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我们来说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
前不久,吴晓波频道联合百度理财,在艾瑞咨询和百度金融的数据以及内容的支持上,共同发布了一份研究中国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的报告。报告将中等收入人群的月收入,划定在8千到5万元之间。艾瑞咨询选取了超过1500名月薪符合范围的参与者,以及3400多名其他收入阶段的参与者进行比较,分析了中等收入人群的特点、理财需求,和融资需求。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先来说说,中等收入人群是群什么样的人呢?报告说,中等收入人群以男性为主,人数多到占了调研人群总数的四分之三。年龄上呢,超过九成的中等收入人群在25到49岁之间。在调查中,近四成的人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到中年的他们在高房价、“4-2-1”的家庭结构,也就是上有4个老人,下有1个孩子的情况下,常常觉得自己压力山大。而且,这群人的幸福感也不一定和收入成正比,调查发现,月收入在一万五到四万的人群幸福感最高,但超过四万之后,幸福感就下降了。
第二,中等收入人群最需要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呢?报告发现,中等收入人群都希望理财能给自己带来高收益,但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又差。数据显示,只有大概三成的中等收入人群能接受8%以下的年化收益率,但却有超过四成的人不能承受任何损失,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只能接受至少保本的投资结果。
从投资的理财品类来看,新兴的理财产品比较受中等收入人群的欢迎。报告中说,中等收入人群的投资爱好很广泛,除了房产、股票、银行理财等传统渠道之外,他们还会买商业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等理财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P2P理财产品,也就是消除中间商的点对点网络借贷产品,排在了中等收入人群最常投资品类的第三位。报告认为,科技金融的时代已经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也变成了数据和技术。在未来,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降低服务门槛,提供专业的、有差异化的产品组合。
如果从年龄分布来看理财品类,还有一个很让人意外的发现。85后作为中等收入人群中的年轻人,理财时更加偏爱信用卡和外汇等“新潮”一些的投资方式;75后年龄大一些,更信赖储蓄和股票这种传统的投资方式,这些我们都可以想象。但65后的人群对债券、P2P、贵金属、基金、期货和信托等多种项目上的偏好程度,却是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这说明65后在投资方面,对新型理财项目的接受程度更高。
另外,在被问到“什么时候最需要理财指导”时,近四成的中等收入人群选择“人到中年”,而且80%以上的人对自己理财能力不满意。同时数据也显示,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中等收入人群大多都存在投资理念落后、理财知识匮乏、信息获取渠道偏少、对政策趋势判断不准、以及对风险认知能力较弱等情况,这也体现了中国在“财商”,也就是在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上培养还不够。报告认为,如果理财机构能根据中年人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投资方案,会获得用户更多的信任。
最后说说他们的借贷需求。报告发现,在中等收入人群未来最有可能的大额消费支出事项中,买房排第一,买车排第二。除了买房、买车等刚性需求以外,教育和旅游也是这些人未来最有可能的大额消费事项,报告认为,这部分的消费金融存在着比较大的市场潜力。
另外报告也发现,80、90后的中等收入人群对车贷、房贷、公积金贷款的需求都比较大。报告认为,这些80、90后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成为借贷市场中的绝对主力。
总结一下,从这份报告我们能看出,中等收入人群一方面对理财和借贷需求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在人们的“财商”方面还有待提高。这些中等收入人群非常喜欢进行融资借贷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生活,但在面对收益与风险的选择时,又会陷入矛盾和焦虑,想要收益高、风险又低的理财产品。以上就是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公众号“吴晓波频道”(面临收益与风险的时候,你也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吗? | 晓报告)
音频稿:路遥知马厉
讲述:杰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