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2月14日,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宣布,公司将从2021年起,正式停止交付A380飞机。空客已经累计为这款产品投入了至少170亿美元。但飞机的销售和市场反响并没有达到预期。
空客A380飞机曾经被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从开始研发起,A380就备受关注。一架客机,拥有超过200个座位,就属于大型客机。但是A380可以运载555个客人,如果全部改成经济舱座位,能运载840人,而且根据不同机型可以容纳更多客人,堪称是空中巨无霸。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报道说,空客A380的失败,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从中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如何误判市场,并蒙受巨大损失的”。
首先是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误判。空客从1996年开始研制A380。当时公司的规划者设想,航空公司会继续青睐使用大型四引擎飞机来执行长距离航线飞行。但是,2003年,空客的竞争对手波音推出了机型稍小,但更高效的双引擎飞机波音787。随后的2006年,空客也推出了竞争机型A350。这两种机型改变了长距离飞行市场。等到空客A380在2007年10月开始投入商业飞行时,长途飞行市场的机型竞争已经很激烈了。
飞机制造公司的客户也在变化。包括恐怖袭击在内的危机,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客流量。再加上燃油价格上涨的影响,21世纪头十年,航空公司越来越关注成本和回报,对利润的关心超过了对市场份额的关注。于是,大型飞机也不再成为航空公司的宠儿。没有一家美国航空公司购买A380,欧洲最大的买家是德国汉莎航空,购买数量是14架。
其次,A380在生产上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在2005年4月首次试飞前后,空客发现,自己低估了生产和操纵这款飞机的复杂性。这也暴露出了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空中客车公司是一家联合企业。它成立的初衷是联合欧洲飞机制造商,以同美国公司波音和道格拉斯竞争。空客的确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但是,为了平衡欧洲各国政府,空客设计了由法国CEO和德国CEO共同领导的管理结构。结果,在A380这款飞机上,公司发现,法国和德国设计人员使用了不兼容的软件。A380生产危机发生后,空客在2007年放弃了双CEO架构。
另一个原因是,空中客车之所以要研发生产A380,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驱动,而不是真正从市场出发。飞机租赁行业的企业家伍得瓦-赫兹(Steven Udvar-Hazy)说,空客生产A380,很大程度是想要超过波音公司的747大型喷气式飞机,成为全球最大飞机。空客和波音一直是竞争对手,而背后,还有欧洲同美国之间的竞争关系。
以上就是《华尔街日报》对于空客A380为什么会成为一款失败产品的分析。对市场的误判、对生产难度的的低估以及过于着眼竞争,是报道总结出的三个原因。希望对你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