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芝加哥大学教授、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成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也是同样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好友和研究伙伴。塞勒客串过奥斯卡奖获奖电影《大空头》,自己也是一名投资者。下面给你介绍几个理查德·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
1.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可以通俗易懂地理解为敝帚自珍效应。塞勒对它的解释是:与得到某一样东西愿意支付的金钱相比,个体对出让自己拥有的这样东西要求得到的金钱通常会更多。举个例子,1974年时,美国两位学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野鸭捕猎者平均愿意每人支付247美元的费用去维持适合野鸭生存的湿地环境,但是如果要让他们放弃在这块湿地捕猎,他们要求获得的补偿价格是平均每人1044美元。
禀赋效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二手市场上,买家总会觉得卖家要价过高,而卖家却总觉得自己的二手商品值更高的价钱。
2.跨期选择。李翔知识内参曾经在《为什么人不擅长做长远规划》中介绍过跨期选择难题。跨期选择指的是,人在对现在和未来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决策。最典型的比如,要把每个月的钱都消费掉,还是攒钱为了将来买房子用。理查德·塞勒提出,人类的大脑中存在两种决策机制,一种是短视的、冲动的,另一种是长远的、理智的。后来塞勒的这个观点被脑科学技术所证明。
跨期选择难题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政府强制缴纳社会保障金有它的合理性,而不能寄希望于让个人自己为将来的退休和意外提前储蓄。
3.心理账户。所谓心理账户是指,人在思考问题时,并不会按照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是会在心里构建出分门别类的心理账户,分头进行计算。举个例子,在赌场中,很少有见好就收的人,因为赢来的钱就被放在一个专门的心理账户中,人对这部分钱的消费倾向会更强。
|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