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精选:肺也是造血器官

今天这条音频跟你说说,近期有关人体的三个新发现。

第一个:肺部也是造血器官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骨髓是人体唯一的造血器官,然而近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今年3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打破常识的新成果,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肺部居然能够“造血”,而且肺部生产的血小板,超过了小鼠血小板总量的一半。

要说这个发现还是个意外,因为这些研究者,原本是在研究“血小板在肺中循环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只是偶然在小鼠肺部的血管里,看到了大量的巨核细胞,然后才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随后,他们发现,这些巨核细胞的来源,是肺部主血管之外的巨核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那这些巨核细胞与骨髓会有啥关系呢?为了搞清楚,研究者们又做了各种小鼠的肺部移植实验:原来,这些巨核细胞还是骨髓产生的,只是他们会主动移动到肺部。而当骨髓缺乏造血干细胞时,这些细胞还会跑到骨髓处,进而生成中性粒细胞、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

这项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表明肺部很可能与我们人类的造血功能,也有着极大的关联。

第二个:小脑不仅是负责基础功能

说起大脑,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把它跟智慧联系起来,还会想到认知、意识、思想这些很高级的词汇,而说到小脑,它貌似只是负责我们身体的基础功能,比如身体的平衡、运动和呼吸,对它的兴趣与研究,远比不上大脑。不过最近,《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可能又要改变我们的认知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研究小脑中的颗粒细胞的时候,发现小脑的神经元,能够对“奖励期望”做出反应,这表明,小脑很可能跟高级的大脑功能是有关系的。

其实,在以前的一些研究中,已经暗示了小脑可能有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小脑的神经元,也就是“颗粒细胞”的密度太大,常规的技术难以研究,所以小脑到底做了什么,科学家们一直也不清楚。这次的发现,斯坦福的研究人员是用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实时的记录颗粒细胞的反应。

在实验中,为了让小鼠推动杠杆,研究人员以糖水为奖励,小鼠在等待奖励的时候,颗粒细胞出现了放电,而这种放电一般只发生在运动的时候。要知道,50多年来,小脑颗粒细胞一直被认为只执行最基本的功能。如今有了这个发现,就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进一步弄清楚,我们的大脑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个:骨骼能分泌激素调控胖瘦

减肥向来是热门话题,糖尿病则是令人避之不及的富贵病,还是3月份,《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证明了骨细胞能够分泌一种激素,“脂质运载蛋白”,它可以抑制食欲,进而调控胖瘦,在未来,很有可能被用来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

你没听错,我们的骨骼居然还能分泌激素,其实在2007年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就发现了这一点,当时他们发现了名为“骨钙蛋白”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有助于调节肾功能和葡萄糖平衡。而2010年的时候,他们还发现,骨骼分泌的某种激素让小鼠吃得变少了,但却不知道是什么。而这次的研究,他们找到了“脂质运载蛋白”,这种激素可以跑到大脑,然后结合并激活下丘脑中的受体神经元,要知道,调节食欲的脑区就在下丘脑。

现在,看来我们要重新认知我们的骨骼了,它除了支撑我们的身体,还是一种分泌器官。在更多研究中发现,它还能够产生影响大脑发育、控制葡萄糖平衡、调节肾功能、以及男性生育力的激素。现在又多了一条,可以抑制食欲,这也许又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

以上,就是近期《自然》上发表的三篇有关人体的新发现,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生物探索
音频稿:梁志一
讲述:郑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