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给你说说傅盛在企业战略上的格局观。
最近,猎豹移动的CEO傅盛写了三篇文章,命名为《认知三部曲》。知识新闻之前陆续介绍了《认知三部曲》的前两部,分别是《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还有《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今天咱们来说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首先,傅盛说,如今创业竞争这么激烈,勤奋固然重要,但聪明的勤奋才是关键。你的脑海里必须有一个对这个行业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格局脑图。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如何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制定战略的新打法、寻找新的破局点和机会呢?对此,傅盛提出了三点。
第一点,战略认知=格局思考。
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撑它。傅盛说,他曾经一度认为:美国人强调Think Different很有情怀,后来才发现,本质不是情怀,而是为了减少竞争成本。因为美国创业者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血海竞争阶段,“勤奋+努力+不要命”已经很难产生质的差别了,才逼迫他们用“更勤奋的思考”来避免高成本的竞争,从而降低失败概率。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第二点,战略认知的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傅盛说这是懒惰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表现。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累,越做越委屈。举个例子,猎豹在过去的野蛮生长中,不断强调快速执行,做热点,认为只要做好这个点就会有机会,可结果,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比想象中来得快。如果每个单点不是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那么每个单点都会遇到对手强大的竞争,很难长大。这就是战略的懒惰。还有一个误区是: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能颠覆格局。今天,你必须结合整个战略思考,把所有东西累加进去。因为容易打的仗,已经打完了。
那么,如何构建格局思考的能力呢?这就是傅盛说的第三点:怎样做战略?
首先,脑海要有大格局。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当然,这些格局认知里,至少你要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全球化、视频、品牌、AI、争夺时长和红利结束等等。整个行业的大格局,没必要从零开始做认知判断,一些看上去很热门的趋势,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的规律。
其次,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格局是找到大风口,破局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傅盛说,过去我们太强调单点的重要性了,有个好想法就做起来,就像游击队一样。可对手在哪,他们在怎么做?这个领域的趋势会怎样?基本都不知道,也不去了解。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如果你只有对某个功能的好想法,而不去认真思考资金、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习惯迁移等等因素,你认为你有机会超越宝马、奥迪、奔驰吗?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傅盛举了自己的例子。当初他说要倾家荡产做机器人,很多人认为他是蹭热点,搞宣传。但事实上他是做了充分的思考的。首先是基于一个判断——中国App已经领先全球了,这是他在观察了硅谷的创业公司之后得出的结论。其次,他认为,移动互联网颠覆格局的机会基本过去了,要想找到猎豹十倍增长的机会,必须从未来着手。然后他就跑硅谷,跑以色列,去世界各地看创业团队。在国内搞傅盛战队,办紫牛基金。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把很多过去跨行业的算法统一了起来,并且在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而机器人又是个工具,和猎豹过去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这就有机会去定义。所以,他才做起了人工智能。
以上就是傅盛对战略的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音频稿:陈轶男
讲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