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暑期结束,消费稳步复苏。第二个是,电影《学爸》上映,引发鸡娃讨论。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天是9月第一天,也是整个暑期消费季的节点。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经历了整个暑期之后,消费复苏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
先看数据,早在前几天,中国旅游研究院就根据目前的情况做过预测。从出行人次看,2023年暑期,是五年来最旺的旅游季,出行人次创下近五年新高。预计6、7、8三个月,全国旅游人次将达到18.54亿人次。什么概念?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都出游了1.3次。预计旅游收入,有1.2万亿元。
同时,回看整个上半年,旅游业的增长也非常明显。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3万亿元。
当然,这里面多少有点报复性出游的成分。毕竟,好多人憋了三年,今年总算能出去走走了。因此,要想看懂其中的机会,咱们不能只看总量,还得看看其中的结构。
关于今年的暑期旅游市场,咱们主要说三件事。
第一,大家的消费意愿怎么样?简单说,消费信心明显恢复。同时,消费行为也变得更加理智。也就是,我愿意花钱,只不过,我比以前要更在意性价比。
你看,今年比较流行的几件事,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省钱。比如,CityWalk,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特别讲究的溜达。在市区里设计好一条路线,喜欢文化名胜,你就多走几个景点。喜欢美食,你就多去几家老字号。就这么慢慢跟一座城市打交道。你看,是不是比盯着景区逛要省钱?再比如,特种兵旅游,早上出发,晚上回来。一天能去几十个地方打卡。主打的不也是效率吗?再比如,今年还出现了一群旅友,自称是渊明家族,主打的就是像陶渊明一样,回归乡村,回归自然。
注意,咱们前面说的这些趋势,根本目的肯定不是省钱。只是大家减少了一些,觉得根本没必要花的钱。同时,你看整个暑假的酒店业、演唱会,都非常火。消费市场,肯定是总体向好。
那么,在这个总体向好的趋势里,有哪些新机会呢?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件事。
今年旅游业,出现了一个现象,这就是,大家正在从仰望式旅游,转向服务式旅游。
什么叫仰望式旅游?比如,北京有长城、西安有兵马俑、长白山有天池。大家前往这个目的地,主要是奔着这个独特的景点资源去的。只要我有这个资源在手里,我就不担心游客不来。在这个过程中,游客跟景点之间的关系,多少是有点仰视的。
但是现在,景点之间也在竞争,也在争取游客。这个时候,我光有个庙,就等着别人来拜,肯定不行。于是,很多景区都开始追加服务。游客跟景点之间,也不再是仰视与被仰视,而是服务与被服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景区可是很拼的。说几件事你感受一下。
比如,最近国内出现了一大批所谓的,中国版“迪士尼”。当然,这个称号是网友自封的。比如,吉林长春的“东北迪士尼”。指的是长春的动植物园,暑期公园临时改造成了西游记主题公园,一下子在小红书火了。
而且人家这回做得相当认真。比如,一进门就喷干冰,主打一个腾云驾雾。再往里走,能看到南天门的大牌匾,还有龙王迎宾、南极仙翁站岗。而且,园里的角色,从小喽啰到大妖怪,都是仿照86版《西游记》做的造型。扮演天兵天将的,都1.8米甚至1.9米以上。你想合影,没问题,拍多少都免费。据说游园期间遇到游客吵架,牛魔王还在中间认真劝架,让人想吵都吵不起来,视频也上了热搜。
你看,过去一想起《西游记》主题的景区,好多人觉得也就是做做样子,象征性地搞点群演。但是这回,人家做得可一点都不糊弄。
再比如,除了东北迪士尼,网友最近还评出了个古镇版迪士尼,也就是浙江乌镇。你看,乌镇里撑船的大爷、开理发店的大叔,早上卖菜的大妈,这些制造生活烟火气的氛围组,其实都是乌镇旅游局的员工。这不就跟迪士尼里的玲娜贝儿差不多吗?
注意,迪士尼这三个字,可不是重点。我们想说的是,景区之间的竞争,正在从资源之间的竞争,变成服务体验之间的竞争。这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现象。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重点是,旅游行业中,人的作用正在变强。也就是,过去旅游,风景名胜是重点,导游只是附带的服务。但现在,人,也就是导游这个角色的分量,变得越来越重。
从待遇上就能看出来,据说北京导游日薪能到1600元一天。还有不少旅行社,年薪20万元招导游。浙江一个县城,更是开出了百万年薪招导游。为什么?除了今年旅游需求旺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导游本身很争气。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把自己从一个陪衬角色,变成了旅程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
比如,有的导游专门带游客去本地人经常去的小店,全程拦着游客花冤枉钱。还有的导游,跟游客定下了暗号,买东西时,假如导游说“蛮好”,就说明这个东西不值,别买。还有导游,专门去学了手机摄影,为的就是给游客拍好照片。甚至,一些王牌导游,档期都排到了几个月之后,很多游客还表示,愿意为他改变行程,再等几个月。
换句话说,过去的旅游,风景名胜是核心,而今天,人,变成了重点。
好,我们刚才说的是,今年暑期,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第一,消费总体向好的同时,大家正在回归理性。第二,仰望式旅游,正在向服务式旅游转变。第三,人的努力,正在创造新的风景。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咱们说一个经常上热搜的词,这就是,鸡娃。也就是,家里给孩子打鸡血,让孩子全力拼成绩。这不,最近,有个叫《学爸》的电影上映,讲的就是鸡娃的事。而且发行方也很懂流量,直接把鸡娃当成最大的宣传卖点。
正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就趁着这个时间,说说鸡娃。咱们主要说两件事。
第一,在鸡娃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首先,鸡娃的阵地,正在向泰国转移。泰国成为鸡娃的新去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是泰国?很简单,性价比高。在教育水平方面,泰国的国际教育有一定基础。曼谷、普吉、清迈,都有一些著名的国际学校。同时,泰国国际学校的学费,折合成人民币,一年大概在12万元,还有很多10万元以内的平价国际学校。这个价格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其次,研学特别火。火到什么程度?你从这些五花八门的研学类别里就能看出来。比如,有少年CEO夏令营,让孩子从小体验管理者的一天。再比如,有变形记夏令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家务夏令营,它的口号是,唤醒家务多巴胺。其中最火的,是北京名校,比如清华北大的研学团。他们的标语是,在京一周,影响一生。来北京待一个星期,就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后,体育特别卷。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去藤校,在体育上下功夫。除了游泳、羽毛球、网球这些相对大众的项目之外,冰球、巴西柔术之类的小众项目,也很受家长重视。受家长欢迎的,除了这些瞄准藤校的运动之外,还有咱们国内教育部2022年8月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也就是俗称的教育部白名单比赛,一共44项。
好,这是咱们要说的第一件事,关于鸡娃的趋势。
那么,有必要这么拼吗?咱们先不说家长的感受,单算一笔经济账。薛兆丰老师曾经讲过一个事,大概说的是,有一群人,看到前面有一块金子,请问,他们应该怎么做?你可能会说,当然是全冲上去抢啊。
的确,这个动机挺合理。但是,假如算经济账的话,最明智的做法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过去捡,其他人就当没看见。你看,就算大家一起去捡,肯定也是那个跑得最快的先捡到,其他人只是白白跑一趟。何必费这个劲呢?这个事想说的是,资源是有限的,大家都往一处挤的话,未必划算。
但是,这话你要是跟任何一个家长说,估计他马上就会怼你。你怎么知道我家孩子努努力,就不能成为那个跑得最快的?你这不是看不起人吗?
因此接下来,咱们先不争论鸡娃这个事。而是来回答另一个问题,鸡娃,图的到底是什么?不管你是否赞同鸡娃,我都建议你听听。
就在今年上半年,有一本书出版,名字很直白,叫《一激到底》,不是鸡娃的鸡,而是激励的激。虽然用字不一样,但讲的就是鸡娃的事。作者是一位美国的社会学家,叫希拉里·弗里德曼。你知道,美国人在鸡娃这件事上,也是很卷的。这位作者就观察了很多鸡娃现象。最后得出一个观点,不管一个家庭是否鸡娃,有些能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把它概括成了四个词。
第一种能力,叫竞争感。也就是,让孩子从小意识到,世界上有竞争这回事。注意,倒不是非赢不可,而是要对竞争,对资源有限这些事实,有一个起码的认知。这就好比奥运会,好多人说奥运会的精神是,重在参与。但事实上,顾拜旦想说的是,让你参与竞争,参与全力以赴,而不是参与锻炼身体。
第二种能力,叫复原力。也就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万一失败了,你得知道怎么跟挫败感相处。并且得具备一点从头再来的胆识。
第三种能力,叫时间感。也就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你看,又要学习文化课,又要运动,还要培养兴趣爱好,这就需要孩子具备起码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四种能力,叫专注力。也就是,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能够分清主次。就像史蒂芬·柯维说的,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习惯就是,要事第一。永远能分清,什么才是重要的,自己的目标在哪。
换句话说,不管你鸡不鸡娃,它都只是手段,不是目标本身。目标是什么?借用著名的教育家,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本来说的是学校的目标,但我觉得,这句话放在所有的家庭教育中也成立。学校的目标,是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伟大之处,并让他们走在这条伟大的路上。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旅游业中的趋势与机会,以及孩子应该重点培养哪些能力。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