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C919参加珠海航展,二是2022腾讯科学WE大会召开。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航展,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国产大飞机C919也在开幕式上首次进行了飞行表演。
今年9月29日,C919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拿到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入场券。这次航展上,C919又拿下了300架新订单,订单总量已经超过1100架。第一架飞机将于下个月正式交付东航投入运行。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目前C919的国产化率只有50%—60%,在关键零部件上的国产化率还不够。比如,航电系统、机电系统60%需要进口;航空发动机100%需要进口。如果拿中国高铁来做比较的话,目前高铁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5%。而且,像牵引供电系统、高速转向架、运行控制系统等核心系统已经实现技术自主。中国高铁,已经跑在了世界的最前头。这么一比,就显得C919的技术自主化还不够。
很多人对国产大飞机有更高的期待:不是说能飞、能拿到部分国内市场就够了,而是它什么时候才能像中国高铁一样,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中国先进制造的又一张名片?
如果我们回头梳理一遍中国高铁与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们的历程非常相似,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起门来自己搞研发,失败了;第二阶段,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第三阶段,集中力量自主研发关键技术。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跑完了全部三个阶段,而国产大飞机正在进入第三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高铁的今天,就是国产大飞机的明天。
先来说高铁。在《大国速度》这本书里,详细梳理了这段历史。
第一阶段,是从1995年到2003年进行的自行摸索。
这期间,中国陆续研发了20多种高速火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华之星”。它集成了大量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在2002年试验时跑出了321.5公里的时速,被寄予厚望。不过,“中华之星”在跑出最高时速的第二天就在路上出了故障,试验被迫停止。最终,“中华之星”因为技术不成熟没能实现量产,在2003年下线,进入了铁道博物馆。
意识到闭门造车行不通,中国高铁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从2004年到2008年的对外合作。铁道部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的高速列车技术,和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四大公司合作。
铁道部说得很明确,我们不是要做外国巨头的装配厂,而是要真正吸收它们的技术。他们提出了一个总原则,共三句话:“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
“引进先进技术”是指,高铁不能重蹈汽车产业的覆辙,光开放了市场、引进了产品,却没学到技术,自己没涨本事。
“联合设计生产”是指,我们不光是要引进技术、买专利买图纸,还要跟合作方一起搞设计、一起画图纸,搞懂为什么要这么画。
“打造中国品牌”是指,一开始就要打出自主品牌,而不是贴牌生产。
原则很好,具体要怎么落实呢?比如,当时我们想引进西门子的高铁技术,合同招标一共140列动车组,生产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叫“他们干我们看”,这部分列车在国外生产,中方派人出去参与组装,这是学习制造流程;第二步,叫“我们干他们看”,从外国进口全部零件,然后在中国由中方人员组装,这是掌握制造水平;第三步,叫“我们自己干”,中方一步步进行国产化零件替代,这是自主改进和优化。
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第一步的国产化率是0,到了第三步,4万多个零部件中,已经有超过70%可以实现国产化。不过到这儿,只是说明大部分零部件在国内生产,并不代表我们就掌握了关键技术。
中国高铁从2008年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全面自主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
铁道部和科技部联手统筹,关键技术由全国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可以说是一次科技攻关的大联合行动。比如,列车车头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国南车负责方案设计,中科院进行仿真分析,北大和清华负责稳定性的计算,同济大学负责风洞试验。这一次联合攻关的成果就是中国的第二代动车组,高铁技术从国产化升级到了自主化。2018年,“复兴号”正式上线,我们实现了90%的整车国产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把动车组的技术标准统一成了中国标准。
好,梳理完高铁的进阶之路,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国产大飞机。你会发现,也是同样的历程,只不过这个时间线要拉得再长一点。
国产大飞机的独自摸索阶段,从1970年开始。当年8月,上海飞机制造厂开始自主研制喷气式客机运-10。1980年,运-10原型机在上海试飞成功。但是,由于材料水平不足,在更长时间试飞后机体出现了裂纹。另外还有一些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运-10迟迟无法投入使用,直到1985年,项目正式解散。第一个阶段的探索就此终止。
接着,我国的飞机制造进入第二阶段,对外合作。我们的方向很明确,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在生产中掌握大型客机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工艺,为以后的自主研制打下基础。
1984年,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也是分了三步走:一开始是麦道提供零部件,中国负责装配。第二步是合作生产干线飞机MD-90,美国出技术,中国出设备和工人。这一步造出的飞机,机体的国产化率达到70%,我们迈出了技术吸收的关键一步。只可惜,之后的第三步,也就是由中方自主改进和优化的这一步没有完成。1996年,麦道公司被波音兼并,与中国的合作终止。
2008年,也就是中国高铁决定自主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列车的同时,我国重启大飞机项目。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一方面,继续推进上一个阶段未能完成的技术引进吸收;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为此,商飞提出了“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的发展路线。
具体来说就是,C919的设计和集成全部由中国自主完成;在机体、机载系统、发动机三大构件上,商飞采用的是“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机体部分,包括机头、机身、机翼的制造,全部由国内供应商提供。机载系统要求国外供应商和国内企业合资或合作提供,比如通信导航系统、起落架、飞控系统,现在都由合资企业提供,以后会逐渐实现自主提供。在最关键的发动机上,目前是向通用定制,但国产发动机也正在研发,预计最快2025年就能投入使用。
对比中国高铁发展史,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目前,国产大飞机正处在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并向技术全面自主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大飞机比高铁更复杂、自主攻坚的过程也许更长,但,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就不怕路途遥远。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11月6日,2022腾讯科学WE大会召开。今年是腾讯科学WE大会十周年,邀请了多位重磅科学家出席。包括诺奖得主、韦伯空间望远镜高级科学家约翰·马瑟;诺奖得主、DNA修复之父托马斯·林达尔;中国工程院院士、“人造太阳”项目负责人李建刚;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古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等等。
大会现场运用了游戏的引擎渲染技术和虚拟影棚拍摄技术,把科学家的现场演说打造成了影院级的“科幻大片”,让观众可以跟着科学家体验“太空出舱作业”“大海万米深潜”等科考场景。可以说,这场大会充分展示了,科学家如何利用游戏技术与公众互动。
有意思的是,我最近读到公众号“卫夕指北”的一篇文章《当游戏遇上科学》,里面提到的几个小故事都是在说,科学家是如何利用游戏与公众互动的。
比如,你可能想不到,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就是由一位叫威廉·希金博特姆(William Higinbotham)的核物理学家发明的。希金博特姆在二战期间参与过大名鼎鼎的曼哈顿计划,也就是美国陆军部研发原子弹的计划。到二战后的1958年,希金博特姆作为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仪器部门负责人,致力于研究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当时,布鲁克海文实验室每年都有为期三天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为了在开放日激发起公众对核物理的兴趣,希金博特姆就利用计算弹道导弹轨迹的计算机系统,做成了一款叫“双人网球”的电子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控制器上的按钮,操纵屏幕上的小点,在模拟网球场上来回跳动。这款游戏大获成功,在开放日当天吸引了上百人排队体验。
到1997年,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50周年的庆典上,展出了“双人网球”游戏设备的复刻版,以纪念希金博特姆对电子游戏的贡献。你看,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就是科学家与公众互动的产物。
第二个故事更有意思。华盛顿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David Baker)正在研究蛋白质结构。我们知道,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链根据一定的规则折叠成三维的蛋白质结构,但具体折叠方式有无数种可能。怎么找到正确的蛋白质结构?
这位生物学家想到,邀请公众来帮忙。他找到自己的同事,一位计算机教授,让他开发了一款折叠蛋白质的小游戏(Foldit),类似于那种益智类的折纸游戏,只不过你折叠的是氨基酸链。这款游戏于2008年公测,在两年中吸引了20多万名玩家参与。其中一名玩家只用十天,就成功破译了一种逆转录病毒蛋白酶的折叠结构。这种蛋白酶是导致恒河猴艾滋病的罪魁祸首,它的折叠结构生物学家们苦苦研究了15年都没能破译。
还有天文学界,天体物理学家们同样用游戏化的方式,邀请公众参与识别星系。天文望远镜每天产生的观测数据惊人,AI识别技术也还不够精细,很多物体仍然需要肉眼识别。牛津大学的一位天体物理学教授(Chris Lintot)就创办了一个网站,叫银河动物园(Galaxy Zoo),工作可以游戏化的方式来帮助天文学家识别遥远的星系。玩家们势如破竹,顺利通关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副本”,比如发现新豌豆星系类型、天鹅座的系外行星等等。
后来,Galaxy Zoo进一步发展成Zooniverse,这是横跨多个学科的、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游戏众包平台。玩家们可以在这里计算威德尔海豹在南极某个区域的数量、寻找岩石峭壁图像里的小蜥蜴、确定细胞中线粒体的位置等等,一边玩游戏,一边为科学事业作贡献。
用卫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科学与公众,以游戏为媒介,进行了“浪漫的碰撞”。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快到年底了,《项目管理训练营》的主理人马强老师告诉我,在年底,有两类人必须对项目管理这项“软技能”高度重视。
第一种,自然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靠项目来推动的。到了年底,各种项目都到了收尾的时候,每天都有不同的问题蹦出来。如果没有经过项目管理训练,真是会被各种琐事撕裂。
第二种,就是职场骨干,也就是领导眼中的“高潜员工”。
年底了,每个管理者都在关心一个问题:这一年下来,我的团队里有没有产生“潜力股”,我推一把,就能在明年成为团队的顶梁柱?测试的方法,通常就是让你试着带个项目。看你遇到紧急任务,能不能统筹协调?遇到难搞的外部合作方,你能不能疏通关系,按时拿回成果?在这个关键节点,一旦你向领导展现了实力,就有可能取得年底的晋升机会。
今晚8点,马强老师特意为你准备了一场项目管理公开课。马老师会为你介绍三个项目管理的发力点,分别是打节拍、给利益、换资源,让你管起项目轻松又高效。这场直播课是11月份全新研发的,绝对是你之前没有听过的版本。如果你是管理者,或是领导眼中的“高潜员工”,一定不要错过这场直播。预约链接我给你放在文稿里了。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项目管理训练营》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