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著名的风投机构如何调整自己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红杉资本都可以说是当下风头最劲的风险投资机构。从早年的苹果、雅虎、谷歌,到后来的明星创业公司比如爱彼迎、京东、美团等,红杉资本都有参与。可以说,红杉在中美创投界都非常成功。不过,即使贵为红杉,也必须要时刻调整自己适应变化。

红杉的变化是可以看到的。在2018年年初,一方面,红杉资本启动了创办近50年来最大规模的募资,募集了一支高达80亿美元的全球基金;另一方面,红杉在美国和中国都单独成立了一支上亿美元的基金,来投资种子轮公司。

风险投资对初创公司的投资一般是按照轮次来命名,比如A轮、B轮、C轮。轮次越往后,获利的确定性就越高。当然,公司的价格也越贵。包括DST和软银愿景等比较晚近成立的基金,都愿意在明星创业公司的中后期大手笔投资,押注它们可以碾压对手、继续高速增长。它们的投资额可以达到十亿美金量级。

这让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必须拿到更多的钱,才可以同这些基金竞争或者以被抬高的价格去投资后续轮次。

企业融资最早期的轮次是种子轮和天使轮。在这个阶段,创业者往往只有一个想法或者只有一个产品的最初样本。理论上来说,这个阶段的失败概率最高,需要的投资金额也最少。所以,种子投资,往往是由创业者个人的朋友、老师或亲戚来完成。但是,随着创业越来越热,这种最早期投资也开始机构化,由创业孵化机构和天使投资机构来完成。

尽管红杉坚持认为自己有种子投资的基因,每年也都会进行大量A轮之前的投资,但是,红杉这些年在市场上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它的中后期投资。红杉之前也一直以自己是“深口袋”自豪,它有能力一直投资到最后。现在,单独成立种子基金,红杉开始把最早期的投资视为自己战略的重要部分,有能力在成功的公司刚露出萌芽时就押中它们。

郭山汕是红杉资本合伙人,他被选中成为这支单列种子基金的合伙人之一。郭山汕在红杉中国主导投资的代表项目之一是拼多多。拼多多在2015年创立,2018年7月在美国上市。

《李翔知识内参》专访了郭山汕。在访谈里,郭山汕分享了他对红杉为什么要单列种子基金的理解;以及,做出这样的调整,红杉需要相应长出什么样的能力。毕竟,这个阶段创始人可能连公司都还没有注册,更谈不上各种可供分析的数据。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他从2010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开始,对“风险”这两个字的理解变化。

郭山汕对红杉决定单独成立种子基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强化全链条投资。

原因说出来显而易见,每个阶段都能产生投资回报。而且,理论上越早投资一家成功公司,能分享到的收益就越大。比如,红杉和凯鹏华盈在1999年,也就是谷歌成立的第二年,以不到1亿美金的估值,投资了谷歌30%的股份。今天,谷歌的市值在8000亿美金左右。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讲,如果足够优秀,就可以得到一个风险投资机构从最开始到上市或者被收购之间,所有轮次资金的支持。比如在中国,红杉从A轮就开始投资美团,直到美团以超过500亿美元的价值上市。

对创业者的好处是,除了有更多时间精力可以用在公司业务上,创始人再也不需要向更多投资人不厌其烦介绍自己了。

单独成立种子轮和天使轮投资基金,再加上过往的“深口袋”名声,能强化这样一个想法:红杉资本可能是唯一一家可以从一个创始人萌生创业想法,到公司最后上市,整个周期都有能力参与投资的基金。

为什么其他机构不也这么做?答案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不同轮次的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能力要求和制度安排是截然不同的。

当年红杉进入中后期投资,采用的方法是,重新招募一个中后期投资团队。然后,经过磨合,以及原有投资人的成长,来完成对中后期投资的布局。

把种子基金单列之后,红杉在流程上也做了改变。他们把这个改变称为“一次过会”。以前,一个标准的投资决策流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步是给TS也就是投资意向书(Term Sheet)之前,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对公司的初步认识和研究;第二步,给TS之后,是投资机构的尽职调查阶段,投资机构的财务和法务团队都要介入;第三步是最终决策,投资委员会要进行讨论决定打钱。整个阶段需要的时间,从几星期到几个月都有。

这样的流程有助于风险投资机构在最终给钱之前,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风险。但是,对种子期投资,这样的流程却显得冗长。新的流程会考虑种子期公司的特点,投资人把很多背调的工作进行前置,等到创业者到红杉资本去做项目介绍后,所有参与决策的合伙人当场讨论意见,甚至直接做出是否出TS的决定。

此外,成立种子基金,对投资人能力的需求也有不同。种子轮投资的特点是,项目数量非常多,发现成本高,以及更难判断风险。

早期投资做决策时,考虑的维度可以很多,比如人的因素、商业模式的因素、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的因素、竞争的因素等。而在种子期投资时,决策时间变短,做决策可以参考的纬度也变少,结果是,人这个维度被放大。这也意味着基本只能通过人这个因素去控制风险。

一个控制风险的方法是通过推荐。红杉资本的美国合伙人在寻找种子期项目时,会借助“观察员网络”。这个网络由100多名红杉投资过的企业家和公司高管组成。“我们先是找到了一些有想法的创业者,在他们获得成功之后,其他创始人会带着想法找到他们。通过这个网络我们找到了许多良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红杉同样也会借助于自己的人脉网络,包括大学生网络,企业家和高管网络。

除此之外,更大程度上只能仰仗于投资人对于创业者的判断。所以,红杉种子期投资的项目介绍会议,流程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项目发现者一上来先介绍这个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市场规模,现在,会先说说怎么认识这个创业者的,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其他渠道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然后,他们会邀请创业者来办公室或者视频,“近距离观察创业者,并进行密集的问答”。

郭山汕介绍说,红杉种子基金的投资人会更喜欢那些“在谈话中表现出了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出了个人吸引力,以及谦卑态度的人。”他们会谨慎看待那些主动提到自己有大佬背书的人,以及过度自信的人。

最理想的创业者,应该给人惊奇感——amazing。郭山汕回忆自己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头两次见面。黄峥“非常非常明显”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话题包括对流量的理解、对电商格局的理解、对人的情感分析,还包括人工智能、量子力学乃至如何看待新加坡这个国家。黄峥对CEO工作的理解让郭山汕印象深刻。黄峥的原话是,“CEO首先要找到一条雪程很长的坡道,然后在雪球从雪道上滚下来时,看雪道上有没有大的障碍物,如果有,就把它挪开。雪球滚起来的时候,尽量少地干预雪球本身。”

让人惊奇,amazing,这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当投资人看到这样的人时,他们希望自己能识别出来。

最后,郭山汕对“风险”的理解也很值得分享。

2010年刚刚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时,他对风险的理解和很多人一样:风险跟回报成正比,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现在回过头去复盘投过的项目,发现,一些回报高的投资案例,当初在投资的时候,风险其实并不大。

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时在做投资决策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可以投的项目,不少项目事后也的确表现不俗。所以,风险高的原因,是因为这件事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一项投资之所以风险高,是因为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地方出问题,以及会出多大程度的问题。

郭山汕对风险的看法还有第二个改变。他曾认为,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减轻风险。现在,他的看法是:分散并不能完全解决风险问题,投资的核心是投了什么,以及投了多少。这一点投资大神查理·芒格给过一个通俗的说法:不要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中,而要把鸡蛋集中在有限的几个篮子里,然后用你所有的精力去看好它。红杉的全链条投资,其实也是希望,找到值得把钱放进去的公司,然后,从始至终下重注。

以上就是对知名风投机构红杉资本如何通过调整来适应变化的介绍。希望对你了解这个行业有所帮助。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