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为什么字典“以错为对”,二是安克创新刷屏电梯广告。
最近,我刷到一段视频,很有意思,名字叫做“凭什么把‘对’的读音改成‘错’的?”视频作者说,他在电脑里敲下“荨(qián)麻疹”三个拼音时,还感觉自己是个文化人。因为,很多人会把“荨(qián)麻疹”错读成“荨(xún)麻疹”。没想到,输入法提醒他,正确读音就应该是“荨(xún)麻疹”。
他当时就不乐意了,拿出字典来查。结果发现,在《新华字典》里,这个词真的读“荨(xún)麻疹”。原来,这个词之前是读荨(qián)麻疹的,荨(qián)麻是一种植物,但因为大多数人都读错,字典将错就错,把原本正确的读音给改了。
作者顺着字典查下去,血压更高了。骑车的“骑(qí)”,在《新华字典》里只有一个音,就是“qí”,另一个读音“jì”被取消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明明反复纠正过这个音,在成语里应该读“jì”,像是“一骑(jì)绝尘”。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读错,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对这些读音的改变,作者表示“我不理解”。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以错为对”的做法,乍一听是不合理,但字典这么做,是不是也有它的道理呢?在知乎上有一篇高赞回答,是一位名叫“难得糊涂”的语文老师写的,很有启发,值得跟你说说。
这位老师说,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正因如此,语言才能保持鲜活力。刚才提到的读音变化,可能让你一时难以接受。但其实,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认为绝对正常的读音,放在过去也是错误的。
比如说“叶公好龙”的“叶”字,其实在几百年来,都读成“shè”。“叶”是一个古代城市名。“叶”作城市名时,应该读成“shè”。但大多数人都记不住什么时候该读什么,干脆都读成“yè”,久而久之,叶字就只剩下一个读音了。还有“忍俊不禁”里的“俊(jùn)”,其实很早以前读成“qùn”。但大家觉得“qùn”读起来很拗口,都读成“jùn”。慢慢地,它的读音就变成“jùn”了。
像这种例子真是数不胜数。我们平时吃的蔬菜,“芥蓝”,很久以前的读音是“ɡài lán”,但基本没人这么读,所以目前读音已经改成了“jiè lán”。“呆板”本来读“ái bǎn”,后来顺从大家的习惯,读音改为“dāi bǎn”。等等。
这位老师还提到,如果让我们穿越回古代,我们肯定无法跟古人交流。且不说我们理解不了古汉语的意思,我们首先过不了听力关。因为我们祖先讲话是大舌音,就像俄语、意大利语的发音,他们讲话我们压根听不懂。如果我们坚持读音不能变化,那我们的现代汉语岂不就是一个错误?
好,我们刚说到的是文字读音的演变。其实,在词语的含义上,我们也已经“颠倒是非”很久了。当然,这里的“颠倒是非”是加引号的。
比如,我们现在用到的很多成语,跟它本来的意思已经相差万里。像是“呆若木鸡”,现在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发愣。但它最初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一只斗鸡,只有被训练到看到任何对手都镇静自若,像木头鸡一样,才能以静制动,百战百胜。再比如,“不足挂齿”,现在是表达客气的意思。但它曾经是一个有轻蔑意味的词,形容一个人无足轻重。
另外,除了字音和词义,还有一些错误的语法,也在被我们长期使用,以至于变成了正确。比如“凯旋归来”这个词,你察觉到没有,“旋”字已经有“归来”的意思了,后面再加“归来”,意思就重复了。类似的,“高声喧哗”,喧哗就是高声吵闹。“亲眼目睹”,目睹就是亲眼看见。等等。这种重复虽然在语法上有错误,但是读起来很顺口,大家用起来很习惯。有必要纠正吗?恐怕没有必要。
说到底,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方便大众使用。也正是因为这样,近些年,权威词典的编写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业内公认,字典的功能主要在于记录和描述,被民众广泛使用的,就是规范。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大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字音和字形题。
说到这儿,你发现没有,语言的发展充满了演化论的思想。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和规范,而是自下而上的演化。“约定俗成,便是正确——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特点。”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我在电梯间的分众广告上频频看到安克创新的海报。我们之前聊过这家企业,它是专门做跨境电商的,产品销往海外,拳头产品是充电宝,以及充电头、数据线、无线充电器等数码充电装备。安克创新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在这个领域做到了出货量全球第一,被国内媒体称为“跨境电商一哥”。到今年,安克创新在海外闯荡十年之后,开始加大在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刷屏各个城市的电梯广告。今年618期间,安克(Anker)实力霸榜,成为天猫第三方充电品牌的第一名,京东二合一充电宝品类第一名。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这些年,有两家企业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标杆,一家是安克创新,另一家是做快时尚服饰的希音(SHEIN)。目前希音的估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比快时尚鼻祖Zara和H&M这两家加起来的市值还要高。在全球独角兽公司当中,希音的估值仅次于字节跳动和马斯克的Space X,排名第三。
安克和希音,这对做跨境电商的双子星,虽然领域不同,但都以打爆品而著称。安克能把一款充电宝卖上百万件,希音更不用说了,素有快时尚界的爆品王之称。有意思的是,如果仔细去看,你会发现这两家做爆品的方法很不一样。
在生态学中,生物的繁殖策略可以分成两类:K策略和R策略。K代表king,王者;R代表rat,老鼠。听名字你就知道,所谓K策略,就是不追求生育后代的数量,而追求单个个体的质量,每个后代都个顶个。人类就是典型的K策略物种。R策略,就是大量繁殖、以量取胜,昆虫、鱼类都是典型的R策略物种。中国民间不是有句话吗,“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这说的就是K策略和R策略。
我们用这个视角来看爆品,就很有意思了,爆品策略也可以分为K策略和R策略。同样是做抖音爆款短视频,李子柒就是走的K策略,每一条视频都精心策划、高成本制作,确保每条都能火。樊登读书走的是R策略,你在抖音里只要刷上个十来分钟就必然会碰见樊登老师。这些短视频不一定是专为抖音拍摄的,可能是他在各种场合演讲、发言的片段,批量剪辑、批量上传,其中总有一些会成为爆款。再比如,同样是做电子产品,苹果走的是K策略,它的SKU相对很少,而小米更偏向于R策略,它的全产品线有几百个SKU。
现在我们回到安克与希音,你就会发现,安克更偏向于K策略,而希音是典型的R策略。安克做爆品主要靠精准的市场洞察,找准痛点,看好了才下手,然后用技术壁垒把对手挡在外面。
比如安克在十年前推出的第一款爆品,万能充电宝。当时他们发现,用户的一大痛点是安卓和苹果两大系统的充电协议不兼容,你如果带安卓手机和苹果ipad出门,得带上两个不同的充电宝,太麻烦。安克花大力气投入研发,开发了PowerIQ专利技术,推出可以兼容不同设备的万能充电宝,当年就成为美国亚马逊平台上充电宝品类第一名。
再比如,当时安克发现苹果用户的一大痛点,就是苹果的充电线容易断,而且原装充电线很贵。安克研发了超级耐用的苹果专用充电线,为了显示这款充电线有多结实,他们搞了一波颇有点行为艺术味道的营销,用充电线把两辆车绑在一起,让其中一辆车来拖另外一辆车,拖动的时候线还不会断。苹果充电线成为安克的另一个爆款。
再来看希音。它的爆款模式很简单,不预设客户的流行偏好,而是上线大量SKU去做测试,每个SKU只备100件库存。哪款卖得好,马上用“小单快返”的方式追加订单,把这款打成爆品。希音的上新有多强悍呢,来看一个对比:ZARA的设计师团队有700—1000人,每年出1.3万件新品;希音的设计师团队只有300—400人,每年要出60万件新品。换句话说,希音每个设计师每年要设计的新款数量是ZARA的100倍。
怎么做到呢?据《第一财经》报道,“这些设计师有没有设计能力不重要,对时尚的理解、审美能力也不重要,设计师只要利用不同元素搞排列组合就行了。希音把服装的元素拆得极为细致,领口、袖口、下摆、颜色、面料等模块,稍微变化一个元素就能重新组合。一款中领换成V领,就是一个新的款,再做12种颜色,就拥有了12个SKU。”
这样一来,希音就可以用几百个设计师做到日均上新2000个SKU,其中至少有5%的款式可以爆款。可以说,希音是把R策略做到了极致。
如果你想打造一款爆品,你会选择K策略还是R策略呢?在著名科幻小说《遥远的地球之歌》中,当地球末日来临,人类向太空移民,抛弃了繁殖的K策略而转向R策略,最终得以逃脱灭亡的命运。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你可能经常听说一个段子:“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会变得不幸。”说的是现在卖的雪糕你大都不认识,也没有标价,拿去买单后,才发现一根动不动就要10元钱以上。这个夏天,雪糕纷纷涨价,我们都失去“雪糕自由”了。
我看到零售专家黄碧云老师在知识城邦发文,她说,商家与其卖“天价雪糕”把消费者吓跑,不如巧用定价方法,卖平价雪糕也能多赚钱。这就是她说的“10元封顶价销售法”。所有雪糕的价格都以10元为标准,分成10元3根、10元5根、10元10根等等,分别陈列。如果同时也卖超过10元一根的雪糕,那就把它们单独拿出来陈列。
按照这个方法,雪糕的销售额对比同期会有150%—200%的增长,而且,毛利润的增长率竟然比销售额还要高。商家问黄老师:“这样卖,明明总体的价格都下调了,为什么毛利润更高?”
黄老师说,选10元这个价格带,是用了“大众心理价”。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心里,对一根雪糕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大概就是10元。用好这个心理承受价,花10元却不只买一根,会让顾客觉得很划算。用“10元封顶价销售法”,消费者就不是一根两根地买,而是一组两组地买了,而且不会特意去选利润低的特价单品。虽然商品进价不同,但顾客选了不同组合,毛利润就会趋向中间值,这比卖高价单品,或者做低价促销,利润都要高。
你看,做零售,定价策略是个大学问。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