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浩:我拍纪录片的经验

周浩是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他曾经做过记者,后来开始拍纪录片,作品包括《高三》《棉花》《大同》等。《高三》获得过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棉花》和《大同》都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微信公众号“WeLens”发表了一篇周浩对纪录片的理解。

周浩首先解释了,为什么他拍纪录片取得了目前的成绩。他给出的理由是,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匠人”,能做的就是“傻一点”。周浩说:“这辈子最难的事情,就是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你可以取一个中间值,做到你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做片子,其实就是熬出来的。”

比如,他认为,《高三》这个纪录片成功的唯一原因,“就是有一个人愿意花一年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棉花》更是拍了九年,周浩以一己之力,把棉花的产业链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周浩打比方说,可能有十个人想拍纪录片,点子都非常好,之后只有两个人去动手;这两个人中,最后只有一个人能把它剪出来。而把片子剪出来的人,肯定不是当初点子最好的那个人。周浩表示,自己只想专心做一件事情,因为他不能保证在三天之内做完事情会比别人强,那就做一年。

而且,这件事的出发点不一定非常宏大。就拿《高三》这个纪录片来说,有人问他,拍这个片子是不是对高考制度看不惯。周浩的回答是,其实并没有,他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周浩说,自己并没有宏大的个人目标,只能从一些简单的、自己能做的事情慢慢着手,其他的就看天意了。“人活在世上,不就是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他对纪录片的理解是,纪录片是一种融合的方式,“让不同人之间多了一层了解,让你多一种视角去看你以前认为很坚定的事情”。他打比方说,一个人二十岁时,可能是个爱憎分明的人,而到了快五十岁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混沌的人。所有的矛盾,就是因为你认为你比别人高明。

然后,周浩谈到了他在拍纪录片时的另外两个体悟。

第一个体悟是关系。

首先是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每部片子,都是导演和拍摄对象共同的片子,而不是导演一个人的片子。“有时候在拍摄时,也许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会破坏你和采访对象的关系,那时就会缩回来一点点。”

其次是和其他人的关系。周浩认为,拍摄纪录片,需要维护好周围所有的关系,“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在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才能坚持下来。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可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所有人都觉得你在浪费时间。”

周浩的第二个体悟是他对真实的理解。经常有人抱怨,拍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周浩的反应是,“这只是因为,这个人的表演不是你期待的表演而已,你无非是想用它来印证你的某些先入为主的观点”。

所谓真实不真实,其实最终的甄别者是观众。纪录片《高三》里有一个片段,高考那天早上,班主任老师跟每个同学握手:“祝你今天成功,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他拍下这个镜头时,其实觉得很假,就像演戏一样。但是在初剪这个片子时,看片子的人却说,“这个老师就是情之所至,特别真诚”。于是,片子里就保留了这个镜头,也没有观众觉得这个镜头很假。

以上就是著名纪录片导演周浩对纪录片的一些理解。他认为,纪录片是一种帮助人理解其他人生存状态的媒介。他也介绍了自己的两个体悟,首先是要处理好关系,让其他人认为你做的事有价值;其次是他对真实的看法,他认为我们要放下成见,不是符合自己想象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希望对你有启发。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