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发布。第二个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非洲部分地区粮食危机预警。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统计数据,说过去七年,有将近100所大学取消了一个专业,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有人就猜,是这个专业过时了吗?未来要被淘汰了吗?其实,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这一直是高校的常规操作,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就在2023年4月,教育部还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有20%左右的学科专业,要做优化调整。并且设置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简单说,就是社会需要什么,高校就教什么。比如,2023年,新增最多的专业是数字经济专业,77所高校设立。其次,是人工智能专业,有59所高校设立。而今年撤销最多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达到27所。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达到23所。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专业设置,而是另一个跟学历密切相关的话题,那就是,怎么对抗学历的通货膨胀?什么叫学历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高学历的人太多,学历好像越来越不值钱了。贬值到什么程度?说两个事你感受一下。
第一,前段时间,北京的硕博毕业人数,直逼本科生。这件事我们前段时间也说过。还有机构预测,今年北京的硕博毕业人数,很可能超过本科生人数。这是抽象的数据。
第二,我们说个更具体的。前两天,我在自媒体九边老师的文章里,看到一个人写了自己祖孙三代的高考经历。1977年,爷爷考上中专,轰动了全县。1992年,爸爸考上大专,班主任亲自送来录取通知书。2017年,我考上本科,还是985,只是全家吃了一顿烤鱼。当年爷爷毕业后,把一家人带进了城。爸爸毕业后,给家人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而我毕业后,直接失业,已经在家半年。
抛开这件事的真假,但至少,这背后反映出的大家对学历贬值的担忧,是真的。
关于学历贬值的分析很多,其中我们最需要知道的,是这么两件事。
首先,肯定是随着社会发展,全民教育水平跟着提高。总体上看,这肯定是个好事。每个人的知识绝对值和财富绝对值,都大幅度提升。因此,大家真正担心的,不是这个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而是相对的竞争力。
其次,学历贬值是怎么发生的?过去,我们一直把学历等同于赚钱能力,觉得学历高,待遇就一定好。这个推导过程,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这就是稀缺。按照九边老师的分析,赚钱能力从来都只跟一个因素有关,这就是稀缺性。也就是,你具备超过别人的知识、毅力和基础素养。过去学历值钱,是因为它在大概率上,反映了这个稀缺。注意,是大概率上。不上学的人里有没有高手?当然有。但识别这些高手的成本太高。对用人单位来说,考察一纸学历,要省事得多。毕竟,能搞定高考这么复杂的任务,这个人的资质、内在动机,还有自我管理能力肯定差不了。但是,假如大家学历都差不多,个个都是211、985,这个稀缺性就贬值了。
换句话说,学校的规则就像体能测试,它关心的是某个维度的绝对值,也就是分数。而现实社会的规则更像奥运会,它更在意的不是分数的绝对高低,而是能力的相对稀缺,也就是排名。
没错,关键是能力的稀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能力,是稀缺的呢?毕竟,大家上差不多的学校,学差不多的专业,怎么才能获得稀缺的能力呢?前两年,美国有个纪实作家,叫乔治·安德森,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根据他的研究,你的竞争力,取决于你能不能把硬知识,转化成软技能。
所谓硬知识,就是你学到的专业知识。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社会学结论,等等。而软技能,指的就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比如,批判思维、逻辑条理、沟通协作能力,等等。
那么,怎么完成这个能力转化?核心就在于一件事,翻译。把专业课题,翻译成你遇到的现实挑战。我们以两个学科为例。
第一个学科是,数学。大多数人肯定成不了数学家。那么,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按照《魔鬼数学》这本书里的说法,学数学不是为了学习做题,而是为了锻炼逻辑能力。这就好比,去健身房不是为了学习举铁,而是为了锻炼身体。
但是,这个回答到这一步,还是有点抽象。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学科命题,跟人生的具体问题对齐。去年,刘润老师和吴军老师做了一场对谈,主题就是,学数学有什么用?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数学能够教会你,怎么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假设,你要发起个创业项目。第一次,失败了。但是你决心很大,又试了第二次,结果又失败了。请问这时,你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还是放弃?按照过去的想象,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但是,假如你懂点概率论,你会发现,这本质上不是一个毅力问题,而是一个数学问题。
你看,你可以先观察,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假设过去有100个人做过,20个人成功。那好,成功率是20%。按照概率论的计算,具体的计算过程咱们就不展开了,直接上结果。假设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20%,那么,你重复做14次,你的成功率就能达到95%。假如你能重复做21次,成功率就能达到99%。注意,失败的概率依然存在。但是,随着你做的次数越来越多,你的成功率会无限趋近于100%。
因此,一次失败之后,要不要继续做?关键要看,你做多少次,能达到99%以上的成功率。以及,你是否愿意负担这个成本。
你看,过去我们都觉得,创业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你就能找到其中的确定性,更好地制定行动策略。
第二个学科是,社会学。假设,你新到一个公司,一没经验,二没人脉。请问,你怎么才能快速积累优势?社会网络里有一个概念,叫结构洞。说的是,假设两个圈子,A部门和B部门,平时没有交集。那么,从网络结构上看,这两个网络之间,就存在一个空洞。这就叫结构洞。你只要能在公司里找到,并且占据这个结构洞,在两伙人之间建立起联系,你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你可能会说,仅仅是占据一个网络位置,能有那么大作用吗?你别说,还真有。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开个脑洞。假设,地球上有个人,能联系到外星人。而且只有他一个人能联系到。请问,他会怎么样?答案是,他可能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人。你看,各国政要,为了获取外星人的科技和信息,得跟他合作吧?大量的资源会向他倾斜吧?同样,外星人那边,也得跟他合作。你可以想象,他的权力有多大?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就发生过。这就是皇帝。你看,皇帝占据的,就是神仙和人类这两个网络之间的结构洞。一边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另一边说自己代表黎民百姓。
但是,脑洞归脑洞,这背后反映出的,结构洞的威力是真实的。你看,懂一点社会学,不是让你去记其中的专业结论,而是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网络时,能快速找到对你有利的生态位。
最后,借用奇绩创坛的CEO陆奇的说法,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对齐。也就是,把专业的硬知识,跟社会通用的软技能对齐。把学科命题,跟你的人生挑战对齐。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我们从一个带点挑战性的信息说起。前不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一份报告。里面说,由于气候变化、俄乌冲突连锁反应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6月,非洲中部与西部的粮食危机,将达到近十年的最高水平。到时将有4800万人跌破食品需求的底线,这个数字是五年前的四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西非区域的负责人,尼考伊还说,未来不仅仅是非洲,全世界都需要关于粮食的长期解决方案。
关于粮食问题,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做相关的努力。而今天,我想给你介绍两个,来自前沿科学领域的新进展。
第一个研究,出自世界经济论坛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是苏格兰斯特灵大学今年3月做的。他们针对粮食问题设计的方案是,种蘑菇。因为他们认为,蘑菇能解决粮食领域一直以来的一个矛盾,就是既能保存林地,又能扩大耕地。
比如,很多南美洲国家为了开垦耕地,大量砍伐野生雨林。比如,2020年前7个月,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就有1.32万平方千米的树林消失,面积相当于17个纽约。要知道,亚马逊雨林一直以来,被称为地球之肺,有非常重要的气候调节功能。但话说回来,假如不砍树,耕地从哪来?大家吃什么?你看,矛盾出现了吧?
这时,斯特灵大学的种蘑菇方案就派上用场了。首先,蘑菇跟树木是共生关系,生长在树根附近,而且蘑菇的菌丝还能帮树木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其次,蘑菇的营养成分也够,具备成为主食的潜质。目前,斯特灵大学的团队,已经列出了一张清单,里面包括几十种可食用菌类。按照他们的方案,假如能在全球所有的林区种植这些蘑菇,那么每公顷每年,大概能收获1000到3000公斤的蘑菇。全球产量加起来,能养活1900多万人。
第二个进展,来自人造肉领域。最近两年,人造肉这个概念很火。它指的不是用豆制品做成的素肉,而是用细胞培养的方式,人工制造的真正的肉类。它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解决畜牧业的甲烷排放问题。现在全世界的甲烷排放中,有40%来自畜牧业。假如人造肉能普及,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目前的人造肉,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成本太高、效率较低,以及一个关键的技术瓶颈,就是缺少脂肪。说白了,造纯瘦肉行,带点肥的五花肉就不行。这就既影响口感,又耽误营养。而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在这方面有了新突破。他们在实验室里,用小鼠和猪的脂肪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完整的脂肪组织。这个过程,有点像织毛衣。先用小鼠和猪的脂肪细胞,在平面器皿上制作一层薄膜。然后基于这层薄膜一点点生长,最后变成一块完整的肉。
你看,过去想到粮食问题,我们的思路都是,怎么让现有的粮食变得更多。但没准未来,解决方案也许是,出现了全新的食物。这就是技术演化的特点,它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让旧答案变多,而是重新定义一个新问题,然后给出一个新解法。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样锻炼自己的通用能力,以及食品领域的前沿进展。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尤其是今年高考的考生,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