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跟你说说一个新概念,“恐声症”。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听到别人正常吃饭的声音、咬苹果的声音、敲击键盘的声音,甚至旁人抖腿的声音,都会觉得百爪挠心、很受折磨?那么,你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恐声症”患者了。
“恐声症”其实在以前并没有明确的结论,虽然很多人常常会反映说,对声音的过度敏感让他们很不安,但这个“恐声症”到底算不算一种“病”,直到最近,才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出现了一篇相关的论证。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研团队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两组人,一组人觉得自己患有“恐声症”,另一组人是正常人。两组人一起去听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一些会引发恐声症患者强烈反应的日常声响,比如正常的咀嚼声和呼吸声,这些声音叫做“触发声音”;第二种声音是平时就让大家不愉快的,有婴儿的哭声和人的尖叫声;第三种声音,是作为对照的中性声,像雨声这一类的。听完这三种声音之后,两组人要对声音的烦人指数去评分,同时,也有专门的设备去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
测试结束后,科研团队发现两组人的大脑活动还真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一个地方,叫“前脑岛皮层”。这个“前脑岛皮层”,会受到人的主观情绪体验的影响,引导我们去注意和探测周围那些有意义的刺激,这里的“有意义”,就是专指那些对个体有特殊含义的刺激。比如对于恐声者来说,咀嚼声和呼吸声这样的“触发声音”就是有特殊含义的刺激,从监测结果来看,恐声者听到这些声音时,“前脑岛皮层”的活动就会变得比正常人更强烈,这样的强烈活动正是在向恐声者释放信号,让他们对听到的声音格外注意。对照恐声者对声音烦人指数的打分情况来看,也佐证了上面的结果,他们听到的声音的“烦人指数”越高,“前脑岛皮层”就越活跃。但这样的“触发声音”,对另一组正常人的“前脑岛皮层”却没有任何影响。
监测结果还显示,在恐声者的大脑里,还有一个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前脑岛皮层”和另外两个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比正常人要强,这两个脑区就是腹内侧前额叶和后内侧皮层,这两个脑区会影响记忆的提取和视觉的想象。所以,这个连接的增强,很可能让恐声者在听到“触发声音”的时候,会想到与这些声音有关的记忆和场景,让这些声音充满个性化的情绪色彩,从而扭曲大脑对声音意义的判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被正常人大脑判定为正常的声音,在恐声者那里,却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引发了一系列的过度反应。
不过,到底是因为恐声者对声音刺激的意义评定出了问题,导致了恐声症的发作,还是因为恐声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声音摇身一变成为了“触发声音”?基于现有的结果,研究者还无法得出明确的答案。但这个研究,至少确定了恐声症的存在,也为恐声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明了方向。
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文稿来源:《当代生物学》2月刊、果壳网科学人
音频稿:袁格格
讲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