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气候因素如何影响性格

生活在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征也不一样。这就是“地缘性格”。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王垒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子刊《自然·人类行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从气候因素的角度,揭示了气温与人格特点的关系,提出了“地缘人格的温度理论”。

这项研究指出,人类的行为和环境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相比极端的高温与低温,适宜的温度增加了人类探索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可能性。同时,适宜的温度也决定了劳动生产模式,影响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左右了选择性迁徙的决策。因此,环境温度是更为源头的影响人格特质的因素。

王垒教授的课题组邀请国内多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大规模的数据采集,总共采集了中国内陆59个城市的横跨40年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气压、湿度、风速等);同时采集了各城市大学生共计5587人的人格数据(这些人入学前18年居住在与祖籍相同的城市)。通过分析发现,居住在气温相对适宜(接近22℃)的城市的人,在社交性和稳定性人格维度(包括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特质),以及个人成长和可塑性人格维度(包括外向性和开放性特质)方面,明显比较高。这可能主要是因为适宜的温度会鼓励人们更多地进行户外活动、社会交往,以及探索、接触新事物。

随后,王垒教授邀请了国际合作者组成大型跨国团队,获取了来自美国1万多个不同邮编区域的气象数据和166万人的人格数据,计算结果重复了中国样本的发现。

总之,这项研究对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心理和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了依据。研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带来的温度提高,人的性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周一到周日,每天零点更新,全年无间断|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