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怎样给大脑开外挂

这条音频来给你说一说,怎么合理地进行时间管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同样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成功人士能干那么多事,你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完?差距在哪里呢?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成功人士懂得怎么进行时间管理。最近,“得到”App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在专栏里分享了几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我来给你说一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时间成本。

什么是时间成本呢?就是这个时间如果用来做别的事情,你可以获得的收益。学会计算时间成本,你就可以做出到底是花时间还是花钱的理性决策。

举个例子,假设你月收入一万元,住在离公司1小时的地方,搬到公司楼下每月要多花2千元房租。要不要搬?算一下投入在交通上的时间成本,你搬家可以节省2499元,比多花的房租划算,所以应该搬。

说完时间成本这个概念,刘润还总结归纳了两个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一个是把记忆交给收集工具,相当于给大脑开外挂。另一个是学会利用“猴子理论”,节省自己的时间。

先说第一个方法,把记忆交给收集工具。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让大脑来思考而不是记事。这个方法有三个核心:收集,处理,回顾。

先是收集,你需要一个“收集篮”,安放那些从大脑里清除出来的事项。你可以用小本子,也可以借助印象笔记一类的软件。

然后处理,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处理收集篮。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删除那些没价值的事情,把有价值的资料归档。如果需要其他人完成,就立刻指派。如果是自己要去做,但不用马上做,就放到下一步行动的目录里。一旦移出收集篮,再也不要放回来。收集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应该是空的。

最后要回顾。打开收集篮里“下一步行动”的目录,一件一件去完成。或者看一看指派给别人的事,别人都完成了吗。记住要随时回顾、每天回顾、每周回顾。这样可以专注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第二个方法,学会利用“猴子理论”,节省自己的时间。这个方法主要对领导者有用。

猴子,就是责任,或者下一个动作。如果你刚开完一个会,正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一个下属拦住你说:“老板,占用你一分钟,有件事儿是这样的,你觉得怎么处理好呢?”你怎么回答?你是说:我现在很忙,想一想再告诉你,还是说:你应该这么做这么做。

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回答都不好。因为你把本来在下属身上的猴子,抱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果下属都把自己的猴子扔到你身上,你都说“现在很忙,想想再告诉你”,就会猴子爬满身,完全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猴子理论,就是让责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让别人的猴子爬到自己身上。

具体该怎么做呢?你和下属必须明确猴子的归属,不能他以为在等你,你以为在等他。每次跟下属讨论,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每天要控制讨论的次数。而且,只在约定的时间讨论,不要耽误自己的事儿。讨论的形式只能当面说,或者电话里说,这是同步沟通。多问几句“你觉得呢”,帮下属养成只出选择题,不出问答题的习惯。每次讨论完,要约定下次沟通的时间。

这样,你就又能节省自己的时间,又能培养下属的能力。

最后再来说一个理论,三八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天都有公平的三个8小时,第一个8小时都在工作,第二个8小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其实主要是第三个8小时创造出来的。要做到合理的时间管理,就要善用第三个8小时。

怎么利用呢?你要先找到“不被打扰的时间”,争取每天都有一段不小于2到4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分清时间的交易、消费和投资。比如你花时间工作会有工资,这叫交易;你花时间看电视,这是消费;如果你花时间学习,那就是投资。你要保证“不被打扰的时间”只能用来投资。当然,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日拱一卒,不能心血来潮。

以上就是《5分钟商学院》主讲人刘润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建议,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
音频稿:周昕程
讲述:成亚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