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知丨艺术已经脱离人类本能

这条音频说的是: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发展出来的?

对这个问题,专家们的观点始终没有统一。有的支持艺术是本能的说法,有的反对。最近有本新书《审美的脑》,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学教授安简·查特吉。他提出了第三种视角,认为早期艺术是本能,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逐渐和本能脱离了关系。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先说艺术是本能的观点。支持这个观点的专家,理由总结起来有三点。首先,艺术是普遍的。小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听音乐时跟着乱动,这都是天生的。其次,艺术是展示繁衍优势的一种昂贵信号,就像是孔雀的尾巴。我们人类早期的艺术品,很有可能就是男性在竞争性资源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强大的生存能力而制作的。最后,艺术可以提高社会凝聚力,比如说建教堂,宗教题材的画,把有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成员联合在一起,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

反对“艺术是本能”的专家,也有自己的想法。首先,艺术不等于美。一些大师的作品有震撼力,但未必是美的。比如画家蒙克的作品,不能算美,但它们是艺术。其次,艺术是一种昂贵信号,但昂贵信号不一定就是艺术,比如说一块几十万的名表,有些男性用它来吸引女性,但不算是艺术品。最后一点,说艺术可以提高社会凝聚力,但不是所有的艺术都为这个目的服务。反过来说,能产生强大社会联系的行为,也不只艺术这一种。比如说军人们走正步,挥舞旗帜,都是利用仪式化行为提高凝聚力,但不是艺术行为。

说到这儿,就要引出作者的观点了。他认为,早期艺术是本能,是选择压力的产物。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逐渐变成了自由表达,和本能脱离了关系。

作者先从两种鸟说起。一种是孔雀,知识新闻以前也说过,它的美丽是出于生存所迫,繁衍压力让它不得不长出华丽的尾巴。但在生物界也有例外,还有一种鸟叫孟加拉雀,叫声非常动听,但这不是因为繁衍压力大,反而是因为压力小。孟加拉雀是一种家养雀,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愁没有配偶,没什么生存压力。

用这两种鸟来类比的话,作者认为,今天看到的艺术更像是孟加拉雀的鸣叫,是对文化环境的反映。比如早期艺术,可能更多的是在画猎物;到了中世纪,信仰基督教的画家们更专注画圣母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更多地专注于画赞助人的肖像;而如今的画家,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所以说,艺术是多变的,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天生或者是后天这种对立的观点来看艺术,艺术当然可以表现美,但不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艺术当然可以起到提高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但没有这个功能的艺术同样也是艺术。

有人会问,如果说艺术在压力放松的时候发展得好,那革命时期的艺术为什么也很兴盛呢?作者解释说,在专制政权下,艺术创作是会有极大的风险,但是革命时期时局动荡,专制政权对人们的控制会逐渐减弱,这种时候就是革命艺术发展的最好机会。随着环境选择压力的变化,艺术也会出现变化。在压抑的环境中,艺术作品多半会是模式化的、装饰性的。而一旦环境变得宽松,艺术就会呈现出一个多样性的局面。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作者认为,艺术的根基虽然可能是对美的追求,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的工具,但是现在的艺术体验,早就脱离了这些根基。同时,艺术对文化环境的压力很敏感,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艺术是为宗教服务、为权贵服务,但是现在的艺术更多是艺术家们的自由表达。这个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审美的脑》
音频稿:王海
讲述:成亚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