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在哪?怎样降?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全网商家蓄力冲刺618。第二个是,《科学报告》发布关于睡眠的新研究。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眼下,正值电商618大促。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特别关心一件事,这就是快递。最近有消息说,一些头部的快递企业,又刷新了快递时效。比如,菜鸟系快递启动了全线次日达服务,原本次日达是增值服务,现在成标配了。而原本就主打快的京东和顺丰,更是推出了半日达服务。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是60.48小时,同比缩短了4个小时。

5月底6月初,物流行业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动作。5月25日,成都举行了第十三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5月29日,河北廊坊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这两个峰会关注的,都是供应链的建设和升级。这两个活动的举办地,本身也是“物流重镇”,以成都为代表的整个成渝地区,主打沿江物流优势,推的是自贸区、保税区、口岸、物流的整体布局;廊坊背靠大兴机场,准备建造国内的商贸物流中心。

假如从这些动态中挑一个重点,我想请你关注经济学家黄奇帆教授,在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上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中国的物流要解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们的物流不是一直以便宜著称吗?没错,单算每公斤物品的物流成本,确实低。但黄奇帆算的不是这个重量账,而是经济账。也就是,物流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是一公斤的物流成本,而是一块钱的东西,要消耗多少物流成本。黄奇帆所说的高,是这个意义上的高。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去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是17.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是14.7%。跟其他国家对比,美国是7%,欧盟是6%,都比咱们低一半。就算是邻近的东盟10国,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也只有10%,咱们也要高出5个百分点。

这个问题,黄奇帆不是第一次提,5月初,他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也提了。他说,我们工商企业的利润,占GDP也就是10%多点,大体是十几万亿,假如把物流费用的占比降下来几个点,转成企业利润,企业发展也会大幅加快。

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比值越低,说明产生相同的GDP,需要的物流费用更少,物流效率也就更高。

换句话说,黄奇帆所说的物流成本高,是在GDP结构中的占比过高。物流发达,总额高,可以理解。但占GDP的比例,虽然用不着直接对标欧美,但优化的空间确实存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指出,要重点聚焦物流成本高、效率低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黄奇帆提出了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提高运输货物的经济价值。说白了,就是让运输的货物变得更值钱,这样,分摊到相同GDP上的物流成本不就降下来了吗。去年,全球从地下开发的资源,一共是250亿吨,我国使用的,就有130亿吨。也就是,占物流成本大头的,主要是便宜的原材料。

假如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把工业产值的比例提上来,那么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占比,相应地也就能降下来。换句话说,这个思路,是在提升分母上下功夫。根据黄奇帆的测算,这样优化,带来的削减幅度,在2至3个百分点。

第二个思路是,从运输方式上搞优化,降低运输费用。

咱们国家用得最多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大约占全国货运总量的七成。但这种方式恰恰是最贵的。公路的平均运输成本,是每吨货物每公里0.45元,相比之下,铁路是0.145元,只有公路的三分之一。更经济的是水运,以长江为例,平均运输成本,每吨公里,只有0.025元,差不多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但是,铁路运输在总货运中的占比,只有10%,水路运输,只有17%。

因此,黄奇帆说,要降低成本,“应该有个公转水、公转铁的逻辑”。

但是,为什么转起来这么难呢?这得分头说,铁路面临的问题是,缺少“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工厂出的货,还是得靠汽车运到火车站,平白多了两次装卸的过程,很多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工厂干脆就用公路运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铁路场站的建设,也就是,把铁路运输的末端,向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产区延伸。

而水路运输面临的问题是,内河航运能力不足。一方面,是长江的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黄奇帆提到,美国密西西比河的运力,相当于12条铁路,长江比密西西比河还要宽,但现在实际上只有6条铁路的运力。所以,释放长江的运输潜力,是一个切入点。另一方面,其他内河航运,比如珠江、黄河,都有发展的空间。尤其是黄河,早在2009年,交通部就出台了黄河水系航运规划,计划到2030年,要实现黄河通航达海。

还有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多式联运”,也就是优化公路、火车、水路、管道等各种方式的连接方式,采用混合的运输方法,逐步地把更便宜的运输方式的比例提上来。黄奇帆测算,通过优化运输方式,物流费用的占比,还能再降两个百分点。

第三个思路,比较直接,就是降低管理费用和仓储费用。

管理费用,要从整个物流系统下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优化整个物流体系,实现最短路径、最低成本的物流管理。黄奇帆说,要天然地把数学模型、数字经济和物流“混合”在一起。

比如,仓储设施都是固定资产,与其只把它作为仓库,不如把它的地产属性拿出来,做成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就是REITs,去在金融市场上盈利。比如新加坡物流企业普洛斯,2021年基金在上交所上市,到现在已经累计分红4个多亿。再比如,今年2月,京东仓储的REIT也上市了。从这里获得的收益,就可以反哺仓储费用,进而降低物流总费用。

你看,这三个思路,说白了,都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把现有的模式,向价值更高、浪费更少的方向升级。在物流这个领域拼经济,也是一样的道理,规模咱们有了,但是现在不光要拼规模,更要拼质量、拼效率。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我们说个跟创造力有关的话题。就在2023年5月,《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布了一组有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者参与的研究。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浅睡眠可以有效激发创造力。所谓浅睡眠,专业叫法是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也叫N1阶段睡眠。

这个阶段睡眠的特征之一就是,假如你做梦,你自己能意识到,我好像在做梦。但同时,你还不会马上醒。这种梦也被称为清醒梦。关于浅睡眠对创造力的作用,以前就有人讨论过。比如,苯的结构、谷歌搜索的创意,还有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构想,据说都是当事人在清醒梦的状态下想出来的。

但这件事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很难再现。毕竟,梦到什么,这哪是自己能控制的?而这回,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再现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为控制你的梦境。过程大概是,先请志愿者睡觉,同时,用仪器检测志愿者的睡眠状态。一旦仪器检测到你刚入睡,马上就会有另一个设备介入,这个设备主要就是在你的耳边低语。比如,不断跟你讲跟树有关的事情。这么一来,志愿者就有可能梦到树。当然,也有梦不到,或者干脆睡不着的,不计算在内。

等志愿者进入浅层睡眠之后,再马上把他们叫醒,然后请他们创作一个跟树有关的故事,再对这个故事的创造力评分。结果发现,梦到过树的人,写出的故事明显更有创造力。

好,这个结论就摆在这。简单说,睡觉没坏处,上班的时候中间偶尔睡一下,没准还能激发创造力。但问题是,这件事有两个局限。第一,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处在浅睡眠。万一睡得太深呢?第二,假如没有仪器的辅助,谁能控制自己梦到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学者研究过。有个机构,叫国际梦研究学会,这个机构的主席叫克莱尔·约翰逊。她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清醒梦》。这本书得到就有电子书,你可以搜搜看。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人可以通过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清醒梦。

在书里,她把人的梦大概分成五种类型。第一种是生理梦,也就是反映你的生理状态,冷了、热了、尿急,都属于生理梦。第二种是情绪梦,也就是反映你的情绪。第三种是原型梦,也就是梦到一些常见的文化形象,比如梦到神龙、孔子、孙悟空。第四种是灵魂梦,比如梦里被神仙点化了,醒来后感觉整个人的境界都提升了。第五种,就是清醒梦。也就是,自己清楚自己在做梦。很多人都觉得清醒梦特别有意思,能提升快乐感。疫情三年,清醒梦在网上的搜索量快速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研究,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清醒梦。她还找到了几十种方法。我们在这里,说一点比较初级的。当然,说到底,梦境还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谁也不敢说自己的研究结论一定准确。我们只是在给这个问题,多找一个理解它的角度。

第一步,是从自己以往做过的梦里,选择一个梦。没错,一定要选自己做过的梦。平时可以写点梦境日记,然后从这些梦里选一个。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研究,这是人控制梦境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你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一个全新的梦很难,但做一个跟以前类似的梦是有可能的。

第二步,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能怎么改变之前做过的梦。包括自己在梦里做的事情、遇到的人,等等。

第三步,当你觉得自己特别困,有一点要睡着的感觉的时候,试着做一点简单的数学题,越简单越好,比如一加一等于二。按照克莱尔·约翰逊的说法,这会让你不至于睡得太沉,能在梦里保持适度的清醒。在梦里,尽量去做更多的事,观察更多梦中的事物。

然后,反复尝试这个过程。注意,这个步骤只是提高做清醒梦的概率,不敢完全保证成功。我们就当找了个彩蛋,也算是多了一个理解梦的角度。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黄奇帆对中国物流的优化设想,以及关于清醒梦的研究。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