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咱们来聊聊中国人为何爱当“吃瓜群众”。这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最近在接受《新周刊》专访时,对“吃瓜群众”这个社会现象做出的解释。
不管什么时候,成功人士突然破产、美女明星承认整容、抛弃前任、被现任劈腿这样的消息都会吸引众多人的注意力,因此还产生了一个新的网络热词:吃瓜群众,用来专门形容那些爱看热闹的人。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他认为,人类对于有些事情,比如性、八卦,天然比对严肃话题的兴趣大,这和人的原始欲望有关系,因为那样的消息会让人产生兴奋感,产生多种引发愉悦体验的神经化学激素。看热闹,不仅带来心理满足,也带来生理上的满足。
彭凯平说,从心理学上来说,之所以产生“吃瓜群众”,有这么几种原因:
第一,“看热闹”属于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看热闹这件事,和他个人没有利益冲突,这正好可以满足吃瓜群众的诉求,比如填补空虚的内心、消磨时间,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尤其是人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时,做一个吃瓜群众看看热闹,能够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让人恢复心理平衡。
彭教授认为,人们之所以关注别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关注自己。通过别人的样子,能更好地了解和安慰自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镜像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人们会把他人当作镜子,如果别人过得很好,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显得自己过得不好,这就让我们不开心。人们会倾向于忽略这件事情,这就是另一种防御机制——否认;而如果别人过得不好,我们就越发想去关注他,甚至关心他,因为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我们过得很好,至少没有遇上太大的灾难或羞辱,这对自尊心也是一种补偿。
王宝强事件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这种心理,人们会想:“虽然我没那么多钱,也没人认识我,但毕竟我老婆还睡在枕边,我的钱还乖乖地待在卡里。”这样,很多人头一次对自己本来并不如意的人生产生了认同和满足感。
从这一点上说,吃瓜群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心理上的弱势群体,不分社会阶层和经济实力。
第二是道德执照效应,这里的“执照”就是“驾驶执照”的那个“执照”。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做了好事之后,再让他做一点不道德的事情,他就会心安理得。就像一个想减肥的人,在认真锻炼一整天之后,就不会为晚上吃了一个冰激凌而感到无比懊悔,毕竟他已经锻炼了一天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道德执照效应。吃瓜群众在围观之后,也常常能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不过在彭教授看来,这种道德优越感其实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因为当人们相信自己的道德比他人高尚时,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并且会自动认为这么做合情合理、天经地义。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残杀就是道德优越感的体现。犹太人被迫害,正是因为德国人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比犹太人高尚许多,所以灭掉这些人是应该的。
第三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释。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让国人没有太多的个人和社会、他人的距离感。中国人喜欢和别人的生活连在一起,喜欢关心别人的事情,这和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关,也跟教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再加上国人有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很多事情都喜欢用道德来判断,这就显得国人特别爱管闲事、爱八卦,从而忽略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工业化比较早的国家,人们更早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隐私。
最后,虽然彭教授不否认“吃瓜群众”的合理性和积极性,但是他认为,从社会角度而言,围观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他认为在一个正常、理性的社会,群众围观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从长远角度讲,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好事情,也算不上进步,反而说明其他正常的诉求渠道不畅通。甚至在有的时候,还会破坏距离感、规则感和法律感,从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集体迫害行为。
以上就是彭凯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吃瓜群众”的分析,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新周刊》(中国人为什么爱吃瓜)
音频稿:李佳蓉
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