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会面对招不到合适的人,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其实,即使是那些对人力资源非常重视的公司,也都曾经在人力资源上走过弯路,比如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前高管卫哲就在中国招聘领袖峰会上,分享了阿里招聘时曾犯过的三个错误。这三个问题也是公司在招聘时最常见的问题。
我们之前不止一次介绍过卫哲的观点。卫哲曾经做过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后来是阿里巴巴B2B业务群的总裁,离开阿里巴巴后创办了嘉御基金,转做投资。卫哲在2005年刚去阿里时,曾问人力资源部门,工程师和销售的离职率是多少。同事回答说是10%。卫哲还感叹实在了不起,只有10%。再一问,原来是月流失10%,相当于一年换一遍人。于是,他们就采取措施要降低员工流失率,比如把流失率当做考核管理层的KPI。但效果很差,因为该走的人照样会走,留下的,很多都是本来该走的。接着再去研究,就发现,员工流失率高的核心,是出在源头也就是招聘环节上。在招聘上,出现了三个最常见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过早下放招聘权力。
现在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4万人。在公司只有400到500人的时候,每一个新招聘的员工,马云都会亲自面试,包括前台和保安。结果就是,今天阿里巴巴的高管里,出现了一些很传奇励志的人。
比如今天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曾做过菜鸟网络董事长的童文红。童文红就是从前台做起,先后做了行政经理、人力资源,然后去管业务、管客服,接着做了菜鸟董事长,2017年又成为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
阿里巴巴还有一个花名叫杨过的人,以前是一个保安,整天在产品部晃悠。先是在旁边听产品开发聊天,到后来偶尔可以插嘴,再到后来发表意见越来越多,产品经理说,要不你来试试。结果两年时间,杨过就做到了产品总监。
卫哲以童文红为例,“如果这个前台接待,是行政经理面试的,那么,她的出路,就是行政经理。但如果这个前台接待,是马云面试的,她有可能成长为副总裁。”
后来,公司成长速度快了,招聘权一级一级下放,就会出现一个经理自己入职才一个多月,也不了解公司的文化价值观,甚至对岗位有什么要求都不清楚,就要去招聘面试。这就在招聘源头上出现了问题。
卫哲也碰到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员工人数只有一两百人,就把招聘的工作全部推给人力资源部,老板自己去忙销售、客服等工作。结果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不把时间花在招聘上,招不来对的人,因为招来的人不行,老板就要去替他们干他们本来该干的事。
卫哲介绍,跨国公司至少要跨两级招人,阿里一度要求跨四级招人。比如说,广东大区总经理下面有城市经理、城市经理下面有业务主管、业务主管下面是普通的销售和客服。大区总经理要直接面试销售和客服。广东大区1000个人,每年至少有200~300人流动。也就是说,大区总经理每年至少要面试这么多人。
所以,人力资源的改进要从源头开始,也就是从招聘开始。而改进招聘源头的首要原则就是,不要轻易下放招聘权。卫哲认为,中国很多公司,人力资源开始出问题,就在于下放招聘权。
第二个错误是,只重视业务技能因素,不重视非业务技能因素。
业务技能指的是专业技能,比如做销售的,那就是业绩如何、客户资源如何;做管理的,就是之前管过多少人;做工程师的,就是写过什么程序等。但卫哲会问,公司招人,难道只看业务技能吗?如果不考虑业务技能,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
阿里巴巴喜欢讲,要“闻味道”,也就是要去辨别,你要招聘的人,跟公司已有的团队,是不是同一类人。是哪一类人本身并没有对错。但是,如果要把不同类的人放在一起,天天坐在一个屋子里共事,那就有问题了。
卫哲说,阿里巴巴会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去“闻味道”。他举例说,比如在面试时,如果你希望招来的人能吃苦,不要问他,同学,你能吃苦吗?因为估计没有人会回答我不能吃苦。也就是不要设计封闭式问题,而要问开放式问题。
比如,想要招能吃苦的人,就问对方,你能不能描述一下,这辈子吃的最大的苦是什么?有个面试者回答说,在还没有动车的时候,有一次他从上海到无锡,没有买到坐票,就从上海站到了无锡。如果这就是他的人生中吃过的最大的苦,可想而知,面试者吃苦的能力很弱。
是否能吃苦、是否足够大气、是否诚信等,都是非技能类因素。阿里巴巴曾经犯过这个错误,就是在招聘的时候,过度强调技能,忽略非技能因素。不过,阿里很快也很坚决地纠正了过来。
第三个错误是,不愿意降1-2级用人才。
卫哲说,这个错误跨国公司犯得很严重,阿里巴巴也犯过。
如果要招一个月薪1万的人,大多数人都会在现在月薪8000-10000的人中间去挑。卫哲也经历过,然后就发现这些人流失率很高。因为对方会认为,我原来挣8000,现在跳槽过来挣10000块很正常。
什么叫降1-2级用人呢?就是说,招一个月薪1万块的人,从现在月薪3000-4000的人里去挑。这样,当这个人到岗之后,他的成就感会特别大,也会特别感谢公司给他的机会。
当然,它带来的问题就是,招聘时的工作量就会很大。因为从收入8000块的人里挑可以给1万块的人容易,从收入三四千块的人里挑就更难。前者大概面试3个人就会有一个;后者要面试三四十个人,才能有一个。
以前阿里巴巴做校园招聘时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当年卫哲去清华做校招,人家就问他,马云为什么不来?百度做校招李彦宏都来了。但是他去华中科技大学做校招,一千多人的会场,能挤进来两千多人。阿里后来很多优秀的工程师,都来自于武汉邮电、华中科技这样的学校,而不是更好一些的北大清华。这也是跨级招聘人才。因为北大清华的人觉得自己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而其他人认为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机会。
以上就是前阿里巴巴高管卫哲分享的,在招聘人才时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