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民企别像潘金莲

这条音频咱们来聊聊房产大佬冯仑最新写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冯仑拿之前热播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举例子,认为私企的情况,和潘金莲的情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是怎么说的呢?

冯仑说,《我不是潘金莲》的热播,让他产生了一个好奇,那就是“潘金莲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就开始搜集相关材料,结果却发现,越是搜集材料,越是没法拼凑出一个确切的形象。这就让冯仑开始琢磨一个问题: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或者说是形象,究竟是如何被后人界定和认识的?结果冯仑发现,人们通常会依据偶然的一句诗、一幅画、一个故事来界定一个人,而这个人物真实与否却已经不再重要了。

就拿潘金莲来说,历史上,关于潘金莲有两个版本,虽然都是源自施耐庵,可差别特别大,一个偏向于现实故事,一个偏向于艺术加工。

但没曾想,虚构的人物形象比某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有力量,影响力更为长久,也更多地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研究完了潘金莲,冯仑就想到了民营企业,冯仑觉得,人们对于民营企业的评价,似乎和潘金莲也有几分相似——不管曾经怎么样,最后被后人传诵的故事,往往与曾经的事实是一个约等于的关系,而不是完全相等。这在历史研究中有个专业的说法,叫“追溯性误差”,是说在回顾和讲述历史的时候,总会受到当下观念和个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

拿冯仑自己的感受来说,他觉得人们在过去总是把民企等同于潘金莲这样的角色,但民企所谓的“不好”,不过是人们通过想象组合出来的。在冯仑看来,民企其实是真实而美好的,不管在开始时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民企都在努力地通过商业的力量去改变社会,作为今天的人们,不仅应该尊重民企,也应该尊重这种历史的进程。

在文章中,冯仑还梳理了民企30多年来的历史,他认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民企主要完成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通过民营企业的早期发展,推动经济制度的变革,从而证明了民营企业可以更为敏捷地响应市场的需求,也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资源的配置,进而创造出一种更高效的经济制度,使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种主流形态。

第二件是民营企业用了近 10 年的时间证明,民营企业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商业竞争组织,可以在经济上发挥作用;当它们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们还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断地回馈社会,通过基金会等其它形式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和支持有益的事业。拿目前来说,中国已经有近 8000 家公益组织,其中 2/3 是由民营企业建立的,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捐款的主体,中国今年 1000 亿人民币的公益捐款,2/3 来自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无论是救灾,还是救病、济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件事情,就是在展望未来的时候,其中最重大的理想就是民营企业还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推动新型商业文明的建立。这种新型商业文明既包括商业组织、商业模式,也包括价值观的改造和对社会细微组织的改造。可以预见,在未来新商业文明建立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必将会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文章的最后,冯仑说,随着现代社会记录手段越来越进步,民营企业真实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不会被人们误解为是荡妇潘金莲。

本文源自:公众号“冯仑风马牛”(潘金莲的姿势)
音频稿:李佳蓉
讲述:郑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