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春节特刊:年度商业事件盘点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继续我们的春节特刊,年度盘点。眼看就要开工了。在你重返奋斗岗位之前,我们今天聊一个跟现实强相关的主题,年度商业事件盘点。

今天的盘点,我特地请教了商业观察家蔡钰老师作为顾问。而今天讲到的商业案例,假如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加入蔡钰老师的课程《商业参考》,里面有更全面的分析。

好,接下来,咱们正式开始过去一年的商业事件盘点。对这些事件的选取标准是,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表面现象,背后都体现了某种趋势。

第一件事,是2022年3月28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年度报告会上表示,要重构通信技术底层逻辑。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句内部的业务展望。但是,你注意这个词,重构。为什么要重构?这句话深究,你会发现,它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正在发生。那就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逻辑,有可能面临一次重建。因为眼下这一波通信技术,有可能就快要触碰到香农极限。

什么是香农极限?它是美国数学家香农在1948年提出的一个理论,大概指的是信号传输,存在一个传输速率的极限值。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一根水管能够支撑的水流是有最大值的。

过去七八十年,通信技术虽然突飞猛进,但是离香农极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是到了5G,这个速度已经逼近香农极限。甚至有人说,5G之后再无G。意思是,再想提高速度,难。

但是,难不意味着不行。华为的思路是,虽然一根水管一秒钟通过的水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让水里附着更多的信息。比如往里面加点颜色、加点味道、加点混合物之类。用学名讲,这叫语义通信。简单说,就是让信息的质量变得更高。具体的技术过程,咱们就不展开说了。

第二件事,是地方政府密集出资,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2022年,产业引导基金发展速度很快,规模超过100亿的就有40多个。比如长沙高新区发起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上海浦东新区牵头设立长三角二期基金,总规模100亿。西安设立支柱产业倍增引导基金,规模100亿。而这其中有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比如河南的南阳、江西的九江、山东的滨州,等等。在10亿元这个体量范围里,大多数产业引导基金,都是中小城市出资设立的。

从中我们能读出一个信号,就是很多中小城市,在发展高新技术上,比大城市还要迫切。对于很多高新技术行业来说,这背后,也许又是一轮新的机会。

第三件事,是前几年发生的,绝味鸭脖,投资了大量自己的同行。这件事之所以拿出来说,是因为最近两年,行业头部,通过投资自己所在的行业来延伸触角,已经越来越普遍。

这件事要从绝味鸭脖,花大力气建设供应链说起。当年他们在全国建了21个生产基地,但是成本很高。于是,绝味鸭脖就开始做产业投资。说白了,就是把钱投给同行,然后跟被投公司共享产业链。你的生意我占一份,反过来,我的供应链也有你一份。

今天,绝味已经投资布局了五六十个项目。比如说在自己所在的卤味赛道里,绝味投资了廖记棒棒鸡、颜家辣酱鸭、精武鸭脖等等。轻餐饮方向上,绝味现有的供应链比较容易支撑米面烘焙,于是它投资了和府捞面、幸福西饼、淳百味中式快餐等等。在复合调味料方向上,绝味也投资了做川味调料的幺麻子,做火锅底料的美鑫食品等等。

2018年,绝味还成立了一家柔性供应链公司,取名就叫绝配。绝配除了支持自己的鸭脖主业配送,还服务和府捞面、幸福西饼、曼玲粥店、华莱士、慕玛披萨等等60多家餐饮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绝味食品的非主营收入达到1.35亿元,主要就是绝配的贡献。

而最近两年,卖瓜子的洽洽、卖挂面的克明面业、做休闲零食的盐津铺子、做燕麦的西麦食品,也都开始像绝味一样,开始做产业投资。

第四件事,是新消费背后供应商,发展势头直追,甚至超过了新消费品牌。

过去,我们一提到供应链,不外乎两个感受。第一,中国供应链强,是创业者信得过的基础设施。第二,因为是基础设施,因此总是有点默默无闻的感觉。至少不如前台的消费品牌那么抢眼。

但是在2022年,这两者的境遇,却发生了一点翻转。

要知道,2022年,很多新消费品牌,表现并不算好。比如,融资下降。2022年新消费领域的投融资金额大概是674亿元,相比2021年下降了将近四分之一。同时,从上市公司的财报看,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奈雪的茶、泡泡玛特,这些名噪一时的品牌,都或多或少遇到了难处。有的业绩下滑,有的甚至亏损。

但是,它们身后的供应商,在过去一年却发展不错。比如做茶饮供应链的几家企业,像德馨食品、宝立食品、田野股份,2022年不是已经IPO,就是正在IPO的路上。

但是说到这,就引出一个疑问。毕竟,做供应商的技术门槛不是很高。那么,怎么保证品牌方一直选择你呢?首先,肯定是产品本身好。但是,蔡钰老师给了一个新视角,那就是,用资本。

比如,有个公司叫田野股份。你在奈雪的茶、茶百道、沪上阿姨之类的奶茶店,买到的带果汁的饮料,里面的果汁,就是他们供应的。

本来,果汁的技术门槛不算高。那么,田野股份怎么维系牢固的客户关系呢?他们的做法就是,资本绑定。2021年,田野股份向奈雪的茶融资3864万元,向沪上阿姨融资322万元。这么一来,就把客户跟自己绑定,变成了同一个利益阵线。同时,站在奈雪和沪上阿姨的角度看,它们也有利。毕竟,向上整合供应链,这意味着自己的产品链更稳定了。

再比如,有个公司叫宝立食品。像肯德基的番茄酱、必胜客的意面酱,都是他们做的。宝立食品的做法跟田野股份类似,只不过不是吸引品牌方入资,而是向品牌方投资。具体过程,咱们就不展开说了。

过去对品牌来说,资本是它们跑马圈地、烧钱扩张的弹药。但是从这些供应链企业的做法来看,资本也可以用来绑定上下游,让单打独斗,变成上下游协同作战。

第五件事,是2022年9月底,比亚迪与安徽省无为市政府签约,要在当地投资80亿元,建设新能源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但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要说比亚迪,而是要说说,无为所在的芜湖市。

芜湖市最近几年,在城市建设上,展现出了一种新思路。用蔡钰老师的话说,叫像做公司一样运营城市。她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手段叫“1%工作法”。也就是,制定一个目标,通过优化芜湖市的营商环境,让芜湖市的企业和重点行业把平均利润率提高1%,或者比周边同类城市提高1%。

这个目标从2021年起,就写进了芜湖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而且每个月都要去分析重点企业的成本利润。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这一项考核结果,要当作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这么一来,1%工作法,就相当于把政府工作给OKR化了。总目标O是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结果KR就是那个1%。后面,再把目标分拆到技术、能源、用工、物流、税费、融资等等不同的条线上。这时,芜湖市各个区县的不同创意就出来了。比如,繁昌区的创意是,引进第三方咨询机构在政府服务窗口常驻,来帮企业“零成本”注册和开办。南陵县的创意是提供“一站式”用水服务,把企业的用水工程施工费降低10%。

在各个区县里,1%这个大目标摆在那儿,很多的部门也有了推进项目的积极性。要是遇上什么复杂的决策难题,比如要不要推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要不要推进中小企业用云服务?这些事情在以前都是可干可不干的,现在有了1%目标,大家就有了行动积极性,当然都得干。

第二个手段叫“畅聊早餐会”。芜湖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等等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从2021年的3月底开始,每个周末都会邀请企业家们一起吃一顿早餐。

这个早餐会每期设定一个大致的主题,根据主题来组织宾客,听客人们敞开聊天,提需求,提意见,提创意。一个问题只要在这个早餐会上面被反映了,基本上5个工作日内就能够解决,或者最少也要形成解决方案。

第三个手段叫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也就是定期选择一批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来授予一个名誉,叫“芜湖合伙人”。

全世界很多城市都有一个传统,给非本市居民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芜湖市的“城市合伙人”的内涵,跟荣誉市民有些不同。比如在经济维度上,城市合伙人比荣誉市民多了一层暗示,你是城市的股东之一,你是芜湖的利益共同体。它还有一层潜在的承诺是,你做大做强,就是芜湖做大做强。所以,你不用客气,可以放心地找市政府申请资源。市政府对这些企业还有一个承诺,叫“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你看,这么一来,市政府和企业之间,协作又变得更深入了。

好,商业事件,咱们先说到这。你发现没有,这些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但是背后,隐隐有一条共同的主线,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协作,变得越来越深入。借用秦朔老师的话说,这个现象叫相生。也就是,过去大家总是很看重竞争。但是未来,不管是同行还是跨行,不管你们之前是不是彼此竞争的相克,未来的大趋势,都会变成彼此依赖的相生。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