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和你说说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取舍。
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有个餐馆,你已经去过15次,其中9次的体验非常好,有6次的体验不怎么好。你打算明晚出去吃,要不要换个新餐馆?再比如,你已经在一个公司工作几年了,有时候感觉好,有时候感觉不好,要不要换个工作?最近,科学作家万维钢在得到订阅专栏的一篇文章里,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类问题。万维钢说,数学家给我们的第一个洞见,就是必须要考虑时间因素。
比如选餐馆的问题,如果是个北京的餐馆,数学家要问的是你打算在北京住多久,如果还要住很久,那你就应该去探索新的,一旦发现一个好餐馆,以后可以接着去。但如果你后天就要离开北京了,那走之前这个晚上,你需要的是最稳妥的体验,所以就应该去你常去的老餐馆。找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你还很年轻,你就应该积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再过两个月就退休了,你还跳什么槽?所以有鸡汤说,我们要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这都是胡说八道,如果今天是我生命最后一天,那我还上什么班?
我们希望每一天都活在当下,可是从现实的数学角度,你预期停留的时间越长,探索新事物的价值就越高。所以,如果我们把期限设定为人的一生,就意味着年轻人应该多探索,到了后期就要专注于收获。想要过好这一生,你可以参考下面这三个人生智慧。
第一,年轻时要大胆探索。但问题是,强调探索,就意味着没有那么多收获。所以家庭因素就非常重要了。一个年轻人要想不断试错,需要父母提供有力的支持。去读书,不用你挣钱养家;去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用考虑就业市场。工作不喜欢就换。出了错,父母也能包容。这样的人在年轻时代,就可以不断地探索未知,积累各种经验教训。然后,他才能迅速理解这个世界,才能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二,随着年龄增长,要慢慢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专注于收获。一般来说,随着人的年龄越大,社交圈也越窄。老了以后,经常交往的就那么几个人,常做的事情也就那么几件,去的地方也没那么多,好像已经失去探索的动力了。过去人们觉得这是老人的悲哀。可是斯坦福大学有个心理学家认为,这其实是老人的理性选择。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探索,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和哪些人在一起最舒服,哪个餐馆最符合自己的口味。所以人老了以后,就更希望能够专注于自己先前已经建立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陌生人,依然很高兴,但如果你让老人进养老院,同样身边都是陌生人,他就会不开心。
第三,慢慢变老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越来越好。因为探索新事物的好处没有我们的想得那么好。你会不断遭遇失败,也没有那么多的浪漫和惊喜。老人不探索,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完成探索了,不需要再探索了。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都在越来越好。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人生。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数学家告诉你怎样慢慢变老)
音频稿:宝利
讲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