说,滴滴的期权延期,再加上之前蚂蚁集团的事件,可能会让期权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我们知道,创业公司用来吸引人才的一把利器,就是期权激励。前面苦一点,等公司一上市,早期加入的骨干员工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这个吸引力是很大的。如果给的期权有诚意,即使是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也可以去大厂挖人。相反,如果不给期权,公司平台再大,很多人才也会犹豫。

比如张一鸣就说,他在面试人的时候,常常有候选人坦率地告诉他,字节跳动已经发展到这么大,错过了最好的加入时机,公司不可能给到多少期权,所以不考虑了。张一鸣很郁闷,如果公司一大,好的人才就不愿意加入,那公司就不可能有持续竞争力了。

后来,张一鸣反思说,其实候选人真正在意的不是期权,而是能不能在这个平台上获得超额回报,有没有机会让他上一个台阶。即使没有期权,但如果可以获得超额回报,比如表现非常突出的人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对人才同样有吸引力。

当然,张一鸣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考虑,假设你现在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早期创业公司,团队氛围好、有期权,但工资不高,公司前途生死未卜;一个是成熟大平台,有很多资源,工资体面,但组织比较官僚化,没有期权。你会怎么选?

之前我读到硅谷职场教练尼基尔·辛加尔(Nikhyl Singhal)的一篇文章,很有启发。辛加尔说,人们在跳槽的时候,通常会考虑的因素包括收入、发展空间、共事团队、职场文化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你应该首先考虑的因素。你应该增加一个宏观视角,首先考虑这家公司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不是跟你的能力特点相匹配。

具体来说,辛加尔把科技公司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探索前期,这时候产品还没有正式推向市场,处于从0到1的探索期。第二个阶段是产品和市场的适配期,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个核心产品和最早一批用户,但还在不断地试错迭代。第三个阶段是飞速发展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户快速增长,公司开始开拓新的业务线,团队也急剧扩张。第四个阶段是规模化期,也就是已经成为平台巨头,或者通常说的“大厂”。

如果你拥有天马行空的创意,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拥抱变化和冲突,那你可以优先考虑处于第一阶段(探索前期)的公司,风险最大,收益也最高。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深耕了5到10年,是资深的专业人士,那你可以优先考虑处于第二阶段(适配期)的公司,你能够凭借专业技能独当一面,帮助公司快速上道。

如果你执行力特别强,善于做从1到N的工作,具有把业务规模化的能力,那你可以优先考虑第三阶段(飞速发展期)的公司,成为公司攻城略地的主力干将。

如果你做事情有清晰的边界,喜欢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清晰的晋升路径,职业素养过硬,同时希望有经验丰富的上级可以带你,那么,大厂更适合你。

你发现没有,辛加尔的思考视角,可以说是职业发展的“投资坐标系”。那些能够在某个阶段获得超额回报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而一定是匹配度最高的人。成功的跳槽,就是通过调整你的“职场投资组合”,来增加回报率的过程。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发布了一份“扫雷年终报告”,选出了2021年“十大无用商品”,卖家对这些商品的转卖理由都是“用不上”“积灰了”。我给你念一下这“十大无用商品”:空气炸锅、跑步机、电子书、卷发棒、早餐机、拍立得、破壁机、筋膜枪、美容仪、健身环。其中,“空气炸锅”位列榜首。有卖家说,自己是被网上流传的那些“空气炸锅炸一切”的菜谱吸引,冲动下单的。到手之后才发现,自己缺的不是做菜工具,而是做菜的那双手。再加上清洗麻烦,空气炸锅没用几次就被闲置了,可以说是“买前雄心壮志,买后认清自己”。

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我建议,你可以找个周末,把自己家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小家电和电子产品也盘一盘,列出一份你自己的“十大无用商品”。而且我估计,你的榜单,跟闲鱼这份榜单会有比较高的重合度,其中最多的“无用商品”就是厨房小家电。想想看,你家的榨汁机、面包机,有多久没用过了?

我们知道,2020年是厨房小家电爆发的一年。因为疫情防控,要少聚会、少外出就餐,没办法,那就在自己厨房里捣鼓呗,所以,各种奇奇怪怪的厨房小家电卖得特别好。比如,厨房小家电代表企业小熊电器,2020年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同比增长60%,业绩非常好。不过,进入2021年,小熊电器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6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了5%;净利润下滑得更多,同比缩水了四成。

但是,你要说厨房小家电日子不好过吧,豆浆机龙头企业九阳却过得很好,它在港股上市的部分JS环球生活,上半年营收同比上涨了50%,净利润更是翻了一倍。同样是小家电,怎么有那么大的差异?

远川研究所的分析师胡晓琪有个观察,很有意思。她说,我们看所有的小家电,好像技术含量都不高,但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小家电从技术阵营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叫做电热类,包括电饭煲、电热水壶、酸奶机等等,这类小家电的工作原理就是电阻丝发热,顶多再加个温控技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另一派叫做电动类,包括破壁机、吹风机、吸尘器等等,这类小家电的核心技术是电机,电机的技术壁垒要比电阻丝高得多。

你可能会说,同样是小家电,怎么还搞起了技术鄙视链?刚才我们说到,2020年小家电大爆发。淘宝系小家电品牌,在两年间增加了2000多个,2021年上半年厨电品牌数量达到6000多个,很吓人。在这么惨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有没有技术壁垒就很重要了。

电热类小家电,由于没什么技术壁垒,只能拼价格,再加上2021年上半年,塑料、五金等原材料价格涨得很猛,利润就被吃得差不多了。相比来说,电机类小家电的日子则好过得多,不用打价格战。比如高端吹风机品牌戴森,有1000多项专利,有很宽的技术护城河。再比如前面说的九阳,成功从厨房杀进了客厅,做起了吸尘器和扫地机,获得了丰厚利润。

最后,胡晓琪还做了一个预测:厨房小家电走下坡路了,但清洁小家电一定会崛起。为啥?厨房小家电也许能帮你营造精致生活,但你用一次就得洗一次,洗碗是大多数人都痛恨的事情;而清洁小家电虽然不精致,但它可以让你躺着不动,就帮你把活儿干了,谁不爱呢?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你知道吗,其实,每年跨年演讲直播结束,并不算真正的结束,对很多得到的老用户来说,接下来还有一件特别值得期待的事,就是看总编室李倩老师撰写的跨年幕后花絮。甚至有用户说,罗胖的跨年演讲可以不看,但李倩老师的幕后花絮不能不看。你不信,我把今年李倩老师写的花絮,给你念几段。

——闭关第一天,在都江堰最出名的农家菜吃开工饭。菜刚上齐,特别有生意头脑的老板就站在大厅里,介绍了餐厅名字的由来。从秦代的保甲制度,一直讲到近代四川的历史,从农家菜的经营理念,讲到民间文化收藏。一席侃侃而谈,赢得了满堂喝彩。罗胖竖起大拇哥赞叹“讲得好!”接着问了一个他特别关心的问题:你这段讲话有稿子吗?因为这个问题认出了罗胖的其他客人哄堂大笑。

下一段,也是一个跟吃有关的故事——为了控制体重,那段时间罗胖不吃晚饭。有一天脱不花开会误了饭点,躲在会议室角落泡了杯魔芋酸辣粉,罗胖抬头问:“好吃吗?怎么闻起来这么香?”脱不花洞悉了他的灵魂挣扎,劝了一句:“你要不也来一个?热量很低,健身教练推荐的。”罗胖直摇头,不吃不吃。脱不花放下碗大手一挥豪气地说:“吃吧吃吧,长的肉算我的。”

最后,还有一段温情的父女对话——闭关小组离开郊区进城(进行最后的现场排练)。罗胖在车上接到了女儿们的电话,父女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爸爸在做什么?——爸爸要打一场硬仗了。

什么是硬仗?——爸爸正在准备一场演讲,就像你们在幼儿园毕业演讲一样,我希望能像你们一样不紧张,讲得好。

谁打赢了?——肯定是爸爸啊!爸爸一定加油!

读着李倩老师的文字,那一幕幕就好像浮现在我眼前,看得笑中带泪,回味许久。李倩老师写的花絮全文链接,我放在文稿区了,跨年幕后还有什么八卦,你自己去看。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时间的朋友”2022跨年演讲幕后花絮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