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何道宽是深圳大学教授,也是一名翻译家。很多人是通过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知道何道宽的名字的,因为他翻译过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很多本书,包括最著名的《理解媒介》。何道宽曾经自述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平静的书桌、宽敞的书房、充足的读书写作时间”。他一生“不愿应酬、不会应酬”,最大的煎熬是担心“没有时间”。长达十多年,他的作息时间都是,每天凌晨3点起床工作,晚上九点准时上床睡觉,一天工作10个小时。70岁之后,在家人和医生的警告下,他才改在凌晨4点起床,把每天的10小时工作时间缩减为9个小时。
接受深圳《晶报》采访时, 何道宽说,在翻译时,他不会刻意去追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他推崇的是钱钟书所说的“化”,也就是把原文打通、嚼烂、消化,化为中国文化语境里恰当的语言。“化”不仅仅指思想上的“化”,还包括句法、词语、文风、文体、结构等。“化”不是指完全摆脱原文结构,但是却要摆脱欧式语法,比如一句话超过半页的长句,就需要“化”之后进行拆散、重组。
何道宽说:“很多欧洲语言的语法、句法让人根本读不下去,不像中文。如果一个人受了西方语言的教育影响,自己的中文又不好,还要‘硬’翻,就会容易产生双层的隔阂。该雅就雅,不该雅千万别雅,原文如果很粗鄙就不该雅。所以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要‘化’了以后再表达出来,这也是我认为的翻译的最高境界。”
|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