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避免“拉美化”陷阱

这条音频跟你说说,中国的基础教育,该怎么避免“拉丁美洲化”陷阱。

前不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她说,中国大城市的基础教育,要警惕“拉丁美洲化”倾向。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拉丁美洲化”?拿巴西当例子,很多中高收入的家长,是看不上公立学校的,他们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私立的小学和初中,因为这里的教育资源最好。结果久而久之,公立学校就成了低收入家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成了“劣质机构”的代名词。

但是,跟小学和初中不同,巴西的高中和大学正好相反,也就是私立的一般都很差,公立的就很好,并且还享受高额的财政补贴。这就导致了一种结果,有钱人家的孩子上昂贵优质的小学初中,然后进入物美价廉的高中大学,而另一些人就输在了起跑线,被锁死在了社会底层。这种直接导致阶层固化的教育格局,就叫做教育的“拉丁美洲化”。

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 “教育的拉丁美洲化”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非常突出。在这些城市,最好的初中几乎已经是民办学校的天下,民办学校与公办初中的质量差距越拉越大,公办学校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这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王蓉教授引用了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克劳奇的观点,大意是说,当社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时,假如依然推行免费教学政策,就很可能出现教育的“拉丁美洲化”。因为公立学校虽然收费很低甚至免费,但却有一块捅不破的天花板,那就是只能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这么一来,那些有更多教育需求的中高收入家庭,就没办法通过额外付费,来获得更多的教育服务。那么这些人就只能选择私立学校,久而久之,贫富差距就会延续到下一代的教育上,导致教育分层。整个社会距离“教育公平”的目标也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那么,能不能通过制度设计,来控制日趋扩大的基础教育资源差距呢?王蓉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用财政手段来管控公立学校和精英型民办学校的两点差距,一是投入差距,二是办学质量差距。针对公立学校,得允许他们在规范化教育的基础上,适当提供收费的个性化服务。这么一来,就算有时会出现“乱收费”现象,也总好过“教育隔离”,至少一个社会团结与融合的基础不会变。而针对非营利性的私立学校,因为他们本身是得到公共资源支持的,比如土地。所以应该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招收一些弱势群体的学生,而政府应该根据招收比例,建立相应的教育公平问责制度,还得和学校的审批、奖励、公共财政支持挂钩,这样才能引起重视。

第二,要改变目前的教育评价标准。现在,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成绩。但每个学校的生源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费了很大劲把60分的学生变成了80分,有的学校招收的本来就是90分的学生,所以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方法只会让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差。王蓉教授认为,应该建立一套“增值性评价体系”,通过观察一个学生在这所学校获得了多少提高,用这个“增量”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也就是更关注学校“帮助学生长高了多少”,而不是“学生最后长到多高”。

第三,启动关注“后20%学生”的项目。顾名思义,就是把成绩靠后的学生作为教育重点。因为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有很高的相关性,很多学困生往往也是贫困生。换句话说,未来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应该利用现在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和国家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在中央财政的引领下,让这后20%的学生不仅“能上学”,更能“上好学”。

以上就是王蓉教授提出的,避免中国基础教育“拉丁美洲化”陷阱的三点建议,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网站
音频稿:再见理想
讲述:郑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