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6月20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做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的主题演讲。他说,对中国制造业开放的一条观察是,较早参与开放和竞争的大多数行业最终都发展壮大得快、竞争力强。而且, “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进步就越快”。 1979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外合资企业法,通过引进外资,中国制造业原有的行业切分和垄断开始消散;通过鼓励出口,也就是“走出去”,中国成了世界工厂,“80年代,很少有人相信中国制成品出口能有什么太大的前途。然而对外开放后,从加工贸易到工业制成品都参与国际竞争,随后‘走出去’办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和企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快速发展,中国成长为全球制造业强国、世界工厂,不少领域正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开放过程还引发了其他连锁反应。比如,冲击了传统的集中计划型政策体系,引发了国内价格体制改革、增值税改革、出口退税、汇率市场化、开启WTO谈判等一系列变化。再比如,由于平等竞争和开放的相互关联,对外开放还导致放开了国内民营资本对一些行业的准入标准,对民资、国资、外资准入条件一致。
接着,服务业开放也体现出了和制造业类似的规律,“也是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推动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并带动国内相关政策改革。”金融业是否属于竞争性服务业,因而需要开放?周小川的回答是:“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可推导出,金融行业不是例外,同样适用于竞争与开放规律。”周小川说:“个别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张对金融业进行保护,等成长壮大了再开放,再参与国际竞争。各国经验(包括我国自身经验)都表明,保护易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寻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市场和机构不健康、不稳定。其中一个例子是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所发生的那些现象。”
|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