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告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画像

这条音频来说说,中国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互联网现状做了分析和解读,发现互联网正在向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渗透。我们重点说说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情况。

先来说说,网民规模方面,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截止到去年12月,中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7.3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在这7亿多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达到95%。总体来看,中国网民规模经过了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网民规模的增长逐渐稳定。

不过,城市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在进一步拉大。2016年,中国农村有2亿网民,虽然规模持续增长,但是跟城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3%,差距比2015年进一步扩大。

那么,城市和农村网民相差最大的地方在哪儿呢?比如网购、支付、旅游预订类应用,差距比较大,能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但是像即时通讯、网络娱乐这样的应用,城市农村使用率都差不多。这一方面说明娱乐、沟通类的基础应用是拉动农村人口上网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网民在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潜力还有待挖掘。

说完了网民规模,再来说说网民总体画像,互联网正在向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从年龄上看,10岁以下的低年龄网民比例正在提高,不过主力军还是10岁到39岁的群体。从学历上看,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低学历人群比例在提高,不过,比例最大的还是具备中等教育程度,也就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从收入结构上看,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也在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规模最大的是月收入在2000到5000元区间的群体。

说完了网民画像,再来说说,他们平时上网都做什么。2016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26小时,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5%。他们常用的App是什么呢?经常使用的五类APP分别是通信类、直播类、社交类、电商类和资讯类。

首先,商务交易类应用在2016年保持增长,其中网上外卖增长明显,用户年增长率接近84%。同时,网红、直播等形式带动网络购物向娱乐化、体验化、内容化等方向发展。

其次,无钱包时代已经开始了,网民已经初步养成了在饭馆、超市、便利店等线下店移动支付的习惯,超过一半人消费时会使用手机支付。

再次,移动游戏的营收全面超过电脑客户端,使用率超过50%,成了娱乐类的增长亮点。

最后,在线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的用户使用率最高,超过50%,家长为优质教育服务付费的意愿和能力也比较强。在线教育的整体用户规模比2015年增加了四分之一。

除了这些内容,这份报告还全面分析了互联网基础资源、企业应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发展情况,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原文进一步阅读。

本文源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音频稿:严森康驰
讲述:郑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