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出炉。第二个是,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掀起“五一”假期熊猫热。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千呼万唤,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数据,终于出来了。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相当于2019年,也就是疫情前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0.66%。注意,这可不是跟四年前的静态比较,而是把GDP增速也计算进去的。
同时,根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首日和第三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4%和15.6%。注意,这个增长不仅仅出现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市场同样很火。根据同程旅行数据,“五一”假期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50%以上。其中最火的淄博,上涨超23倍。唯一出现小幅下滑的,是电影市场,票房相当于去年“五一”档的80%左右。也有人分析,这是因为旅游出行分流了观影需求,大家难得终于能出去玩了,就不进电影院了。
换句话说,从数据上看,这个“五一”,几乎是哪哪都好。
据说,很多地方文旅局,已经开始备战“十一”长假,准备交出一份更厉害的成绩单。但是,我们也知道,什么事不能光看总量,更重要的是,得看其中的结构。前段时间,咱们得到《经济学大师30讲》的主理人,经济学家徐瑾老师专门做了分析。从总量看,“五一”假期的消费数据确实增长明显。但是,假如看其中的结构,你会发现,这个增长,是由出行人数的增长带来的,而不是人均消费增加带来的。
换句话说,旅游的人多了,但每个人花的钱,都变少了。假如算平均值,2019年“五一”出行,人均花费是639.28元。而2023年的人均花费,降到了540.35元,人均花费降低了大概100元,比例是15.5%。你看,这真应了那句报复性出游。大家出去玩,只是因为憋坏了,好歹得出去一趟。至于消费,反而降级了。而且注意,这还是在全民总体财富增加的情况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前段时间的报告,中国人比四年前富裕了31.2%,但人均消费却降低了15.5%。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降低?按照徐瑾老师的分析,主要还是消费信心没有彻底恢复。
因此,也有人说,消费高峰,会不会随着假期结束降下来?“五一”的数据,能反映下一阶段的消费情况吗?
其实,要想预测下一阶段的经济重点,咱们不能光看“五一”这一个数据节点。要想预测未来,最好是画一条延长线,把几个点连在一起,看看它们到底往哪个方向延伸。
要想理解第二季度的经济走向,我们还得把另外两件事连起来看。
第一件事是,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前段时间也说过,GDP增长4.5%,开局良好。这算是对第一季度经济情况的总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目前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阶段,各经济体需要设法应对各种问题,而中国很可能是唯一的亮点。彭博公司还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画了一张五年内的全球经济蓝图。其中预测,中国将成为未来五年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份额将是美国的两倍。
换句话说,从第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以及专业机构的分析预期看,中国的经济总体肯定是持续向好。那么,我们具体会在哪些方面向好,其中又有哪些新机会呢?
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定调,以及制定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重点。
注意,这个会议是4月28日召开的,当时还没到“五一”假期。而在428的政治局会议中,已经提出,第一季度三重压力缓解,但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所谓三重压力缓解,指的是,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而后面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其中一部分指的就是个人的消费信心还没有彻底恢复。
换句话说,消费信心的复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早在“五一”之前,就被预判到了。既然有预判,肯定也有解决方案。按照428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在总量目标实现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后续更多政策将围绕供给侧调结构展开,经济发展,质在量前。
简单说,我们的重点是,既要好,又要多。其中,好,排在多的前面。你看,很多我们关心的问题,428政治局会议早就回答过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关于第二季度经济的预判、方案和重点,428政治局会议是最重要的指针。
那么,这回428政治局会议,还指出了哪些经济工作重点呢?前段时间,经济学家张奥平老师专门做了解读。其中,有这么六个重点。
第一,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点在之前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过,当时是排在第二位,而在这回的428政治局会议中,排在了第一位。这里面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分成这么几个层面。假如你身边有做创业投资,或者是做跟经济相关工作的朋友,建议把这些内容分享给他。
首先,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结合“十四五”规划,这个科技自立自强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比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面向经济主战场,比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比如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比如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安全、医药和医疗设备等。
其次,是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其中包括,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换句话说,充电桩、储能设施、配套电网,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最后,是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会议指出,要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张奥平老师认为,这是给企业发展设定了目标,而不是路障,企业的预期也将更稳定。
第二,会议指出,要恢复和扩大需求,这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比如,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再比如,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第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张奥平老师认为,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小企业。而对于头部企业,重点是,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这是428政治局会议指出的前三个重点。后面咱们加快速度。
第四,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第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实,这些工作重点,你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统一的线索。首先,有顶层设计,比如深化改革、科技自强自立、恢复和扩大需求,等等。基于这个顶层设计,为发展提供条件,激发信心。而基于信心,来促进消费。其中有明显的连锁效应。
就像张奥平老师说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函数。只有民营企业信心提振,元气恢复,经济才能实现内生性复苏。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我们说说今年的两个顶流,萌兰和花花。这两只,都是熊猫。萌兰在北京动物园,花花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网上一度有个说法,叫北有萌兰,南有花花。两只熊猫一路从年初火到了现在。就在“五一”之前,旅美大熊猫丫丫,正式告别美国的孟菲斯动物园,回到中国,又掀起了一阵熊猫热。但是,按照中国动物园协会的说法,丫丫马上要23岁,相当于人类的80岁,已经进入老年期。因此,回国后也得尽量减少游客打扰,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对外开放参观。
关于熊猫,报道已经很多。但是今天,咱们换个角度,说说经济学意义上的熊猫。薛兆丰老师说过,人类所有的制度,包括经济学在内,不外乎都是为了解决四个问题。分别是,资源不足、寿命有限、彼此依赖、需要协作。而大熊猫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碰撞和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过程。
首先,资源不足。你看,大熊猫,稀缺吧。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而且也不过2000多只。怎么解决?肯定得想办法,好好保护,好好繁育啊。也正是因为这个稀缺性,让熊猫衍生出了一个功能,这就是,外交。
当年,咱们把两只熊猫平平、安安赠送给过苏联,作为当年中苏友好的见证。中日建交期间,我们把兰兰、康康赠送给了日本。中美建交时,据说美国代表团来中国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京动物园看大熊猫。还请求过我们送他们大熊猫。当时咱们这边一直没表态,据说是直到尼克松夫妇即将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周总理突然宣布送美国两只大熊猫。对美国人,这是个巨大的惊喜。
后来,跟中国建立友好邦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熊猫不够用,怎么办?我们改了个方案,别赠送了,改成租借吧。熊猫两只起租,10年为期,每年要支付100万美元的租金。2022年塔尔世界杯期间,我们就租借给了卡塔尔两只大熊猫,一个叫京京,一个叫四海。注意,设定这个租金门槛,可不单单是出于钱的考虑。而是,你在付出成本之后,就会更珍惜大熊猫,会更好地对待它。
你看,因为资源不足,熊猫有了外交属性。同样,因为资源不足,我们的熊猫外交策略,从赠送,转为租借。
但是,到这一步还没完,熊猫还面临第二个问题,寿命有限。说白了,它还挺娇贵的,不是随便养养就行的。怎么办?只有好生饲养。首先得有场馆,比如丹麦,专门建了熊猫馆,花费1.5亿人民币。卡塔尔的熊猫馆更贵,花了3.6亿。其次,得有食物。要知道,熊猫吃竹子,但只吃中国或者欧洲的,而且每天要吃掉三四十斤。根据北美熊猫保护基金会统计,大熊猫每年的饲养成本,超过700万人民币。据说当年马来西亚,就因为这个高昂的饲养费,把借走的两只熊猫又给主动送了回来。
你看,熊猫既稀少,又娇贵,要想让熊猫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怎么办?这就要说到,另外两个经济学命题,彼此依赖和需要协作。
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大熊猫文化,已经成为一张世界协作网络的缩影。你会发现,其中的协作、互补、资源对换非常多。最初级的,就是大熊猫消费。比如,当年熊猫初到美国时,动物园的排队人数,超过两万人。再比如,东京动物园迎来大熊猫后,不仅门票脱销,就连熊猫的毛绒玩具也供不应求。比大熊猫消费更宏大的,是围绕熊猫开展的资源互换。据说,2011年苏格兰与中国签订了26亿英镑的贸易协定,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大熊猫。再比如,2016德国与中国签署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700亿欧元,据说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大熊猫。
你看,一个物种的成功,并不一定是因为自身有锋利的爪牙。也可能是,它能搭载另外一个超级变量,跟着它一起崛起。而熊猫搭载的,就是人类社会这个超级变量。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第二季度经济重点解读,以及经济学视角下的大熊猫。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