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找工作,就是在找“麻烦”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近期全国多地推出就业扶持措施。第二个是,8月下旬,北方城市陆续告别高温。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我们从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说起。这就是,就业。早在第二季度,网上就有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按照早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了20.8%。今年上半年还出现一个词,叫全职儿女。也就是,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在家待着,专心致志做好儿女。还有人算过,假如身在一线城市,父母还在工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健在且有退休金。那么,每人每月赞助1000元,一个月就有6000元的收入,好像也能接受。

当然,玩笑归玩笑。既然挑战出现,我们肯定要积极应对。而且目前看,问题正在解决中。就在上个月举办的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提到,从今年来看,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带动下,就业形势总体上是改善的。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最近很多地方,都推出了相应的就业扶持措施。

比如,北京最近发布了《2023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里面明确了年内要做好的18件重点民生项目。其中就包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促进“4050人员”就业,4050,指的是40岁以上的女性,以及50岁以上的男性。

再比如,上海长宁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推出了三上门服务。也就是,政策找上门,服务送上门,工作推上门。说白了,就是政府替你张罗合适的工作。

再比如,今年全国很多城市,都追加了很多场线下招聘会,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你看,关于就业,所有人都在想办法。今天,我们也来聊聊,就业这件事。

正好前不久,经济学家何帆老师,刚刚出了一本新书,叫《找事》。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年轻人,应该怎么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假如在这本书里,只拿走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是这句。“对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做。”

注意,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区别在哪?找工作,意味着你在接受一份公司赋予你的任务,你做了,就有报酬。你和这个社会之间,始终隔着公司这个组织。你不用判断你做的事有没有价值,也不用判断自己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些判断,公司已经替你做了。

找事,意味着,你的视线要穿透公司这一层,直接去思考,你做的事,为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贡献了什么价值。注意,这可不是说,让我们都脱离公司,都去当自由职业者。而是,想清楚这些问题,能帮你更好地制定职业策略。

何帆老师说,职业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有多种多样的物种,而且彼此依赖。这就意味着,你只要有一个能让别人依赖的技能,就能找到清晰的职业路径。比如,娱乐圈是个生态系统,当不了导演没关系,导演不是需要制片主任吗?你可以先从这个工作干起。制片主任假如当不成,再往前想一步,制片主任总需要场记吧?

换句话说,任何生态系统,它总有一个入口对你开放。先别想着一步到位,而是先进入,再晋升。

关于这本书的完整内容,在这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主要想跟你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两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你的每个技能,都一定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找到那个问题。

过去我们都觉得,找工作,关键在于提升技能。但是,技能这个东西,哪有个尽头?你可以无止境地考证,无止境地学习。内卷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因此,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分出一点精力,去找找,我的技能所对应的问题。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位老师问过我一个问题,就是,你知道红缨枪,为什么是红色的吗?虽然我总在古装片里看到红缨枪,但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

对啊,红缨枪,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位老师又进一步追问。你想过没有,古代红色的染料可是很贵的。你没看古装片,都是结婚大喜的日子,才有机会穿红色。你再看《白毛女》,杨白劳都是得过年,才能给闺女扯上二尺红头绳。红色的布料这么贵重,为什么要用在枪头上。这么高的成本,图什么?

后来,这位老师告诉我答案。红缨枪,最开始并不是红的。起初,士兵拿着枪上阵杀敌,这一枪扎下去,敌人肯定得流血啊。这就出问题了。你看,敌人的血顺着枪杆往下,流到士兵手上,士兵就会手滑,握不住枪。怎么办?有人就想到,往枪头上,扎一块布,用来吸收敌人流出来的血。布的颜色本来乱七八糟,没有特定要求。后来,因为沾血,就染红了。

咱们先不管这个说法的严谨性。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两件事。

第一,你看到的任何现存的事物,最初都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像红缨枪上那块红布,是士兵手滑的解决方案。第二,只有当问题和解决方案一起出现时,你才会意识到这个解决方案的价值。你看,单看红缨枪,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假如把它的由来,它所解决的问题,也一起告诉你,你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有点意思。

把这个结论再延伸一步,很多时候,光有答案,不值钱。只有把答案和问题放在一起,成组出现,它们才值钱。回到我们自己,大概率上,你掌握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一定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你决定强化某个能力之前,先找到它所针对的问题。这会让你更清楚,怎么强化你的能力。就好比,红缨枪要改进,只有你明白它解决的问题之后,你才知道,它的改进方向,不是换一块更鲜艳的布料,而是换一个,吸水能力更好的材料。

好,这是第一个启发,找事做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的问题。问题在哪,机会就在哪。

但是,到这步,这个结论还是有点抽象。毕竟,问题,这个描述太宽泛了。怎么让人生更幸福?怎么让世界更美好?这些都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太大了,哪有一个特定的解法?

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启发。什么样的问题,其中蕴含着最大的机会?

在这里,向你介绍一个定义问题的方法,叫TRIZ。来自苏联的一位发明家,叫阿奇舒勒。TRIZ,是一句俄语简写,直译过来,叫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这里面,给问题做了分类。问题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谜。也就是那些,定义特别模糊,解法非常不确定的问题。比如,怎样成功?怎样幸福?怎样走向人生巅峰?

第二个层次,叫疑问。它稍微具体点,也就是那些,定义稍显清晰,但解法依然很不确定的问题。比如,怎样从小开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第三个层次,叫麻烦。它是最具体的,也就是那些,定义特别清晰,解法非常确定的问题。比如,怎样通过做互动游戏,让一个五岁的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简单说,找到好问题的步骤是,把谜细化成疑问,再把疑问细化成麻烦。比如,你的目标是,把客户满意度提上来。怎么提高?你发现,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是那些极端投诉。因此,你的目标就细化成,怎么在30秒内,让一个怒气冲冲的客户快速冷静下来并与你沟通。到这一步,你自然就知道,部门最需要的,是一个特别擅长安抚他人情绪的人。你看,这么一来,能力就找到了匹配的问题。

说到这,就回到了今天的标题。找事做,其实隐含了两层潜台词。第一,怎么定义自己的价值?答案是,找到自己所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怎么定义一个准确的问题?答案是,把问题收窄,变成麻烦。换句话说,找工作的本质,就是找到那个,能被你解决的麻烦。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全国部分城市,终于陆续告别高温。今年夏天热到什么程度?早在7月3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宣布,当天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全球平均17.01℃。这是算上海洋、极地,以及全球所有的地方之后的平均值。

既然问题摆在这,肯定得想办法。尤其是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有庞大的建筑群,假如绿化不够,就会积聚热量,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这个现象,叫热岛效应。

其实,过去几十年里,全世界的很多城市,都在想办法缓解热岛效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那些,确认有效的做法。这能帮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对抗热岛效应方面,最有经验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芝加哥。因为他们早年曾经吃过热岛效应的大亏。1995年,高温天气袭击芝加哥。五天时间里,739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其中很多是居住在市中心的老年人。一来他们舍不得开空调。二来因为当年芝加哥治安太差,他们晚上睡觉也不敢开窗。结果就酿成了惨剧。

之后,芝加哥就开始在降温上下功夫。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搞绿化。但是,芝加哥市区没什么多余的土地,怎么办?当时,有人就设计了一个绿色屋顶计划。也就是,在房顶种植物,把房顶变成公园。比如,芝加哥的标志性景点千禧公园,就整体建在车站和停车场的屋顶上。今天,芝加哥已经建成了509个绿色屋顶,据说为整个城区,平均降温2.8℃。

第二,建立集中供冷系统。就类似于咱们国内的集中供暖。原理类似于,为城区建立一个超大号的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就是利用水给物体降温,很多专业级的电脑会用到这个技术。而芝加哥做的,就是把这个系统,放大到整个城市。他们在市中心建了5座制冷站,为全市115座大楼降温。每个制冷站,能容纳23000吨水。这些制冷站会在半夜的用电低谷期集中运转,把水温降到接近0℃。白天再通过管路,输送到周边的大楼。这套系统,比每座写字楼分别制冷,要更省电。

第三,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来缓解热岛效应。比如,芝加哥城区的房屋屋顶和地砖,大部分以灰白色为主,这是为了尽量少吸收热量。同时,通过改变建筑颜色来缓解热岛效应,也正在成为城市的主攻方向。毕竟,换个颜色,可比建空调成本低多了。前不久,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开发了一款超级白漆,据说能反射98%的光线。

好,这是芝加哥缓解热岛效应的做法。在对抗高温方面,还有一个城市很有经验,这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温度常年在32℃以上。除了采取与芝加哥类似的降温措施,新加坡还建立了一套动态模拟系统。简单说,就是为整个城市,建立一个数字孪生体,一比一地模拟出整个新加坡。这么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在这个数字城市里,模拟高温可能带来的冲击。从而实现见招拆招。比如,这周末高温,但正好市区有演唱会。数字城市可以提前模拟出演唱会遭遇高温时,可能发生的状况。相关方面就可以为此做好预案。

最后,虽然立秋了,但三伏还没过。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个降温的方法,叫人造穿堂风。

方法是,把电扇放在窗口,距离窗户半米左右,对着窗户外面吹。没错,是对着外面吹。根据物理学上的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大的流体,压强就越小。这就意味着,当室内窗口处的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外面的空气,就会流进室内。这就等于,人为制造出了穿堂风。假如你觉得热,又不想开空调,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年轻人怎样找到称心的工作,以及城市缓解热岛效应的方法。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尤其是有正在做职业选择的人,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