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文学面临致命打击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小说《三体》系列作品曾两次入围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项雨果奖最终提名,一次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不过在参加第75界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后,刘慈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他自己的风格已经过时了,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现另一种面貌。这次大会也颁布了新一届的雨果奖获奖作品。

刘慈欣分析,从这些年雨果奖入围作品来看,美国很多科幻、奇幻类小说更关心现实问题,比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生物科学对社会伦理的影响等,并围绕这些主题,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叙事结构和写作风格。当然,仍有一些坚持传统风格的科幻小说,“可惜的是,这部作品既没有得过星云奖也没有得过雨果奖。”之所以呈现这种局面,是因为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在读者心中越来越缺少神秘感。“这是科幻文学创作如今面临的最致命打击,而且几乎看不到出路。”

为了挽救科幻,美国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尝试各种努力,希望让科幻作品离科学远一些,让它更文学化,从描写外太空转为描写人的内心,从描写外星人转为描写人类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刘慈欣说,“他们往这个方向努力,试图增加科幻的受众、影响力,但现在看来做得并不成功。”在刘慈欣的记忆中,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充满朝气,作家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读者也是年轻人。“你再看看如今科幻大会上的科幻迷都多大岁数了?当一种文学所吸引的都是大腹便便的上了岁数的人,这个文学还有什么希望?”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