茑屋书店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之一。它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是日本文化产业、零售业和商业地产业鼎鼎大名的人物。增田宗昭在1985年创立了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这家公司在全日本运营了1400多家“茑屋”(英文名是“TSUTAYA”,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图书、唱片、电影DVD租赁连锁店)。茑屋发行的T-Card,可以在包括全家便利店在内的很多商店使用,在日本拥有超过6000万用户,接近日本总人口的一半。在全世界实体书店都很不景气的情况下,增田宗昭于2011年在日本代官山开设了茑屋书店。增田宗昭在《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中,介绍了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
首先是强调顾客价值。增田宗昭说,人们习惯把购物的商场叫做“卖场”、“大卖场”。这个名字就表现出,商场还是站在销售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商场应该叫什么,显然应该叫“买场”。在买场中,消费者扮演主动角色。
站在顾客或者说用户角度去考虑,增田宗昭就认为,绝对不能把推出“世界首次尝试”、“全球第一款”等作为追求目标。这些口号,仍然是站在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的立场,是在把商家和服务提供者的价值观强加给用户。虽然会有具备尝鲜精神和冒险精神的用户,希望能够比其他人更早享受到新产品和新服务。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和消费者在判断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时,更看重它们对自己是不是有用、是不是好用、价格是不是合适,而不是这个产品和服务是不是世界首创。增田宗昭说:“很多时候,这是世界首次的产品,这句营销语背后,是这样一句潜台词:多少有些不便或者出现问题是难免的。”
接着,增田宗昭站在顾客价值的角度去思考消费社会的变迁,把消费社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商品匮乏的时代。在匮乏时代,对于顾客而言,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本身。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第二个阶段,商品价值的中心从商品本身转移到顾客选择购买商品的场所,也就是平台。大型超市、购物商场都属于这种商品销售平台。在这个阶段,商品的供给已经很丰富,不是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所以,能够为顾客提供有效购买的平台,就能够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第三个阶段,平台也泛滥了。而且,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出行的便利等原因,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价值中心再次转移。增田宗昭认为,这个阶段会是设计力和提案力的时代。消费体验和感受越发重要。 比如,增田宗昭就说,书店的最大问题是,它在卖书。其实书店应该提供给顾客的是,合适的内容。所以,一本书旁边应该放的是一张黑胶唱片,或者跟顾客感兴趣的内容相关的产品,而不只是书。
如何形成提案力、设计力或者说策划力呢?对于自己,增田宗昭说:“我把自己摆在了一个不做策划就无法生存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我就有紧迫感,与那些只把策划当做工作的一部分的人截然不同。”
对于组织,增田宗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称之为云思路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每个人都是并列存在、相互联系,并将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提高整体的功能。只有从垂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才具有组成这种公司的资格。”
他理想中的组织是沙丁鱼群。沙丁鱼又叫鰯(ruò)。沙丁鱼每一条都很弱小,所以必须抱团行动。即使遭到大型鱼类攻击,整个鱼群仍然会像一个整体一样保持队形,灵活地变换方向,躲避攻击,“每一条都是各自独立的存在,没有领头鱼,鱼群却能采取统一的行动,也不会散开。这才是今后商业单位应有的形态。”
增田宗昭说, 要想成为这样的组织,必须做到离心力和向心力有机配合。离心力指向顾客,向心力指向同事。“只有离心力,组织就会是一盘散沙,只有向心力,组织就会变成相互看脸色的集体,无法推出有效的策划。”
这样的组织要求的是有自由精神和自由能力的员工。增田宗昭认为,自由对人的要求其实更高。要保持自由,需要有使命感。相比之下,被管理其实很轻松,只要听上级命令就可以。所以很多人才会把自由拱手让出去,做组织中的一颗螺丝钉。增田宗昭说:“鲍勃·迪伦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清晨起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才是成功者。可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就是对我而言的自由。”
这就是增田宗昭的理念:站在顾客价值的角度考虑,现在的商业需要策划力和设计力。为了拥有策划力和设计力,必须建立一个离心力和向心力结合的组织。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