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丰田汽车宣布转向纯电动车赛道,二是中科大创业团队“本源量子”成为第一只量子计算独角兽。
先来看第一条。上个月,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战略转型:丰田将All in纯电动车赛道,在2023~2030年的8年中,计划共投入350亿美元研发费用,算下来每年投入44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我查了一下,特斯拉2020年的研发费用是15亿美元。也就是说,丰田打算以特斯拉3倍的研发投入来攻下纯电动车市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丰田章男还宣布,要把丰田系的“镇店之宝”雷克萨斯拿出来,变成一款纯电车。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消息一出,有媒体评论说,丰田章男终于“叛变”了。
为啥这么说呢?你知道,丰田是日本车企的带头大哥,丰田的技术路线带领着整个日本汽车行业的方向。对于电动车,丰田布局很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一上市就横扫欧美,成为新能源车的代表。当时业内流传一句话:混合动力有两种,一种是丰田,一种是其他。
按说,以丰田的实力,要从混合动力转向纯电动并不难。但是,丰田一直不看好纯电动,它判断新能源车的技术演进方向,是从油电混合动力到氢燃料。丰田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上重兵布局,申请了大量专利作为技术壁垒,唯独无视纯电动车。丰田本来投资了特斯拉,但认为特斯拉的股价虚高,在2017年之前抛售了特斯拉的全部股份。
还有去年11月份,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发表了关于“零排放”汽车的“格拉斯哥宣言”,承诺在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内燃机汽车。但是,丰田带头反对这个宣言,日系车企没有一家签署。丰田章男说,碳中和的敌人是碳排放,而不是内燃机。丰田正在联合其他日本车企,共同开发可以供内燃机使用的环保燃料,包括氢气。
你看,丰田当时还是坚定的“反纯电派”。没想到一转眼,到12月份,丰田章男突然宣布All in纯电动车,并且一口气发布了十多款纯电动车型,这个动作把业内人士给整蒙了,这才有了前面的“叛变”一说。
也有人分析说,丰田的突然转向,是出于市场压力和环保合规的压力不得不做的妥协。是真的准备All in,还是放个烟幕弹试探一下,还不好说。至少,从它这次发布的十多款纯电动车来看,大多还处于概念阶段,而且是用燃油车改造来的,并不是基于纯电技术重新设计的新车型。
说到这儿,连我们这些围观群众都深深感受到了丰田的纠结。再不跟上纯电动这趟车,恐怕就来不及了;但要是All in吧,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家大业大,全都不要了,另起炉灶跟一帮小年轻去竞争,实在不甘心。
这让我想起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的一个观点,他说,每个企业都会遇到一个根本性的悖论,就是很难把握“利用”与“探索”之间的平衡。所谓“利用”,就是不断去强化已有的旧能力,扩大竞争优势;所谓“探索”,就是投入资源去开拓新的领域,发展出原来没有的新能力。这两件事情对企业的生存都很重要,必须同时推进。
如果只顾探索新能力而没有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和能力,想着等将来憋一个大招,那你可能当下就输了,都活不到明天,对未来有再好的想法也没用。这是新企业容易犯的错误。反过来,如果只顾利用旧能力而不去探索新能力,那么,可能眼下你很牛,但是牺牲了未来,这是一条通往淘汰的路。这是丰田这样的行业巨头容易犯的错误。
这样的案例商业史上太多了,我们都很熟,比如柯达错过数码相机,索尼错过MP3,微软错过移动互联网,诺基亚错过智能手机。在这些例子当中,企业不是没有看到新技术、新趋势,恰恰相反,它们早就看到了,甚至自己就是新技术的发明者,但没有坚定地All in,投入足够资源去持续开发。
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企业管理者不够理性、不懂得学习吗?马奇说,不,恰恰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过于理性、这些企业组织的学习过于高效。
怎么理解这句话?
你知道,所谓的“学习型组织”,不是说天天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而是特指一个企业从行动经验中学习:我采取一个行动,如果这个行动获得了正反馈,我就坚持;如果获得了负反馈,我就放弃,所谓“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但是你发现没有,当你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去进行改进,比如丰田去改进自己的燃油车,它大概率会获得正反馈,于是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而当你去尝试一个全新的东西,新东西在早期一定是不成熟的,性能很差、一堆bug,你去尝试时一定会获得很多的负反馈,于是你就放弃了。久而久之,企业就被锁死在原来的能力赛道上,发展不出新能力。
你看,这个选择过程是完全理性的,符合经验学习的路径。最后让企业死亡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最合理的决定。这就是经验学习的内在缺陷,它本质上是排斥新事物的。就像诺基亚手机被微软收购时,它的CEO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抗经验学习的这个内在缺陷呢?
马奇给我们支了一招。他说,我们要低效学习,不要高效学习。一只高效学习的猫,如果从热炉子上方跳过,被烫了一下,那么,它就再也不会从炉子上方跳过了。但是,如果猫能够学习得慢一点,不那么长记性,甚至有点傻,隔一会儿尝试一次,隔一会儿再尝试一次,那它很可能会发现,当炉子慢慢冷下来,它就可以跳过去了。
所以马奇说:“不要过分理性,而要适度愚蠢。理性不等于智慧,适度的理性加上适度的愚蠢,才是智慧。”
今天的第二条,来关注创投圈的消息。
最近,中科大的创业团队“本源量子”获得安徽省国资委旗下基金的新一轮融资。本源量子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量子计算机研发的企业,成立于2017年。截至去年底,本源量子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成为估值70亿的中国第一只“量子计算独角兽”。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源量子的创始人团队是中国量子计算行业的顶尖科学家,中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国平和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这次融资的资金,主要用来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实用化量子计算机。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发现没有,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硬科技”创业潮。之前的多轮互联网创业潮,主要以新商业模式为主,而这一轮的“硬科技创业”,是以新技术为主,像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投圈获得融资最多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生物/医疗、IT。其中,中科院系企业获投项目就有二十多个,融资金额上亿的项目超过一半。这些项目的创始人团队也都是技术大牛,要么海外名校理工科博士毕业,要么已经是国内知名实验室科学家。
改革开放初期有种说法,“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说的是搞科研的人没有市场经济头脑,在那一波的下海创业浪潮下落后了。现在可不一样了,硬科技创业潮下,科学家们当仁不让,走出实验室,站在了产研结合的第一线。
你看,去创业,是科学家可以选择的第一副业。
科学家可以选择的第二副业,就是去做科普网红,向大众传播科学精神的火种。比如,我们在节目里多次提到的中科大副教授袁岚峰,他是23岁就博士毕业的天才科学家,不过,他没有选择投身创业潮,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做科普工作,花很多时间为大众介绍什么是量子力学、量子信息。如今,在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上,袁岚峰都有超过200万的粉丝数,可以算是科学家里的顶流网红。还有我们之前聊到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老爷子、“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顶级科学家,也热切地投身到科普事业里,乐在其中。
科学家可以选择的第三副业,是写小说,而且是可以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的那种。对,你没听错,早在1999年,《自然》杂志就开设了科幻专栏,刊登短篇科幻小说。据说,《自然》上科幻小说质量很高,每年入选“科幻小说年度最佳”的文章能超过10篇。这个成绩,是很多专业科幻杂志都做不到的。
那么,是谁在《自然》上发表小说呢?既有已经成名的大牌科幻作家,也有地地道道的科研工作者、文学“素人”。搞科研累了,写篇科幻小说放松一下。《自然》杂志喜欢的风格是“硬科幻”,最好能展示具体的技术细节,这恰好是专业科研人员最擅长的。有科学家开玩笑地说,也许我的科研成果上不了《自然》杂志,但我的小说可以。
你看,科学家有这么多副业可干,真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过,我猜你会不会有点担心,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还有人愿意专心搞科研吗?分享一段数学家弗里曼·戴森的话:“有些数学家是青蛙,有些是鸟。青蛙住在泥地里,只能看见自己周围的花草,他们钻研细节,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而鸟飞得很高,它能看到广阔的景色,能把不同的领地连在一起。数学既需要青蛙,也需要鸟。”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春节快到了,估计你已经开始采买年货了。这个时候,我猜你很需要一份年货购买指南。在《商业参考》第二季里,蔡钰老师特地请教了零售专家黄碧云,为你带来了一份全国各地的爆款年货指南。
这份指南的特点之一,是很专业。平时你想买点零食,大概率会去电商平台的评论区里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可是好评差评都有,看到最后更纠结。而这份指南,是全国各地资深的超市采购经理专业评测后的结果,跟着他们买,你不会踩坑。
另外,这份指南还会给你惊喜。它介绍的可不是全国各地都有的大路货,而是各个地区最有特色的食品,比如苏州的桂花冬酿酒、山东的拉丝软糖、广东的南乳蛋散等等。很多我之前压根没听过,特别新鲜好玩。
蔡钰老师还专门选出了热量和碳水含量没那么高的8款年货,把口味、原材料和挑选窍门详细给你讲解了一番,不愧是同学们心中的“带货参考”!这一讲在今天的《商业参考》里刚刚上新,赶快去学习,也祝你找到心中所爱,购物愉快。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