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足球市场是自由定价吗?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怎样看待球员高收入现象,二是马斯克要求推特员工返回办公室。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借着世界杯的热度,咱们继续来聊聊足球。有人说,世界杯是一项神奇的赛事,几个亿万富翁带领着一帮千万富翁,在场上拼得大汗淋漓,而广大的工薪阶层球迷在电视机前对他们评头论足。

这么说,还真不是夸张。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22年世界足球运动员收入榜,收入排第一的是姆巴佩,年入1.28亿美元;第二名梅西,年入1.2亿美元;第三名C罗,年入1亿美元。看球员身价,也是超豪华。比如参加本届世界杯的英格兰球队,大名单上25名球员的总身价达到了12.6亿欧元,合每位球员价值5000万欧元。

该怎么看待球星高收入、高身价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市场自由竞争带来的球星超高收入以及天价转会费,反而会阻碍整个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我最近正好读到一本书,叫《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作者梳理了欧洲职业足球的发展史,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欧洲足坛在球员薪酬和转会问题上,一直在自由竞争和限制竞争之间左右摇摆。

最早的职业化足球联赛,是1888年成立的英格兰足球联赛,由12支球队组成,简称EFL。这时是自由竞争阶段,各支球队争相开出高薪来吸引优秀球员,球员在各球队之间频繁跳槽。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俱乐部的长期健康发展。

于是,在1900年左右,EFL出台了两条规则:一是球员最高工资限制,二是球员保留与转会条款。保留条款是指,合同到期续约时,球员只能选择一支球队独家谈判,不得接受多支球队轮番开价,本质上就是把球员限制在原来的球队。转会条款是指,就算球员与球队的合同已经到期,如果球员想转到别的球队,接收球队仍需要支付转会费。

这两条规则限制了球队对球员的自由竞争,把球员工资压制在较低的水平,保证了各俱乐部的利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1年,在球员工会的谈判下,最高工资限制被废除;1963年,保留条款被废除,而转会条款仍然有效。

又过了30多年,到1995年,有一名叫博斯曼的比利时球员,他与比利时列日队的服役合同期满后想转会,列日队索要转会费,博斯曼不服,告上法院。法院判定,博斯曼胜诉。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博斯曼法案》。它废除了转会条款,欧盟内部球员合同期满后可以自由转会,只有在合同期内转会才需要转会费。

至此,欧洲足坛又回到了自由竞争阶段。《博斯曼法案》让球员对球队有了更大的议价权,球员薪酬直线上升。据统计,2000—2010年十年间,英超球员平均工资从38万英镑涨到116万英镑,十年涨了2倍。与此同时,英超总收入的2/3都拿去给球员开工资了,导致这10年间,英超20家俱乐部总负债高达26亿英镑,只有4家俱乐部实现盈利,其余16家全部亏损。

欧洲其他联赛的情况也差不多,2010—2011赛季,意甲亏损6.48亿欧元,总负债26亿欧元;西甲总负债29亿欧元。按说,当时欧洲五大联赛的电视版权收入在成倍增长,不应该亏钱,后来一算账,联赛增收的99%都变成了球员薪酬。

我们在第116期节目讲定价权的时候,讨论过这个现象。就像国内电影市场增长很快,电影公司却总在亏钱,增长的票房收入都拿去给名导演、名演员付片酬了。说到底,是定价权掌握在电影明星手里而不在电影公司手里,就像欧洲足坛在《博斯曼法案》之后,定价权转移到了球星手里而不是俱乐部手里。

眼看着自由竞争给各大联赛带来巨额亏损,欧足联(UEFA)终于受不了了,又开始往限制竞争一边倾斜。欧足联在2010年颁布了《财政公平法案》(Financial Fair Play,FFP),于2013年正式实施。

法案规定,各家俱乐部必须量入为出,不得超过自己的财力范围给球员发高工资、支付高额转会费。一旦俱乐部财务赤字超过了一定水平,就会受到相应处罚,最严重的会被取消欧足联赛事资格。法案实施后第二年,英超曼城队和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队就因为违反相关规定,被罚款6000万欧元,同时被要求降低球员工资水平、限制单笔转会最大交易额。

法案效果立竿见影。2013—2015的两个赛季中,英超扭亏为盈,20家俱乐部中有17家实现了盈利。两个赛季中联赛增收的部分,只有30%变成了球员薪酬,而之前是99%。2015年,欧洲五大联赛的所有俱乐部亏损减少到4.87亿欧元,亏损额比2011年时下降了70%。

尝到甜头之后,英超还把《财政公平法案》做了进一步落地,颁布了英超内部的实施细则。比如,规定不允许所属俱乐部连续3年亏损1.05亿英镑以上,规定各俱乐部不得把电视收入分成直接花在球员薪酬上。这些规定抑制了俱乐部对球员的非理性竞争,显著改善了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也让各俱乐部能有更多的资源来做品牌建设、后备人才梯队培养等其他重要事情。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对于经济学家们信奉的“让市场自由竞争来定价”,欧洲足坛的态度可谓相当务实:并不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是政策工具箱里可选用的工具之一。只要是为了足坛的健康发展,自由竞争或者限制竞争,皆可为之。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推特新任CEO马斯克向推特员工发送电子邮件称,推特将不再允许员工远程工作,所有员工必须在规定日期返回办公室。之后,除非他本人批准,每位员工每周至少要在办公室工作40个小时。不接受就拿遣散费走人。马斯克还强调,不想粉饰太平,推特前路艰辛,需要紧张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要知道,早在2020年5月,推特CEO就宣布,员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今年3月份,推特重新开放办公室时,时任CEO也重申,永久在家工作政策仍然有效。马斯克这一通牒下来,几百名员工直接选择离职,包括大批支撑推特核心业务的员工。

马斯克见形势不妙,忙发邮件补救,称如果上司能确保员工远程办公作出卓越的贡献,员工就可以获得远程办公批准。不过紧接着,他又给管理层发邮件警告,如果谎称下属工作出色,将被公司开除。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这一通操作,可以看到马斯克的纠结。其实不只马斯克,很多老板都不愿意让员工长期在家办公,只不过马斯克敢直接说出来。确实,很多时候,远程工作的效率是不如在办公室的。首先,在家缺乏办公氛围,让人难以沉浸到工作状态;其次,从团队协作上看,远程沟通效果远不及在办公室的面对面沟通。

如果有科技产品能够解决这些远程办公的痛点,将获得一个巨大的市场。比如,用AR眼镜,通过增强实现技术来打造沉浸式的数字办公场景,提高远程办公效率。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Rokid,就推出了一款AR眼镜Rokid Glass。把它跟手机或电脑相连,你的眼前就会浮现一排图标,特别有电影中特工的既视感。

接着,你可以通过声控或者头控,把手机或电脑上的多个页面共享到眼前的虚拟屏幕上。页面的位置可以任意拖拽,页面大小可以随着你目光的接近和远离来放大和缩小。这就摆脱了手机屏幕小、电脑窗口乱的局限,能高效并行处理工作。

你还可以在AR 眼镜中发起视频会议。开会时,同事的脸就在眼前,就好像在线下跟他们面对面交流。开会的同时,还能查阅文档和回复消息。如果你是做机械类工作,还可以通过AR眼镜与远方的工程师共享屏幕,对方可以对你眼前的画面进行实时标注。比如说,你正在修理机器,对方可以在你眼前,把机器上值得注意的一个螺丝圈出来,或者把螺丝的拧向画出来。两方不用再费劲地描述细节,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你看,AR眼镜在办公领域,大有可为。此外,AR技术在教育领域也正在大显身手。最近我看到一个案例,有一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创业团队,将AR技术和投影仪相结合,推出了智能学习工具“小光同学AR智能投影台灯”。

这款投影仪的外形跟台灯很像,不过投出的不是光线,而是一张23寸的数字屏幕。学生可以通过触摸桌面上的投影,进行阅读、做题等各种交互。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孩子在桌面上下棋、画画、打游戏。更神奇的是,这款投影仪可以跟传统的纸张实现电纸交互。学生在投影仪下的纸质本上写作业,老师和家长可以在App端实时批改,批改的笔迹可以实时投影到作业本上。

业内有观点认为,增强现实的AR技术距离爆发还很远,因为虚实结合对算力和电池续航要求很高,甚至比VR技术的要求还要高。不过,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到,轻量级的AR应用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它可能会比VR技术更早普及。对产品来说,比技术先进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头条帮你问”时间。@蟹小君 同学问:最近《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上线了熊大的签名版。看到熊老师朴拙的手写体,脑子里不由得弹出 “赤子之心” 四个字。想问熊逸老师,您觉得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是什么样的?您自己是个有赤子之心的人吗?

熊逸老师答:首先需要澄清一下,我的字和“赤子之心”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因为几十年来都用电脑,已经不会拿笔了,还提笔忘字。我小时候练过书法,现在签名的时候,有时候会忽然间找到一点小时候写字的手感,偶尔能签出几个行书体来。

“赤子之心”这个概念,道家哲学会用,尼采哲学会用,强调的都是婴儿身上自然率真的一面。但是,真正赤子级别的自然率真,饿了就要不顾一切地吃,不舒服了就要不顾一切地哭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世界里,谁都受不了。

在儒家概念里,这种情况叫做“质”,必须和“文”配套才行,质过分了就粗俗,文过分了就矫情,文和质应当恰到好处地匹配起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家和尼采他们之所以推崇赤子之心,是在针对“文胜质则史”这种局面,矫枉必须过正而已。如果让老子和尼采生活在一个真正充满“赤子之心”的社会,身边全是一些只有本能却没有教养的成年人,他们也会疯的。

说回我自己,赤子之心可能真的比平均值高一些,这导致我从小浑浑噩噩,做事全凭兴趣。至于学习成绩啊、就业方向啊,这一类和切身利益高度相关的问题,我完全无感。从小到大,我学得好的知识全是自学来的,有了兴趣就会钻研,但上课就总是走神。这种状态,用好听的词来描述,叫“赤子之心”,但用老师和家长的话来讲,叫“油盐不进”。

所以说,哲学啊、政治学啊,很多概念、命题,是在特定场景下有特殊针对性的,场景一变或者单独拿出来看就显得荒唐了。又有很多后人为了使荒唐显得不荒唐,在理论建设上叠床架屋,到处打补丁,把原先那些概念、命题涂抹得越发高大上了,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点情境意识和历史思维才好。

好,以上就是熊逸老师对@蟹小君 同学的回答。如果你也想向得到老师提问,可以去知识城邦给“得到头条”官方账号留言,头条帮你问!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