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压力好大,好想吃垃圾食品”,怎么破?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神经元》杂志发表关于垃圾食品的新研究。第二个是,网红茶饮品牌眷茶,遭遇品牌升级争议。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我们说一个,让人觉得有点欣慰的严肃科学研究。就在前不久,《神经元》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院的团队做的。奇点网做了解读转载。主要说的是,人为什么一有压力,就喜欢吃垃圾食品?

比如,加班、失恋、遇到挫折的时候,人往往会更喜欢吃炸鸡、比萨、冰激凌。你要是在网上搜索“失恋爆肥”这几个字,能看到一堆结果,其中还有不少明星。而且你别说,吃垃圾食品,好像还真能让人心情好点。要不怎么有人管可乐叫肥宅快乐水呢?

但是,这件事仔细想想,其实挺奇怪的。要知道,人的所有本能,都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进化。只有那些对生存有利的本能,才会被保留下来。比如,看见毒蛇就害怕,能帮我们避开危险。看见苹果就开心,能推动我们获取食物。但是,压力大的时候就想吃垃圾食品,这明显不合理。你看,压力已经很大了,再继续吃垃圾食品,不是雪上加霜吗?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要保留这么一个对自己不利的设置呢?

按照过去的设想,这就是自己没毅力。但是,这回科学家有了一个新发现。人之所以在压力大的时候爱吃垃圾食品,是因为大脑里面,有一个脑区被异常关闭。

这个脑区,叫做外侧缰核,就是缰绳的缰。它的作用,还真有点像缰绳,一旦你沉迷于什么事,它就会把你往回拉拉。比如,追剧,你正高兴呢,但连着看20集之后,觉得有点心烦,有点腻。这就是外侧缰核在往回拉你。说白了,外侧缰核,专门负责泼冷水,防止你在某件事上过度沉迷。

同样,当你沉迷于炸鸡、比萨、冰激凌之类的高脂食物时,外侧缰核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你往回拉一拉。但是,外侧缰核有一个弱点,它特别怕压力,尤其是长期压力。一旦你处在长期的压力状态下,比如半年内连续失恋100次。那么外侧缰核就会把自己关闭。当你吃高脂食品的时候,也就没人给你泼冷水了。你就会肆无忌惮地吃,越吃越开心。

换句话说,你以为吃垃圾食品是自己没毅力,其实是,压力改变了你的大脑,而这个过程,根本就不受你控制。怎么样,听完是不是多少有点欣慰?起码“毅力太差”这个帽子,可以摘掉了。

好,这个研究,咱们先说到这。听完之后,你肯定也发现了,人的很多反应,其实并不受自己控制。都是大脑接受信号,直接作出反应。它绕过了决策这个环节。换句话说,大脑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跟打仗一样,大脑摆出一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架势。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夺回一点对大脑的掌控感呢?有。有一位著名的神经科学家,叫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她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还有加拿大皇家学会的双院士。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认识大脑》,去年年底刚出中文版。

她在书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反常的观点,她说,大脑根本就不是一个思考器官,而是一个预测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预测可能发生的事。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你在特别渴的时候喝水,是不是感觉两口水下肚,立马就解渴了?这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但事实上,水需要20分钟,才能进入你的血液,它根本不可能在几秒内解渴。那么,你为什么感觉解渴?是大脑在意识到你喝水之后,做了一个预测,它觉得你既然喝了水,一会儿这些水就应该进入血液了。因此,它基于这个预测,提前给你的身体释放信号,让你觉得很解渴。

再比如,你跑马拉松,在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觉得自己精疲力尽,恨不得站着都费劲。但是,有人曾经做过检测,发现即使在刚跑完马拉松,精疲力尽的人的身体里,依然储存着大量的能量。这也是,大脑根据预测做出的决定。这个预测就是,大脑在猜,万一你冲过马拉松终点之后,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比如终点线后面有只老虎等着你。因此,它必须得提前储备逃生的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说,大脑的本质是一个预测器官。而这些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帮我们更好地管理能量,确保生存。这个过程的专业术语叫,稳态应变。巴瑞特管它叫,管理身体预算。注意,是预算,也就是,基于预测,提前计算。

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都觉得大脑的工作顺序是,先接受外界的信号,根据信号产生感觉,根据感觉做出思考。但实际上,真实的顺序是,你先接受外界的信号,但是,在你对这些信号产生感觉之前,大脑先做出预测,然后,根据预测让你产生感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望梅止渴。你明明没吃到它,却觉得酸,这就是大脑在猜,你看到之后可能要吃,吃完之后会觉得酸。它就提前对你释放了这个信号。

当然,这个预测也经常不准。比如,你突然觉得,有一首歌,你明明很久没听,但它就是在你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再比如,你走进一个房间,突然感觉莫名地焦虑。这都是大脑在根据预测做出反应。至于它做的是什么预测,不好意思,它不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本能反应,你根本感觉不到过程。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计算过程太快,以至于你都意识不到自己计算过。

换句话说,要想改变自己,你的重点不是改变思考方式,而是改变大脑对某件事的预测。怎么改变?我们都知道,预测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你要是找一个从来没吃过青梅的人,望梅不一定能止渴。因此,要想改变预测机制,关键是改变经验。

比如,以前你心情不好,就喜欢吃薯条。但是,你可以换个方法,心情不好的时候,改去跑步。第一次跑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煎熬。但多跑几次,大脑就会形成新的反射回路。等你心情再不好的时候,跑步反而会让你高兴。

再比如,加班的时候,感觉压力很大,情绪低落。你可以把这个过程再延长一点,每回都奖励自己,加班之后,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打游戏、看电影、吃烤串。多试几次,再加班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感觉到一点兴奋。

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进化赋予的设定。坏消息是,这些设定可能有漏洞,有缺陷,可能是错的。但好消息是,人是一个奇妙的物种,对于每一个不好的本能,你一定能够找到另一个与之相反的本能来克制它。有句话说得好,成大事者,反本能。拿什么对抗本能?答案是,激发另一个本能。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网红茶饮品牌眷茶,遭遇了一场品牌升级风波。起因是,眷茶对品牌的视觉、标语,做了全面的改版。没成想,用户不买账,觉得越改越土,就想要求品牌方换回去。

眷茶之前主打的是古色古香的风格,品牌色是原木色,品牌logo是眷字异化成的茶叶和茶山,品牌口号是“宁眷故乡一叶茶,莫恋他乡万两金”。但是这次升级后,品牌色变成了鲜艳的绿色,品牌logo变成了一只小象,品牌口号也变成了更加通俗的“我们河南好地方,茶香花香鲜果香”。乍一看,好像是不如以前文艺了。

但是就在一众吐槽之中,有懂行的人分析说,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次升级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能解决长期困扰眷茶的问题。眷茶是一个在二、三线城市扎根的品牌,客单价在15元左右,不属于高端茶饮,但是以往的品牌调性,格调太高,让本来能消费得起的用户,误以为这个茶很贵,不敢进店消费。这次品牌翻新,是让品牌符号真正跟定位匹配,顾客敢进门了,生意就来了。

你看,一个设计的颜值高、格调高,或许能叫一个好设计,但并不一定能赚钱。衡量一个设计能不能赚钱,关键是它能否解决客户的问题。

其实,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电影《熊出没》,有人说它情节普通,有人说制作一般。但这些评价都不妨碍它票房连年走高,这是因为它面向的是家庭群体,它解决的问题是,给家庭提供过年一起观影的体验。自然有家庭用户为它付费。

换句话说,定位准了,产品也就立住了。把这个结论再延伸一步,不光对产品如此,对个人来说,也一样。

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说说,怎么给自己找定位?也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怎么才能让别人愿意为你付费?答案不复杂,自我定位的核心,就是做好一道填空题。填两个空,为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

我总结了一下市面上现在流行的个人定位方法,大概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兴趣清单打分法。也就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罗列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程度和擅长程度打分。综合分数排在前面的,可能就能发展成你的变现技能。但是,你可能会发现,排在前面的选项,是喜欢养花弄草,喜欢弹吉他,或者喜欢读书,等等。听起来,好像都不是能变现的能力。所以,我们还得追问一句,我这个兴趣,可以为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我喜欢读书,我能否帮那些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快速搞懂一本书?我喜欢汉服,我能否为其他喜欢汉服的人提供汉服妆造上的指导?其实,汉服妆造师已经被纳入国家的新职业名录。你看,那些看起来只能做兴趣爱好的事情,说不定也是可以变现的。

第二种定位法,是成就事件萃取法。也就是回想自己的过往经历,有没有做成过什么事情。比如在职场中,你组织会议组织得非常好;在生活中,你擅长烧菜;又或许你手巧,擅长编织一些小玩意。我们可以把这些能力填空:这些能力,可以为谁解决什么问题?你说不定也能发现变现的方法。比如,如果你很擅长手工,那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么一股趋势,就是有一批玩偶玩家,特别喜欢给玩偶换装。你的能力就可能给他们提供服务。其实,这已经是闲鱼上大热的职业了,叫,手作娘。

第三种定位法,是榜样对标法。就是找到榜样人物,拆解他们的成功方法,从中找到自己可以模仿学习的地方。一般人的拆解思路是,研究这个人都做了什么?我能不能效仿?但是,你会发现,就算你全面模仿了他们的行动路径,你也没法复现他的成功。其实,更为本质的洞察思路,还是做那道填空题,他的成功,是为谁,解决了什么问题?解答了这个问题,就看透了这个人最核心的商业模式。然后再去思考,我能不能用别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总说一个词,叫生态位。到底什么叫生态位?其实就是,让你自己,成为某群人的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到这个问题,你就找准了生态位。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样改变大脑的条件反射,以及定位个人优势的方法。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