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爹味儿”也能成为竞争力,你信吗?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高分网剧《漫长的季节》评分下跌。第二个是,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度过一周岁生日。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不久有个高分网剧,我们前几天也提过一嘴,叫《漫长的季节》,范伟主演的。评分一直很高。你要是没看过也没关系,因为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戏,而是后面的一个反转。就在前几天,这部戏出了点状况,不少网友开始打低分。理由是,这戏爹味儿太重。今天咱们要说的重点,就是这个爹味儿。

什么叫爹味儿?简单说,一切觉得自己特懂,喜欢给别人说教,动不动就想考考别人的行为,统称爹味儿。网上还有人总结过一份爹味儿语录,排在前几名的包括,我是为你好、作为过来人我劝你一句、不听我的早晚吃亏、30岁以后再生孩子就晚了,等等。

那么,爹味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做个翻译。爹味儿只是个描述,它的底色,很大程度上,是自恋。因此,我们今天主要说说几个,专业人士对自恋的研究。希望对你的思考和行动有帮助。

第一个研究,来自卓克老师的《科技参考2》。说的是,大多数人都自恋,而且越来越自恋。注意,这里说的是自恋,而不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这是两码事,自恋是现象,自恋型人格障碍是病。

好,书归正传。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问,你觉得自己在某件事上,水平怎么样。结果是,有80%人,觉得自己超过了其他80%的人。简单说,就是100个人里有80个,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稍微动用一点统计学,你就会发现,是不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集中在前50%的。换句话说,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

而且这个高估的趋势,还在继续增加。美国肯塔西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专门统计了美国流行音乐。大概研究思路是,假如这个时期的歌词里出现“我们”这个词的频率高,就说明这个时期的大众文化里,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假如出现“我”这个词的频率特别高,就说明大家都更关注自己。结果发现,从1980年到2007年,歌词中出现“我们”的频率一直在下降,而出现“我”的频率一直在上升。说白了,在流行歌曲中,跟自恋相关的因素在变多。

前几年还有两个美国的心理学专家,一个叫简·腾格,另一个叫基斯·坎贝尔,合著过一本书,书名就叫《自恋时代》。里面有一个关键结论,现代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在意自己。

那么,这个趋势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研究,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自恋?做这个研究的人,就是前面说的两位心理学专家,简·腾格和基斯·坎贝尔。按照他们的研究,造成自恋的因素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来自外界的过度反馈。比如,孩子会自己吃饭了,爸妈马上就表扬,宝贝太厉害了,真是天才。再比如,你在朋友圈发了个很平常的自拍,马上就有人在下面说,好美,好漂亮。再比如,你帮了同事一个忙,对方说,你真是我认识的最好的人。这些都属于过度反馈。有点捧杀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随着这个社会的整体情商提高,大家都变得越来越会说话。你就想象,整天浸润在这个赞美中,谁不迷糊?

其次是明星文化的流行。也就是,因为明星太多,导致你做每一件事,总能想到某个明星的类似行为,然后就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跟他很像。比如,张三明明只是拿牙签剔个牙,但他突然想起《英雄本色》里周润发嘴叼牙签,脑子里还出现了小马哥的背景音乐。再比如,李四明明不怎么会打篮球,但当他站在球场上,突然想起《灌篮高手》,觉得自己就是流川枫。你就想象这个状态,都觉得自己是周润发、流川枫了,能不自恋吗?

2015年,有一个叫艾丽斯·马威克的学者专门研究过这个现象,还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名字,叫视觉词典。也就是,你看到的明星形象,会在你的脑子里形成一个类似词典的记忆库。你平时总会不自觉地从这个库里搜索,一旦发现自己哪个动作跟明星沾边,就立马有种明星上身的感觉。这个学者还专门统计过,发现很多喜欢发自拍的人,拍照动作都或多或少在模仿某个明星。除了这些,造成自恋的还包括,社交媒体的流行、个人财富的增加、社会环境的塑造,等等。这些都不难理解,我们就不多说了。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假如一个人这么自恋,会不会很讨人厌?答案是,未必。关键在于,咱们不能只给自恋这件事定性,还得给它定量。换句话说,假如能控制好爹味儿的比重,它就有可能变成优势。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三个重点,怎么把自恋变成一种优势?

首先,我们得知道,自恋是做什么用的?简单说,适度的自恋,是你自我状态的稳定器。有人专门研究过,越是不顺的人,越自恋。越是顺风顺水的人,越谦虚。说白了,一个人所需要的肯定,总量是有限的。别人给得少,你自己就得多给,别人给多了,你自己自然就少给。比如,有人研究过经历过重大挫折的人群,结果发现,自恋程度高一点的人,事后的焦虑感更少。换句话说,自恋不是问题,关键得有个度。

那么,怎么控制好自恋的尺度?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得分清自恋和自我推销。自我推销是技巧,自恋是心态。二是,得控制好自恋的场合,当你需要一个独挑大梁,比如要创业的时候,就需要多一点自恋来支撑自己。假如是加入一个协作网络,就需要调整好这个尺度,把它降低一点。

说白了,怎么把自恋变成优势?把对人的自恋,转移到对自己做的事儿的自信。借用一句话,据说是稻盛和夫说的。别把自己当回事儿,把自己要做的事儿当回事儿。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就在上个月,我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它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整合而来,最近,是北京特别热门的打卡地。

但是,观赏还不是它的主要用途。国家植物园的主要功能,是植物资源保护与研究。园里共收集了一万七千多种保护植物,其中近千种是珍稀濒危植物。比如北京特有的百花山葡萄,一度仅存两株野生个体,差点灭绝,但是通过国家植物园的保护,繁育出了一批幼苗。再比如,世界珍稀植物巨魔芋,人工栽培时开花数量极少,从发现至今100多年,全世界也只开过100来次花,去年7月,国家植物园里就实现了一次群体开花,创造了我国培育巨魔芋的历史。

借着植物园这个话题,咱们来聊聊植物研究这件事。你可千万别觉得植物不就是种植、生长这么些事儿吗?其实,植物这个东西,还有很多的探索空间。

比如,植物到底能不能发出声音?咱们谁也没听过植物叫喊吧?但是,最近,以色列的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植物确实会发出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

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科学家把烟草和番茄放在装有麦克风的小盒子里,采集到了它们发出的声音。声音的频率,在20—100千赫这个范围,是人类听力范围外的超声波。假如把频率处理一下,植物发出的声音,会有点像微波炉做爆米花的时候发出的那种,短促的“哒哒声”。

科学家认为,植物发声可能是内部的管状结构,把植物根部的水输送给枝叶时,假如水中产生气泡,或者气泡破裂,它就会发出轻微的爆破声。

而且,科学家还发现,不同状态下,植物发声的频率不一样。缺水的植物,或者刚修剪过的植物,每小时会产生35种声音,而且都比较明显。水分充足并且没修剪过的植物,就安静得多,每小时只发出一种声音。说白了,植物出声,不是缺水,就是有人要砍它。

发现这个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声音来推测植物是否缺水,或者是不是遭到了砍伐。判断准确率在70%左右。未来,也许可以开发出合适的工具,比如声波传感器,通过植物的声音来判断它什么时候需要浇水、有没有受到损害。

再给你补充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植物不光能发声,还能长出金子。2013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结论是,植物可以从地下金矿中获取金元素,沉淀在树叶里。十九世纪末,澳大利亚西部勘探出了一座小金矿,但是,当时人们算了一笔账,发现,金子挖出来,可能还不够覆盖开采花的钱,于是就一直把它放在那儿。

金矿上方,是茂盛的桉树林。桉树这种植物的一个特点就是,根系很强大,桉树可以通过树根,在地下找到40米深的水源。在这个找水源的过程中,树根也遇到了金矿。金矿中的部分金元素,会以金离子的形式溶解在周围的水里,然后被树根吸收。接着,这些金离子就像坐上电梯,一路进入树干、树枝、树叶。

2013年的这项研究发现,桉树的树叶中,存在金子的颗粒,最大的,能达到8微米。按说,金这种重金属对植物是有害的,但研究人员发现,金子和树叶中的草酸钙结合在一起,而草酸钙可以把金属成分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分开。这样一来,桉树就“安全”地把金子从地下运到了枝头。

要是想把这些树叶上长出的金子拿去卖,性价比不高。但是,这个发现,另有一个用处。树叶上的金含量,和地下金矿中的金含量,是成正比的,通过检测树叶中有没有金颗粒,可以判断树下的土地里有没有金矿,这可以帮人们省下一大笔勘探成本。2019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矿业公司通过检测树叶,在南澳大利亚找到了一座金矿。

说到这儿,再给你补充一个跟动物有关的例子。动物的生物特性,有时候可能也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场。前不久,有一篇报道说的是,波兰华沙市的水质检测系统,用的不是人造的机器,而是大蛤蜊。这个水质检测系统一共有三个设备,每个设备上,安着8个蛤蜊。

之所以用蛤蜊,是因为它们有“水质敏感性”,蛤蜊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水不干净了,它们就会马上闭合外壳。假如有一两个蛤蜊闭合了,那可能是偶然现象,四个蛤蜊壳体闭合,那就得警惕了,八个同时闭合,说明水质出了问题。这时,和蛤蜊连着的传感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相关机构关闭城市水源。

当然,为了让蛤蜊保持对水质的敏感性,每一批蛤蜊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除了华沙,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也在使用这种方法,用蛤蜊监测自来水厂的水质。

你看,我们总觉得,生物的生命力和机器的精确性,是相反的特质。但是,用好生物特性,它也可以发挥机器一样精妙的作用。比如,科幻小说中常写的,人类探索宇宙的时候,总是会带上动物或者植物,也许就是因为,机器会失灵,但动植物的生命力不会,没准哪天,它就能帮到你。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么把爹味儿变成优势,以及动植物功能的前沿应用。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