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专利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这条音频说的是,薛兆丰对专利保护的看法。

我们知道,专利是对创作者作品的一种保护。但是也有人说,专利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和分享,提高了市场竞争的成本。最近,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得到”订阅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作者薛兆丰,在混沌研习社的课堂上做了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发表了他对专利保护的看法。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有些人不看好专利保护。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提倡充分竞争的,但是专利保护阻碍了这种竞争。本来两个人都可以利用一种技术来创新,但是其中一个人有了专利,另一个人就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专利保护在鼓励个人创新的同时,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和分享。从这个角度来看,专利保护确实有它不好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还是需要专利保护呢?薛兆丰说,因为在很多时候,它可以帮我们有效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他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现在一公里外有袋金子,所有的人肯定都想跑过去抢,这叫竞争。但我们知道最后只能有一个优胜者,剩下所有人都只是陪跑的,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时间和体力的浪费。但如果说,大家知道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是刘翔,很多人可能就放弃了,连跑都不跑了。

对创业者来说也是这样,哪个公司手里的专利多,跑赢的概率就大,你一个专利都没有,还是别参与了,做别的吧。很多人说创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专利就好比石头,手里的石头越多,走到对岸的可能性就越大。专利的作用,就是尽早地告诉别人,你比较强,这就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但同时薛兆丰也说,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的专利都没有实际的用途,90%以上的专利都躺在专利局里睡觉。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在中国,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政府资助的,所以很多专利的所有权并不在个人的手里,而在国家和单位的手里,这就导致很多专利的商业化开发不够充分。还有就是,科学家们也没有动力去商业化这些专利,他们只是做科研,做完一个做下一个。这些耗费了大量资金研究出来的东西,就那么浪费地放在那里。但我们知道,一个专利从它诞生到真正能投入使用,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所以薛兆丰认为,没有被开发价值的产品,没有被商业化的专利,根本不能带来技术的进步。

那该怎么让这些沉睡的专利“醒”过来呢?薛兆丰在之前的演讲里曾经说过,发明人包办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企业家必须发挥转化作用的时候。企业家可以让研发和商业转化的价值比达到1:100。这是什么意思呢?过去我们觉得,只有农民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才算是真正做生产的人,他们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更多,而在中间赚差价的商人呢,赚的都是不义之财。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人在经济活动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商人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愿意付什么价钱。到现在,企业家在研发到商业化的过程里分成比例更大,有的时候甚至能到1:100,也就是科学家拿1,企业家拿100。科学家愿意这么做吗?薛兆丰认为,是愿意的,因为如果不愿意就是0,一个专利只能在专利局里躺着。而且今天这个利润比原来大得多,即使只拿1,也比过去拿100要多。

也就是说,原来的时候,资本很重要,出资本的人拿大头,出人力的拿小头。但今天,人力比资本更重要,我们应该把顺序倒过来,让出资本的人拿一个固定的分成,而出人力的人,去拿剩下的、那个可以无限想象的分成。

以上就是薛兆丰对于专利保护的一些看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薛兆丰在混沌研习社的演讲
音频稿:田正赓
讲述:郑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